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太平天国席卷晚清,大有推翻清政府之势,可惜在斗争了十几年后,被清军剿灭。
人数众多的太平军,为何会惨败于人数不多的湘军呢?
第一、军队成分的差别。湘军3万,全是曾国藩嫡系,将领全清一色湖南人,士兵几乎都是湖南人。曾国藩和这些将领有同学、同乡、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所以特别亲,打起仗来一呼百应。且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太平军虽称20万,洪秀全、杨秀清之类都是广东人,早年跟着一起起义的士兵很多在攻克南京之前都战死了,后来的兵士大多是临时招募的,老兵和新兵因为地缘因素不是很团结,而且很多跟着太平军的人都是出于利益,乱世混口饭吃。

第二、军队战略有别。太平军擅长攻城略地,但却常常打游击,肆掠一通,即刻就走,比如武汉重镇汉口,江西九江等地都是打过就跑,跑了再打。特别是在天京内讧以后,太平军的军事战略就开始有点随意性,缺乏前瞻性。比如李秀成本来说好攻打上海,打着打着就没再坚持了;哪里清军少,好打就打哪里,这样肯定不行。军事一定讲究战略。纵观太平军长期坚守的除了南京、安庆(也是南京的门户)、苏州(李秀成占领,改成苏福省,大约坚持了一年多),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打了就跑。曾国藩军队却不一样,江南和江北大营一直坐守东南,虽然常常被太平军冲垮,但是一直坚持着。太平军在湖南逗留的时间较短,所以湘军实力早期保持的不错。
第三、军队受到的援助不同。湘军并非一只军队在战斗,曾国藩中间派出李鸿章去安徽办团练,成立淮军。而左宗棠于1860年与曾国藩分道扬镳,单独立户创建楚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士兵大多来自洞庭湖周边地区。所以实际上太平天国清军军事对手至少就有三。除此之外清军后期还有西方雇佣军的“洋枪队”的帮助。而太平军就弱很多,天国内讧以后,将领封的很多,但是出彩的就李秀成和陈玉成,而且常常还受洪秀全左右,被调来调去,比如李秀成打上海的时候,正打的激烈被迫调回。
第四、军队的兵器。湘军武器供应充足,洋务运动发端于此,而太平军兵器大多为冷兵器,实力对比不用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