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作者:林海青蛙

在鲁迅的诗作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悼念死去的朋友的七个字,"向杨琦致敬",整首诗内容是:"多么骄傲如老,鲜花盛开两个。什么时期的眼泪洒在江南雨中,也为人们哭了。"这首诗写于1933年6月21日,哀悼的对象杨伟三天前被国民党军队特工暗杀,鲁迅冒着被特工暗杀的风险于6月20日到上海万国殡仪馆告别他的朋友杨伟,被送回写这首诗,那么杨伟是什么人?而让鲁迅那么悲痛和愤怒,写下这首著名的慰问诗?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鲁迅向杨伟致敬

杨伟(1893-1933),洪福字,杏佛数,以世界数,江西清江人,他的父亲杨永昌在扬州和杭州担任狱警,这是一个不高的职位,杨杏佛在上海早年的"中国公立学校",并于1910年加入中国盟, 1911年6月随毛毅生进入唐山路学校,当他听说"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即赶到武昌参加防卫战争,可以说是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时,杨洁篪是孙中山总统府书记处送接收组组长,孙中山辞去临时总统职务时,一些革命者不愿意为袁世凯服务,因此大多被派往国外留学。 1912年11月,杨在这样的机会下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

1914年6月,杨、胡明富、任红轩、秉志、赵元仁、周仁、第一、张元山、金邦正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学会",并筹集资金创办了月刊《后来的科学》,杨和胡明富、赵元仁等人继续在哈佛大学研究所学习, "中国科学会"迁入哈佛大学,将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医学、生物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现代科学学科引入中国。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和研究的步伐,杨于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中国科学会照片会员

杨杏佛于1918年10月回国,受雇于汉冶平公司会计分公司造价科科长,韩冶平公司,简称"汉冶煤铁厂开采有限公司",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第一代新型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制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 当年的钢材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从其历史地位中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宋子文从留学归来时也受雇于这家公司。

1920年4月,杨洁篪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炳文的邀请,成为商学教授,当时郭秉文正准备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许多"中国科学会"成员应该受到郭兵文的邀请回教,而"中国科学会"也在191年8年搬到了南京, 使当年的"南高"和"东方大学"成为中国科协骨干会员的聚集地,在师事中教授有马启初、潘树伦、李道南、沈岚清、胡明福、陈长璇、严吉安、林振斌等人,杨还曾任东南大学事业部主任和校办厂长, 但因为杨某热衷于从事革命活动,经常应邀到上海大学任教,所以郭冰文的憎恨最终辞去了教职。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后排左四)与泰戈尔等人

1924年10月,杨杏佛在广州革命中心以南,再次回到孙中山身边担任书记,此时张作禹和冯玉祥联手推翻直属军阀政权,邀请孙中山北到共产党,杨杏佛作为孙中山的随行人员, 先是到达上海,然后绕过日本来到天津,直到当年12月底抵达北京,伴随着身患重病的孙中山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肝癌去世,杨曾参与将孙中山的棺材运到北京的西山碧云寺临时存放,之后移居上海创办《国报》并担任主编。在出版16天后被迫停刊,杨杏佛在最后一期的文章中说:"方形时期继续努力与中国人民分享困难,以及环境被迫,使我出生在陷入困境的《国报》中,不得不暂时向读者说再见。期间还与邓忠夏、黄立等人成立了"中国救济会"。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孙中山的棺材被运往北京碧云寺

1925年4月18日,孙中山先生葬礼筹备会议在上海国民党党员张靖江家中举行,正式成立孙中山下葬筹备办公室,宋子文、林业明、叶楚轩为安葬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杏佛为南京中山陵的建设而辛勤劳苦,作为殡葬筹备室主任,掌握着很大的咨询和决策权,中山陵墓总投资8000多万两银,而且项目规模庞大,不少建筑公司纷纷赠送礼品和贿赂,以便承接该项目, 杨杏佛送给送礼人,但不是私人占有,而是存放在陈列室供公众陈列。对于这座宏伟的南京中山陵,人们似乎只记得设计师陆岩博士直白,但幕后杨杏佛默默付出却一无所知,这不能说是遗憾。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右一)与宋庆龄等人

为了方便与广州国民政府联系,杨杏佛在殡仪准备办公室的阁楼上存放了一个广播电台,此时直接军阀孙传芳的部门占领了上海,得知杨杏佛居住的隐蔽电台,然后通过法国巡逻队将被逮捕,正在处理引渡期, 宋青玲委托著名女律师郑玉秀与法租界当局谈判,杨杏佛最终出狱,一桩谋杀案。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特城成立,蒋介石的"二哥"黄琦为第一任市长,国民党在上海秘密成立市党部,以应对国民革命军北伐,杨阿基夫担任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长, 但"四.第十二次反革命政变爆发后,杨安泽因与共产党关系密切而被上海市警察司令员杨虎拘留,在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上海市特工郭泰轩的斡旋下,被取保候审。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与家人合影

1927年10月初,教育管理与奖学金大学中国成立,其实,这所大学是教育部,是负责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蔡元培模仿法国教育制度,由蔡元培担任校长,杨杏担任副校长,由鲁迅的朋友徐守轩担任秘书长。

