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作者:铁道兵文化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作者 朱海燕

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祝贺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经过整理后重新开馆!感谢金口河区委、区政府和铁道兵博物馆的同志为此次所作出的努力!

我的发言,除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代表吕正操将军的长子吕彤羽先生。

我谈几个问题,为节约时间,皆以“点击式”表达观点,不展开说,谈本质,讲事件。

第一,东北战局与铁路形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朱德得到这一情况后,于8月10至11日,18个小时内连发7道命令,命令八路军挥师出关。

8月13日,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话。

当晚,吕正操、林枫、孙志远参加了中央召开的战斗部署与分配任务的会议。至深夜2点。

8月14日晨,吕正操奔赴绥远前进,旋即率部挺进东北。

8月19日,刘少奇为中央起草指示电说,“如能从海道进入东三省最好,越快越好。”

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9月14日,身在苏北的黄克诚向中央请命:“去东北创造根据地。”

9月15日,彭真、陈云乘苏联飞机抵达沈阳。

9月17日,毛泽东在重庆致电中央:“希望力争东北,时机要紧,万勿失机。让吕正操率一至两个团“兼程北进。”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开国上将 吕正操将军(照片来源网络)/

吕时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前任是贺龙元帅。

9月19日,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文件。核心8个字:“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争取东北是“千载一时之机”,万分紧迫,进军要异常迅速,不能拖泥带水。突出一个字“快”。

9月23日,黄克诚带35000人从淮阴出发。罗荣桓带约65000人从山东出发。

中央派出2万名干部火速赶往东北。

10月中旬,吕正操率领晋绥军区一个团抵达沈阳。

国民党军11月初开赴东北。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率部北上,徒步一个月,11月15日,在山海关与敌相遇,敌强我弱,只好边打边退。

毛泽东给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发报,驰援杨国夫,至少在山海关御敌3个星期,多到2个月。

号召动员去东北时,说东北什么都有,枪炮都是新的。杨国夫到后,发现什么都没有。

共产党人面对的是“七无”,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袿。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东北解放前被破坏的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吕正操认为,东北什么都有,比延安的条件好的多。有城市群,有占全国百分之四十的铁路,有占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钢产量,有可养数百万兵马的黑土地。他说,得东北,得天下。

第二,有铁路就会得到一切

我军迅速控制了东北铁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到来,东北铁路,又处于拉锯状态,但是第二松花江以北的铁路一直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东北解放区的铁路,我常用两个数字表达,一个是4600多公里,一个是4900公里。这两个数字都对,中长铁路上的长春,是国共两军争夺的重点。一会国民党,一会共产党。共产党夺了长春,铁路就是4900公里;丢了长春,铁路就是4600公里。

刘居英的任职最能说明问题。刘居英从山东进入东北,45年10月被任命长春市市长,3个月后,国民党来了,刘撤出长春。46年4月18日,我军再次解放长春,他又任市长。5月,长春失守,他再次撤出。

双方铁路的长短,决定于战场的胜负。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铁道纵队护路军抢修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在铁道兵前身护路军之前,我军已有多支护路部队。1945年11月14日,东北局派遣郭维城接收齐齐哈尔铁路局,郭是局长,同时兼齐齐哈尔护路司令员。1945年12月14日,敌人破坏齐齐哈尔至北安的铁路,将军率兵围剿,我军牺牲36人,击毙匪徒50多人,击伤匪徒60多人。

郭维城任齐齐哈尔铁路局长时,齐齐哈尔还没有解放。该城解放是1946年4月24日。哈尔滨的解放时间是1946年4月28日。

1946年5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司令部决定,将齐局并入西满铁路局,马钧任局长,黄铎任副局长,郭维城任副局长兼铁道护路军司令员。

无独有偶,陈大凡同志是东北老铁路,“九.一八”事变后曾在北满开展抗日斗争。他从晋察冀边区到东北后,彭真派他接受黑龙江省政权,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同时兼北安铁路局局长,和护路司令员,彭敏为副司令员。

郭洪涛是刘志丹的老部下,1945年9月前往东北,被任命为东满铁路局局长,护路司令员则是万毅将军。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铁道纵队护路军抢修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说明在铁道兵这个护路军之前,我军已有多支护路军了。

1946年1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攻,我军先后撤出沈阳、长春。1946年5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东北局委员会撤到哈尔滨,这时,哈尔滨刚刚解放25天。

5月25日,在第二松花江陶赖昭大桥,我军过完最后一列军列,苏进下令炸断松花江大桥。此地距哈尔滨为142.4公里。

共产党的战略是“让开大道,开辟两厢”。让国民党占领东北城市,共产党人下乡发动群众,以待来日。

5月25日晚,苏进赶回哈尔滨。在哈尔滨车站大厅,他看见大厅里贴一张布告,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他为铁道护路司令员。

这时解放区有三个路局,即齐齐哈尔、哈尔滨和牡丹江铁路局。为保护铁路,我军统一的护路军成立了。

苏进回忆:我当时是一个光杆司令。到6、7月间,才来了一个副司令,叫王光文。

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时,王光文是他手下的旅长。铁道兵参谋长、铁道部副部长尚志功,当时是王光文的警卫员。

