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作者:长江日报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毛益生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曾任第九十三届学院第五届至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

在镇江润阳桥下,有一座毛益生纪念馆,博物馆的一角摆放着从毛泽东北京老家搬来的书房,一张木桌,一把竹藤椅,一排排装满专业书籍的书架......这个书房曾经是他晚年的精神天堂。

毛益生,字塘青,江苏镇江人,1896年出生。高中毕业后,毛毅考入唐山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系。1916年毕业后,他被清华大学官方派往美国。他于 1917 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19 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工程博士学位。

1919年12月,毛益生回国。毛毅生说:"回顾我的读书生涯,这14年的努力,就像是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我人生的事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1933年3月,他应邀在钱塘江上修建一座桥梁。1937年,钱塘江大桥开通,这是中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和公路两用桥。开车后不久,毛毅生接到命令:炸毁桥梁,不要让日军占领!毛泽东像刀子一样执行命令。胜利后,他带着14箱精心保护的材料返回杭州,克服了许多困难修复钱塘江大桥。

1955年至1957年,毛毅被提升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咨询委员会主席,负责建设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1957年9月25日,这座桥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它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成为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交通动脉。

毛益生一生学桥、建桥、写桥,在中外报纸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和《中国桥梁——古今》,撰写了《钱塘江大桥》,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10月,毛泽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1989年11月12日去世。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戴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