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作者:岩岩说史

要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比较权威的历史资料是张德健的《小偷的汇款》,钟王立秀成的《自我叙事书》写了上万字。其中,张德建只记录了天国事件爆发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李秀成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过程,对王者进行了评论,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李秀成的自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喜欢杀害无辜的人吗?还是曾国轩的湘军喜欢杀人?李秀成论天津沦陷:城里只有三千名守军,为什么有几十万人阵亡?您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1864年7月,钟王立秀成在狱中,每天写8000多字,一周内就写了数万字的《自我叙事》。据李秀成介绍,天锃沦陷时,城中能够拿起武器与太平天国将领作战的人数不到三千人,而湘军则只有十多万人。历史:"城里能打的兵,不到三千。"

3000区大地,守卫南京市,压力真的很大。那么,李秀成是不是说了谎,低估了太平军的人数呢?笔者认为,李秀成说的是实话,城兵不到三千,应该是事实,不是假的。原因有三。

一是天北京陷入了重围攻,食物被切断,连洪秀都得"吃草",怎么能养活这么多兵。其次,李秀成军团在执行"南北"作战任务时,几乎全军,其中士兵来自天港。最后,李世贤、王海手拉手20万军队,因为天津没有食物,也没有参加北京师的防卫战,而是去江西捡食物。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城里只有不到三千名士兵,但在城里破灭的那一天,数十万士兵被屠杀。赵立文的《寂静屋日记》记载:"分段搜杀,三天,共杀10多万人,秦淮河尸体如麻。赵立文指的是"小偷",自然是指太平军。也就是说,当天津沦陷时,太平军数十万人被杀。

刚才说城里只有3000名士兵,为什么会有几十万人被杀?好吧,李秀成、赵立文两个人,谁说了假话。如前所述,李秀成没有说假话,但赵立文并没有完全讲假话。因为,赵立文隐瞒了部分真相,也揭露了部分真相。

赵立文是江苏省常州人,湘军总司谋,是曾国轩最倚重的兵师,据说他成功地预言了清朝灭亡的时间和清朝灭亡后中国的历史走向。作为曾国轩的首席智囊团,赵立文应该尽力美化湘军,贬低太平天国。赵立文在日记中说,数十万士兵被杀,从侧面证实了湘军的残暴。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数十万人被杀,几乎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而不是太平洋军队。"能悄悄地活在日记里"说:"两三岁以下的小孩子也为打人,在路上,40岁以下都是。"这一切都是在杀人,孩子,湘骏没有人性。对此,赵立文看不下去,向君实在是太过分了。

湘军喜欢抢劫,任意占领居民财产,敢于阻挠,杀人不顾一切。此外,湘军喜欢"杀功佳人",把平民当成太平军,然后到宫廷请功。杀了数十万"和平军",给朝廷的感觉是湘军英勇杀敌,而太平军的血腥斗争,应该得到丰厚的回报。

赵立文在日记中,数十万人当成"小偷",自然不想挑衅湘君集团,让曾国轩下台。试想一下,如果赵立文直接说湘军杀了几十万人,而太平军却没有几个,这让曾国轩多么尴尬。要知道,这3000区兵,居然让数十万的湘君受尽了苦,年轻的王洪天桂福也能够顺利逃走,湘军的第一个英名就放到哪里去啊。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曾国轩在《致广东匪徒》中说,太平军没有作恶,湘军是正义的分工,为人民杀戮,消除暴力。如今,湘军任意抢劫、残害无辜人民,杀害许多人。原因很简单,易文只是一个"口号",并不是湘军的真正目的。

湘军,不是直属军队的朝廷,而是曾国轩等汉兰塔斯曼的私人武装力量,清朝无法直接指挥,带走了强大的军阀色彩,是一股潜在的分裂力量。朝廷不给湘军工资,湘军要银二,主要是通过抢劫,赚战钱。只要钱到位,湘军也可以对清朝发动进攻。

曾国轩隶属于湘军,最能打强的旅是包超的"禹军",共有16000多人。结果如何?1865年初,曾国轩解决不了粮食问题,"余俊"8000精英在湖北省晋口发生兵变,随后南下追击太平军。对此,法院下令追究责任,曾国轩有一个艰难的论据,非常无奈。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1864年7月,湘军入侵天津,太平王国灭亡。此时,作为一支私人武装力量,湘军注定要被废黜,清朝不会让湘军集团做大做强。在这种情况下,湘军战士只能找到自己的路,拼一辈子,也应该拿点东西回去过上好日子。

湘军烧抢,曾国轩停不下来,不会停;要知道,在湘军突破安庆之前,曾国轩明确表示,湘军可以抢劫三天三夜,不会受到惩罚。

天青沦陷后,太平军只有3000人,全城有数十万"小偷"被杀,自然是湘军的杰作。是湘军忙着劫掠,年轻的王洪天桂甫才有机会突围。曾国轩隐瞒真相,说洪天桂甫被火烧死,让朝廷虽然安然自在。

参考书目:太平王国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