从王光文的任职看,吕正操的意见起了主导作用。他是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一副司令,排在林彪之后,是东北民主联军军事上的二把手。

为了解决东北解放区铁路被分割管理,互相扯皮的问题,加强对东北铁路的统一领导。东北局决定,1946年7月25日成立东北铁路总局,陈云任总局长、政治委员。20天后,即8月15日,吕正操任总局长,兼政治委员。

时隔不久,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把刘震寰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调属铁道司令部建制,接着相继成立护路一团,二团,三团,一团驻绥化,二团驻牡丹江,三团驻哈滨。近5000公里铁路,这么多人,显然鞭长莫及。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铁道兵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图片来源网络)/

1946年8、9月间,吕正操乘轻油车去齐齐哈尔方向检查工作。这种车自带动力。刚出哈尔滨,未到对青山站,遭到土匪袭击,他们喊着“活捉吕正操”的口号。显然,吕正操的此次出行,被敌特获取了情报。吕正操的警卫员跳下车,钻到高粱地里,高喊“我是吕正操”,引走了敌人。受伤的司机忍着疼痛,将车开到对青山车站。发现吕正操的毛毯被子弹打了许多洞。他的警卫员为掩护他壮烈牺牲。

吕正操遭袭的事件引起林彪、罗荣桓、彭真与陈云的高度重视,决定扩大护路部队编制,至1946年11月,护路军总人数达6298人,这是铁道兵最早的家底。

至1947年2月,护路军直辖7个团,兵力达8500人。

中央非常重视东北铁路工作,派解放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余光生出任东北铁路总局第二总局长,协助吕正操工作。余光生1927年上海交大土木系毕业,1928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学习铁路运输与公路工程。1939年回国,赴延安任中共总书记张闻天的秘书。

护路军从诞生起,便受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铁路总局的双重领导。苏进的回忆,“在东北军区总部和东北铁路总局党委的领导下,护路军胜利完成护路和维修铁路,沿线一带治安剿匪的任务。”

1948年2月,经东北铁路总局党委决定,东北军区批准,将6、7团改编铁道司令部第一团,4、5团改编为铁道司令部第二团。历史文献的表述,证明东北铁路总局对护路军拥有领导和指挥权力。

1946年的人民解放军序列表中,没有解放军铁道司令部;1947年的序列表中出现了铁道司令部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铁道纵队护路军抢修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铁道纵队护路军抢修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苏进说:“1948年7月间,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另补入二线兵团8500人,由各铁路局抽调1200工程技术干部和铁路职工随军,组建解放军铁道纵队,又称东北铁路工程局,总兵力19000人。受东北军区和东北交通委员会双重领导。”

东北交通委员会的一把手则是吕正操将军。

吕正操说,护路军初建之时,像铁路局的公安局,但又不全像,它承担护路,抢修 ,剿匪,治安多种任务,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总局领导着这支部队。

东北铁路开创之初,军政一体,东北铁路总局对护路军、铁道纵队是领导关系,工、兵双方领导交叉任职频繁,有的路局领导成了部队领导,有的部队领导成了路局领导。

铁路创建初期,条件非常艰苦,机车多半都是坏的。刘居英有诗为证:“一去二三里,坏了四五回,修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护路战士更是艰苦,200斤重的道木,每人每天要扛50到80根。当时有《道木歌》流传很广:

争先恐后扛道木,

连长带头起模范。

别人只扛五十多,

他却能扛八十三。

要问连长名和姓,

无名英雄不外传。

在抢修中,每人每日平均扛120根,一个叫邓永和的战士一天扛150根。被誉为“扛道木英雄”。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东野铁道纵队在抢修铁路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在辽沈战役中铁道兵保障火车运送物资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淮海战役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而东北的解放和辽沈战役的胜利则是火车拉出来的。辽沈战役军人、民兵参加人员160万,支前服务人员300万,支援担架20万,马匹90万,粮食450万吨。枪炮弹药不计其数。在整个东北解放战争中,铁路职工修复了上千台机车,铁道纵队修复了上千公里铁路。在辽沈战役期间,为了不让敌机发现,军车均在夜间发车,9天运送64趟军列,10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到达辽西前线,保障了辽阳战役的胜利。

吕正操说,当年出关12万人。不到4年,入关大军100万。还有数百万人留下建设东北。他说,“得火车,得天下铁路”。当年,仗打到哪里,路修到哪里,火车开到哪里。”火车由谁来开?不是铁道兵,而是火车司机。为了接收关内铁路,东北铁路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为管理全国铁路做好了准备。

哈尔滨二中,一位叫王玉琢的高一学生,和哈铁团委的同志一道,在齐铁、哈铁、吉铁、锦铁,发展团员26516名,建立团支部815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东北大批铁路职工入关。王玉琢发展入团的一位17岁青年,也在南下大军中,他参加了铁道兵,后来到了路局,此人就是后来的铁道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韩杼滨同志。

