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作者:孔夫子旧书网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四十年前,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轰动全国!陈景润——在用报纸糊窗的六平方米昏暗小屋里沉醉于数学研究,如醉如痴,在外人眼里如同傻子的中年数学家,由一个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激情燃烧的老诗人拉开大幕,硬是把他推到前台,摆在聚光灯的光圈里。

《哥德巴赫猜想》,杂志刊登,报纸转载,电台广播,凡有人的地方就议论陈景润。《中国青年报》为此设置话题,让读者参与讨论陈景润式的科学家。那是什么时代啊!——刚刚恢复高考,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追寻失去的时间,解放思想,讨论真理标准,科学的春天来了!

徐迟是著名诗人。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一手写诗,一手翻译,今天还摆在书店的梭罗《瓦尔登湖》,就是他早期的译品。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这位热情的诗人请主席在他的本子上题词,毛主席给他写了“诗言志”三个字。新中国建立,他来到北京,先是在对外宣传部门工作,后转入作协,担任《诗刊》副主编。火热的年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大型厂矿的建设,让诗人的心永处于亢奋状态。三峡大坝工程上马后,他向往“高峡出平湖”的人间奇迹,居然离开北京,举家搬到湖北,要用手中的笔见证奇迹。他要落脚的单位是长江水利规划委员会,他要把家安在宜昌,亲近劳动者,亲眼看见大坝建成。工程下马后,他才转到湖北作协,退到长江边上当一名行吟诗人。他曾说过他精读过《红楼梦》和《楚辞集注》,还出版《红楼梦艺术论》,一开篇就从江南的桑蚕缫丝业谈起,从社会史进入曹氏的江宁制造,堪称红学一家。那么,他曾把自己的命运和屈原联系在一起吗?我看没有。他的心里常有太阳照耀,哪怕是在乌云遮天的日子,他也能看见乌云缝隙里透露的光芒。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难忘徐迟》,是他不幸逝世后的纪念集,他的许多朋友、同事回忆他热情奔放、乐天豪放的性格,看不见一篇有徐迟的忧愁的话语。哪怕是在文革被批斗时,他说:“我在一本外国人写的书里看到,这时候,连耶稣都在受难——我们哪里敢和他比呢。”命令下干校,有的人愁眉苦脸,徐迟却买了一枝笛子,请一个中学生教他,他准备去农村放牛,放工时还想诗意地坐在暮归的老牛背上吹笛呢。

徐迟写陈景润,是他看见了纯粹数学的美,又从陈景润的忘我钻研精神,看见了科学家的人格美。《哥德巴赫猜想》的核心思想是,在中关村,中国有陈景润式的傻子,中国的科研是有希望的。中国如果能有一大批陈景润式的傻子,中国的将来也才会有希望。涉足科学界,徐迟以他聪慧的头脑,一下子喜欢上自然科学里的真善美,对高深的数学和物理,他钻进去了。他写的《谈夸克》,是一个诗人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对陈景润的心理、性格,他以诗人的敏感和高超的笔触,捕捉到了陈景润的可爱瞬间。当写到所里的李书记发现陈景润的小屋没有电灯时,陈景润回答:“不要灯,要灯不好,要灯麻烦。这栋大楼里,用电炉的人家很多。电线负荷太重,常常要检查线路,一家家的都要查到。但是他们从来不查我。我没有灯,也没有电线。要灯不好,要灯添麻烦了。”写了陈景润说的话,徐迟又紧接着写:“说完他凄然一笑。”原来,陈景润为了彻底免除电工的经常检查,就选择了煤油灯,坚决与有权力的电工物理隔离。徐迟是高手,通过人物的说话凸显人物性格。这也是《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所在。

传统诗人,总离不开个人的悲欢、得失;现代诗人,也爱雕虫小技,在诗律、韵脚上皱眉搔头,“一句三年得”,“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徐迟,却步入浩瀚无垠的自然科学领域,出门一笑大江横,用如椽之笔,大写时代的颂歌!早期的《祁连山下》,他写常书鸿与敦煌,尝试新闻和文学杂交的新文体,如诗如画。读者熟悉的《石油头》,写玉门油田的工人,是写意和工笔的时代画卷。当我在视频里看到今日玉门已成空城时,我就想起徐迟当年曾歌颂过的这个地方的今昔:假如徐迟还活着,他对今日玉门会怎样写?写《地质之光》时,徐迟观察到:李四光的文章里有思想。他在报告文学里,将李四光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富强之路联系在一起,不是单纯写一个科学家在技术上的贡献。对植物王国,对绿的世界,徐迟诗兴大发,《生命之树常绿》,为蔡希陶立传。一位作家,常常因宇宙的奥秘激动不安;同时,自己也成了大写的人。1994年,为了观察慧木相撞的壮丽天象,他兴冲冲地坐飞机到云南,跑到天文台等待星星碰撞的难遇景象。可惜,因天气原因,他没看见。他原以为,云南山地上的植物王国,他来过了,写过了;他还想站在云南的高山上,仰望星空。他那智慧的头脑里,不断接受宇宙的信息,并用他的大脑处理信息,企图理解常人难以理解的未知世界,并以诗和散文的语言写出。同事回忆,他很早就使用计算机,很早向电信部门申请入网。在我国尚未进入信息高速路时,他给友人的信中就谈他正读比尔盖茨的书,梦想早一点能有因特网,他能有自己的电邮。

徐迟喜欢古典音乐,特别推崇巴赫,说巴赫高贵。他这个从江南小镇走向世界的诗人、作家,是一个超凡脱俗,高贵优雅的人。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徐迟:科学头脑诗人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