天天看点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作者:生活手术刀

他从严重偏科生起步,踢得了国足主力前锋,文能做风流才子抱得美人归,武能研究导弹震慑美苏双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纵观钱伟长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你才明白会什么是真正的出圈又出彩,什么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什么是始终拥有一颗童心的无敌“老顽童?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被称为万能科学家,享有“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之美誉。

别看钱伟长身为一代大师,在早期的求学经历中,他可是一枚令人嫌弃的学渣,不仅脑袋“笨”,而且还严重偏科,以至于小学和初中只能在断断续续中勉强完成,成绩差到学校老师都对其嗤之以鼻,不抱任何希望。

晃晃悠悠进入高中以后,钱伟长因为根子太薄,依旧跟不上学习进度,心灰意冷地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棵读书的苗子。这时候,他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位伯乐,一位身份平凡但极负责任的班主任——严先生。这位班主任慧眼识珠,认定钱伟长是一个可造之材,经常为他“开小灶”,在自修室熄灯后,陪他挑灯夜读。

正是这段夜读的经历,练就了钱伟长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坚韧刚毅的品质。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叔父钱穆

成绩好歹是提了上来,然而,在1928年,钱伟长却遇到了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危机,在这一年,慈祥和蔼的父亲钱挚英年早逝。为此,他不得不考虑自己还能不能将书继续读下去,此时叔父钱穆主动接过了照顾侄子的接力棒,不辞辛苦,视若己出,最终将他教养成人。

多年以后,钱穆在台北去世后,台湾当局禁止钱伟长入境,钱伟长无奈只能因此送出一副长长的挽联,以此表达对叔父的怀念和感恩之情:“生我者父母,幼吾者贤叔,旧事数从头,感念深恩宁有尽;于公为老师,在家为尊长,今朝俱往矣,缅怀遗范不胜悲。”

由此可以看出叔侄情深,堪比慈父。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时光转眼到了1930年,在恩师和叔父的栽培下,钱伟长终于在苏州中学圆满毕业,并且在当年的高考中,同时被被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五所名牌大学录取。前途看上好似一片光明,但是直到此刻,钱伟长依旧不在成为著名科学家的赛道上。

1931年,钱伟长最终选择了在清华大学进修学习,但此时的他依旧是个严重的“偏科生”,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可谓是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而英文更是因为没学过吞了鸭蛋。

幸运的是,钱伟长在中文和历史上表现优异,以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并获得了吴蕴初设立的“清寒奖学金”。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在清华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凭借着自身高雅的才情和文笔,钱伟长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女友是中文系才女孔祥瑛,两人因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而相识相知,成为伉俪。

1939年,钱伟长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与孔祥瑛汇合,并于同年8月1日成婚。婚礼主婚人是钱伟长的导师吴有训,在此后的61载岁月里,钱伟长夫妇相濡以沫,一起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直至白头偕老,成为了世间少有的钻石婚。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钱伟长不但文采斐然,在体育方面的天分更是得天独厚,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就成为了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前锋,地位堪比周星驰《少林足球》中的“黄金右脚”,并于1937年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国脚”,还随队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而真正让钱伟长弃文从理,作出彻底改变的是这样的一个悲恸的消息,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祖国积贫积弱,屡屡被侮,在收音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就这样, 在入学的第三天,钱伟长弃文从理,和同学顾汉章测定北京地区大气电参数,1935年,本科毕业以后,他又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获高梦旦奖学金,随导师吴有训做光谱分析,并在黄子卿指导下研究溶液理论。

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出国留学之前,钱伟长都是沉浸在物理学的海洋中,恣意遨游,建树良多。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弥补和国外先进科技的巨大差距,钱伟长于1940年1月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改派至加拿大,主攻弹性力学,跟随导师辛吉研究板壳理论,启动了开挂飞起的人生。