同时,杨和王纪东、张乃燕等30余人参加了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家中央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其宗旨是:"开展科研,引导、联系、奖励国家研究事业,以谋求科学进步, 人类的光。"第一个倡议是由国民党长老之一李世塾提出的。

1928年6月9日,国家中央研究所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东亚餐厅召开,由蔡元培会长主持并宣布,其主要成员多为中国科学会会员,"官方机构的地位和中国科学界的代表,杨洁篪为首任总干事, 其次是丁文江、朱家璇、福森、孙叶企业、李淑华、沙本东等,都是中国科学界的大名鼎鼎。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左起:李姬、杨杏佛、鲁迅

1931年,杨洁篪奉蒋介石的指示,访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基地江西省苏区,这里也是杨的故乡,这次回乡之行,使他对中苏地区有了新的认识,用英文写成并出版了《共产党》。《中国国情》一文,向世界介绍中国中苏地区的局势,而中文译本是《红色灾难与中国的生存》,因为这篇文章是为了解释共产党的诸多好处,蒋介石读起来一个愤怒,或许从那时起就埋下了诅咒的根源。

1932年12月29日,中国民权保护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爱国民主政治团体,其宗旨和使命是"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拯救一切爱国革命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赞助商有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李兆轩、林玉堂等,宋庆龄、蔡元培担任副主席,杨杏担任副主席兼总干事并主持日常工作,胡石担任北京分公司董事长,鲁迅担任上海分公司执行委员。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右二)与宋庆龄(右一)等人合影留念

"中国民权保护联盟"曾救出牛班夫妇、陈独秀、徐德秀、侯外、刘玉生、廖承志、丁玲、罗登宪、陈伟、余文化、陈光、陈舒英等人,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国民党当局所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主要成员的威胁和恐吓, 直到杀手的痛苦,因为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也是宋美龄的二姐,蒋介石不好伤害她,而蔡元培是国民党长老,党的名声很高,蒋介石也有一些恐惧,因此,军方被授权将暗杀定为"中国民权联盟"三号人物杨爱福, 为了发挥一百效果。

1933年6月18日,8点.m,住在雅尔派路331号(今陕西南路147号)中央研究院国际出版物交易所楼上的杨晓福带着儿子杨晓福乘坐纳西车牌大篷车出门,车子刚开出大门,遇到赵立军率领的军人开枪, 杨杏本能地看到躺在儿子身上,结果两枪,一枪打在腰间,另一枪靠近心脏,血腥的场面恰好被住在楼上的一个俄罗斯白人看到,他下楼开敞篷车,把杨的父子带到了附近的广慈医院(现在的瑞金医院), 在那里,他被法国医生宣布死亡,成为中国"第一个为人权流血的人"。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杨杏佛和杨小福合影

2019年8月,我参观了陕西路,留下了对历史建筑的深刻印象,似乎只有"男别墅"、"中国科学会和明福图书馆"和"步高丽"大厅,虽然巴金等文化名人曾经住过"台阶高",但是因为没有开门,也没有进去参观, 但对于杨的死亡地点,我并不知道,后来核实,这里现在是黄浦区瑞金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地方我路过。而在医院探针脑探针中,可惜这里没有开立纪念馆。

蔡元培听到杨遇刺的消息,赶紧赶到万世殡仪馆处理杨的来世,对《宣言》记者感到悲痛和愤慨,说:"杨先生作为作家,受此改变,人民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此后,与蒋介石的关系逐渐疏远。

宋庆龄也发表声明谴责,郑重道:"杨琦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为同情自由付出了代价,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但由于白人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缺乏像杨洁篪这样的组织者和实干家,中国民权保护联盟不得不停止活动,最终解散。

杨杏佛的前妻赵志道曾用一本悲伤而愤怒的书拉起一首歌:"当这群人狙击时,扑向一位绅士的死亡,长时间的担心,混乱的时候,日复一日地死去的国家;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左起:任洪轩、赵志道、杨杏佛在美国学习拍照

赵志道,清末流行人物赵凤昌的女儿,曾在上海学习,武昌起义爆发后,跟随张竹君的野战医疗队前往武昌,于是他耽误学业,被学校开除,被父亲送到美国留学, 以杨杏佛在美国认识和爱护,赵志道家族资助了"中国科学会"。

赵志道和杨启福结婚了,因为不擅长家务和夫妻吵架不断,最终导致婚姻破裂,但离婚后,却相处较好,当杨晓福和母亲住的时候,早上一起冲到父亲的公寓,遭遇了一次秘密伏击,杨小福也被枪杀了, 但不危及生命。

杨杏佛(杨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他写了悼诗

青杏佛墓

杨的死因一直被说成是多种说法,但最终的决策者是蒋介石,而蒋介石为什么要摆脱这个昔日的盟友,现存的历史资料几乎都只是猜测,其真实动机不为人知,但自杨杏佛开始以来,又有历史天赋, 飞公、李公普、文奕等文化名人被军方暗杀,这证明蒋介石确实是心胸狭隘,不是持不同政见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