12岁入路的韩杼滨回忆东北铁路说:那是一个艰苦创业的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铁路职工每月90斤高粱米,供全家吃,大家没说一个“苦”字。吕正操把此事向陈云汇报后,陈云批准,从90斤提高到135斤。

韩杼滨记得吕正操送他们入关时讲的话,将军没有豪言壮语,让他们“学会吃大米饭。能吃大米饭,就能适应南方。”

东北是中国铁路的摇篮,松花江是铁道兵的故乡。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业化是从铁路迈开了第一步。吕正操,是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者,创立者,组织者和决策者。他和他的团队,很多人成为铁道部和铁道兵的领导,撑起中国铁路的天空。

第三,西南铁路建设

吕正操一生有三个事业高地。一是冀中平原的抗战。二是东北铁路的创建。三是西南铁路的建设。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铁道兵战斗在成昆线上(图片来源网络)/

1964年9月9日,李井泉、吕正操联名,以四川省委绝密文电,给中央、军委发电,建议郭维城同志为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司令员,刘建章为政委。

中央9月21日批复:吕正操兼司令员、政委,郭维城改兼副司令员,刘建章改兼副政委。

1964年11月30日,中央和军委任命吕正操兼任铁道兵第一政委。无论是铁道部、铁道兵,还是西南建设工地。吕正操都是真正的一把手。他把铁道部的日常工作交给常务副部长武竞天,自己把家安在了工地的安顺。他说,选择安顺,就是图个安安全全,顺顺利利。他亲自指挥了三线铁路建设,并确定了襄渝铁路的走向与建设方案。

翻阅西南铁路建设尘封的档案,可以发现吕正操那时的战友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正操的建路思想。”可见他个人所为对西南铁路影响相当深广。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成昆铁路(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一位学者说,西南铁路建设使这一带的经济社会前进了50年。我想,这样一个结果,吕正操的突出贡献起到全局乃至战略性作用。

第四,金囗河铁道兵博物馆的开馆,是新时代对铁道兵精神最好的诠释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开馆仪式/

视频加载中...

多年前,金口河建了铁道兵博物馆,作为铁道兵战士,作为曾在吕正操身边工作过的人,我感到高兴,又感到羞愧。铁道兵该建的博物馆,让登高望远的金口河人建了。我感到,金口河人比铁道兵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想,是什么一种精神让金口河人干了这么一件漂亮事?后来,我明白了,是四川人的精神,让你们这样干!是对路的渴望,让你们这样干!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四川人的精神,就是“开放包容,崇德尚实,吃苦耐劳,敢为人先,达观友善,巴适安逸。”因为金囗河人有了这种精神,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达观友善地为铁道兵干了一件好事!为历史干了一件好事!为自己与后人干了一件好事!

金口河人乃至全体四川人渴望道路。不然,李白不会写出《蜀道难》。

我提醒大家注意两个数字:2252,2133。

第一个数字,公元前316年金牛道成为官道,经剑阁、武连,入梓潼,经绵阳至成都。1936年川陕公路建成。古蜀道等待整整2252年,才有了一条出省的公路,开启了新蜀道的使命。

2133这个数字,是指中国两次重大变革的一头一尾。“一头”,指的是周秦之变,秦朝统一天下,那是公元前221年。“一尾”,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1912年。它们中间隔着2133年。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在“铁道兵博物馆”开馆仪式上/

这期间,四川人民时刻都在盼望道路。但有一次是被历史铭记的,那就是1911年四川发生的护路运动。那时,四川没有一寸铁路,但为了争取中国人修路的权利,四川人掀起了一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金口河人的精神,令我想起乐西公路的修建。抗战时期,为修通乐山至西昌这条抗战公路,四川人民作出巨大的牺牲。动员了24.4万民工,从1938年至1941年修通乐西公路。。刘文辉在庆祝通车会上说,死了3万民工。有人说,死亡人数是民工总人数的百分之八点五,约2万人。这个数字,是成昆铁路死亡人数的20倍。

蓑衣岭距金口河55公里,想必金口河的人不少都到过那个地方,那里海拔甚高。修乐西公路时,一夜冻死了120人。修通蓑衣岭那一段公路,死了2400多人。那些死亡者,肯定有金口河的父老乡亲。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铁道兵博物馆” 展区一角/

回到当下,我想,金口河修建铁道兵博物馆,不仅是对铁道兵的回报与纪念,同时,也是对1911年护路运动和1938年修建乐西公路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将在西部大开发的新时代,为金口河的发展与繁荣增添无穷的动力。

今天的座谈,皆由“道路”二字所引起。但是“道”和“路”是不一样的。道,是形而上;路,是形而下。道,在天上,在云中,在心头、在观念中;而路在地上。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道”,相信,会在未来金口河人的生活中,事业中,观念上,产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裂变!

谢谢大家!

2024年5月16日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松花江畔的铁道兵启航纪念塔 (庆祝铁道兵成立70周年建立)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朱海燕 ||《从松花江到金口河》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