在这段求学时光里,他用50天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60岁祝寿文集内 。这篇论文价值连城,连爱因斯坦看后都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之后,他凭借精湛的理论思想和科学技术,担任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主攻火箭弹道、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人造卫星轨道、气阻损失、降落伞运动、火箭飞行的稳定性、变扭率的扭转、超音速对称锥流等问题,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这么一件趣事,钱伟长用公开“造假”的方式避免了伦敦免遭导弹轰炸的命运,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对此赞叹不已。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事情是这样子的。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这件事被转到著名科学家冯·卡门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

钱伟长正在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他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

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取得良好效果。

几年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赞赏道:“这个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就是钱伟长,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就这样,时光很快到了1946年,钱伟长本着“科学救国”的初心和使命,毅然决然地舍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到了祖国从事火箭和导弹事业的研究,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迎来了自己在科研、信息、教育、社会活动事业上的百花齐放。

1946至1957年,他着重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并提出了国际公认的“钱伟长方程”。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钱伟长不仅在物理学上贡献突出,在中文信息学上,也是成绩斐然,一马当先,他提出了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钱码”。

“钱码”到底有多牛呢?1986年,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共有34种方案入围,“钱码”汉字输入法被评为A类方案,并在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

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一手促成了上海工大和上海科大合并办学,并成就了之后著名的上海理工大学,还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

我们现在上大学所流行的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都是老先生的突出贡献,他还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并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 ,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至此,钱伟长由于研究领域颇广,收获成果颇丰,被称为“万能科学家”,钱学森在评价他时,也这样说道:“他的科学分工做得很仔细,有什么工作他都做。”

可是钱伟长对于“万能科学家”却不认同,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然而,钱伟长的一生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的,在1957年,他就因为建议理工合校及参加民盟会议等原因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分子。

1958年1月15日,钱伟长在清华大学被正式宣布为“右派分子”,并定为极右分子(这是最严重的等级),除保留教授职务外,其余职务全部撤消,接受批判。

后因毛泽东一句“钱伟长还可以当教授嘛”,使他免去北大荒劳动改造的厄运,但是由一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后下放至农村,但其间他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好在钱伟长始终乐观,童心未泯,不忘在平凡甚至低微的岗位上依旧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1968年至1971年,他在下放首都特钢厂“劳动改造”期间,担任炼钢车间的炉前工,帮助工厂设计制造了800吨水压机和2000平方米的热处理车间及其设备。

直到1979年,中央撤销把钱伟长划为右派分子的决定,钱伟长才终于沉冤昭雪,恢复正常工作。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晚年的钱伟长心态乐观,积极锻炼,古稀之年的他以长跑作为锻炼形式,强身健体,九十岁后,依然坚持每天步行三千步,精神矍铄,鹤发童颜。

从汪道涵那里得知自己是上海大学终身校长时候,钱伟长高风亮节,不慕功名,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他坚持在上海大学不拿工资,也没有购置属于自己的房子。

多数时间里,钱伟长一直居住在上海大学的乐乎楼招待所。没事的时候,秘书会推着他出来晒晒太阳,看见学生,他会很开心,遇有合影的要求,他会微笑着配合,一点也没有架子。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钱伟长几乎都是在医院的病房内度过,意识清醒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在病房内摆上围棋,左手与右手对弈,好似金庸所著《神雕侠侣》中“老顽童”周伯通教给小龙女的左右互搏术,偶尔,他还会童心未泯地跟那些陪伴着自己的医护人员逗乐,给他们逐一起外号,老爷子当真是可爱至极。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2010年7月30日晨,出圈更出彩,有识更有趣的钱伟长优雅从容地走完了属于他的98个春华秋实的岁月。

万能科学家,造假救伦敦,学贯中西的钱伟长却坚称自己没有专业

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亲切地称为科学界“三钱”,而早在1992年6月28日,“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就已溘然长逝,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又驾鹤西游,伴随着这位“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的羽化飞升,一个充满着激情、热血、赤心和传奇的“三钱”时代终成绝响,凝为永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