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力学之父”钱伟长:高考物理5分却攻读物理,留学后毅然回国由叔父钱穆教养成人,高考被五大名校同时录取。弃文从物,他从物理5分,华丽的转身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从此他便开始了为祖国奉献的一生。他获得无数奖项,心系教育事业。

作者:教育思享
他由叔父养大,“弃文从物”,终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提到“力学之父”,肯定会有人想到阿基米德,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位“力学之父”,他就是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钱伟长的父亲钱挚,因为在钱伟长幼年就去世了,所以教育钱伟长的任务就落在了叔父钱穆的身上。

而钱伟长却没有让叔父失望,努力学习,在1930年,他从无锡市第一中学毕业了,回馈给叔父的便是同时被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五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的好成绩。

“力学之父”钱伟长:高考物理5分却攻读物理,留学后毅然回国由叔父钱穆教养成人,高考被五大名校同时录取。弃文从物,他从物理5分,华丽的转身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从此他便开始了为祖国奉献的一生。他获得无数奖项,心系教育事业。

钱伟长高中时是一个偏科很严重的学生,高考的时候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但是他却考进了清华大学,原因就是他的中文与历史都是100分,这让他直接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给录取了。

不过因为当时的国情,本来文科双百,物理5分的钱伟长竟然毅然决定弃文从物,他转学到了物理系。

几年的时间他沉下心来像是重新学习了一遍物理知识,在1935年,他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并且还获得了换专业后的第一个奖励——“高梦旦奖学金”。之后,钱伟长在导师吴有训的帮助下做光谱分析,并且成功公费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期间,他仅用50天就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提出了“板壳内禀理论”,还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自此,他在该领域崭露头角,也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学成之后,他带着初心回到了祖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另外还是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教授。

“力学之父”钱伟长:高考物理5分却攻读物理,留学后毅然回国由叔父钱穆教养成人,高考被五大名校同时录取。弃文从物,他从物理5分,华丽的转身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从此他便开始了为祖国奉献的一生。他获得无数奖项,心系教育事业。
1956年,是他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同年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自此他便在国土上长期从事力学研究。不管是晦涩难懂的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还是常人避而远之的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他都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他不仅提出来了“板壳内禀理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还发表了近100篇论文,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约300万字。

钱伟长为中国的力学领域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包括机械工业、土木建筑方面,还有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所以他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力学之父”钱伟长:高考物理5分却攻读物理,留学后毅然回国由叔父钱穆教养成人,高考被五大名校同时录取。弃文从物,他从物理5分,华丽的转身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从此他便开始了为祖国奉献的一生。他获得无数奖项,心系教育事业。
1956年,他获得了国家科学奖二等奖;1982年,凭借“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钱伟长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杰出校友与荣誉教授。另外钱伟长还是国际理论力学大会最年轻的大师。

在教育上,钱伟长与钱学森等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中国力学研究提供了场所,另外,也是他创立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力学系,并且招收了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

作为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的创立者,钱伟长也为教育事业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拆除四堵墙”,坚持“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等等。

钱伟长为中国力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人能及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敬。

大师虽逝,光芒犹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