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作者:陈词a

自古以来,军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一直是威胁皇帝统治的一大隐患。如何有效控制武力,确保皇权的绝对权威,是明朝统治者面临的一大考验。在漫长的探索与实践中,明朝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军制度,将军权与皇权高度融合,从而巩固了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然而,这一制度的运作究竟是如何展开的?其中又存在着哪些得失利弊?让我们一探究竟。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监军制度的缘起与演变

监军之制,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萌芽。当年战火连绵,列国争霸,皆需派遣监军以监视各路军队,防止军阀谋反。《史记》就有这样的记载:"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由此可见,监军之职早已出现。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到了秦朝,监军制度便逐步系统化。秦始皇曾派公子扶苏来监视大将军蒙恬的军队,还安插监御史驻守各郡,监视当地军队。此举旨在防范军吏阳谋谋反。西汉亦然,分为垂相史、御史巡视诸郡,刺史主理地方军政事务。可见监军之制已初具规模。

隋唐时期,监军制度更加完善。唐朝设"给事中"这一监军机构,专司监视各路军队,旨在加强皇权控制。监军权力由此愈加膨胀,成为君王镇压异己的有力工具。直至明初,监军制度沿袭前朝,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朱元璋推翻元朝,夺取政权后,深知控制军权对于维系王朝基业至关重要。他首先废除大都督府,设置五军都督府,皆由朱元璋亲自掌控。随后又设置御史台监察文武百官,屯田制解决军费等。这些举措皆为夯实监军制度奠定基础。

永乐朝后,为应对蒙古骑兵南侵,朱棣首创总兵镇戍制度,在边疆设防重地派驻重兵戍守。这支军队受朝廷直接指挥,成为夺取军权的有力工具。永乐朝还大力推行宦官监军制度,无所不在的宦官监视网络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控制。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由此可见,自春秋战国时期开端,经历秦汉隋唐洗礼,到了明朝达到极至,监军制度几经变革、完善,逐渐成为皇帝掌控军权的利器。这一演进过程,可谓曲折离奇,殊为精彩。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明初统治者的军权控制措施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当年形势艰难,四面楚歌。他深知巩固统治,必先控制军权。于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着手实施一系列管控军队的政策措施。

首先,朱元璋明令禁止宦官介入军事,防范宦官窃国祚患。《明史》记载,他"立铁牌于宫中,特别强调宦官不得涉足军事领域"。足见朱元璋对军权之忌惮。其次,朱元璋创设屯田制度,由军士们自给自足,解决了军费开支。这确保了军饷供应,减轻了朝廷财政压力。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为防止大臣窃国,朱元璋亲自主持军事大权,不假手于人。他废除大都督府,设置五军都督府,悉由其一人掌控。这无疑使朝廷军权高度集中,形同一盘散沙。而一旦有异心人士图谋不轨,朱元璋亦可轻易压制。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防微杜渐。据《皇明世法录》记载,他在中央设立御史台,派"纠察百司"之御史,严密监控文武百官。在地方,也设有按察使司,监督百官政绩。这套由上而下的层层把控,无疑加强了中央集权。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采取了论功行赏的做法,重用许多有功武将。然而,功高震主的将领亦可能生祸患。为防患于未然,朱元璋令军权制衡,上下互相牵制。这无疑是出于深谋远虑。

总的来说,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精心布局的措施,旨在集中军权于朝廷,严加监控,防止私弊横生。这为日后大明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基础。朱元璋之深谋远虑,当可见一斑。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总兵镇戍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控制军权。但随着时间推移,新的威胁源源而来。北方草原上,蒙古骑兵屡次南侵,对明朝边疆构成严峻考验。为有效应对这一军事威胁,明朝统治者不得不思变革,创立了总兵镇戍制度。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永乐年间,蒙古骑兵在西北大举南侵,珍珠港一役,直捣京师。朱棣亲自督师,才勉强击退。此役给朝廷敲响了警钟——边疆防线岌岌可危,随时有被突破之虞。于是,朱棣在边防重地派驻重兵,由朝廷总兵坐镇指挥,实行总兵镇戍制度。

总兵镇戍部队由朝廷直接指挥,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军队控制。此外,驻防重地也使边疆构筑了坚实的防线,形成了九边防御的雏形。这一制度举措,切实减轻了朝廷防卫压力。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明中期宋明理学思想渐兴,理学家如程颢等人大力提倡"内圣外王"的学说,强调统治者内修身心,外治理国家,以德化教育百姓。这一思潮对军事制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总兵镇戍制虽是军事制度,但亦渗透了理学的思想色彩。驻防将士不仅肩负防务重任,更要以儒家仁义理念约束自身行为。有识之士还编撰了《镇守录》等军事读本,用以教育驻军。可谓武德并重,军民一体。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总兵镇戍制的创立,确实是应对外患的无奈之举。但它的运作却贯彻了理学的精神内核,将儒家文化与军事制度高度融合,产生了独特的效果。这一制度不仅筑起了坚实的国防屏障,更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谓古今绝伦。

宦官监军制度的确立与膨胀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永乐朝期间,总兵镇戍制度虽已初具规模,但仍有欠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度还有待加强。于是,朱棣遂有意无意地培植宦官力量,逐步确立起宦官监军制度。这一制度在后期则日益膨胀,对军权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建文年间,朱棣即充分利用宦官监视文武百官的作用。宦官韩珽等人就曾多次参与军事行动,充当朱棣的眼线,实行监军职责。及至永乐朝,朱棣彻底废黜了文武权臣,加大宦官势力,由此奠定了宦官监军的基础。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永乐末年,宦官已渐渐插手军政大权。宦官王振等人连年镇压军变,威望与地位日益提高。万历朝后,宦官监军更是彻底膨胀。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柄军权,凌驾将帅,可谓无所不纵。

宦官入主军务的过程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皇帝们又何以对宦官这般留恋,不惜损及军权呢?这其中的内情亦殊为精彩。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万历年间,明廷命令"军务皆从文"。这期间,宦官为了扩大威望,纷纷向总兵官员通风报信,窥探军中动向。有的甚至私通军士,图谋不轨。总之,俨如无所不在的监视网络,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如此一来,宦官的重要性在皇帝心中无疑日益提高。皇帝又培植宦官,用以平衡文武权臣,收罗亲信,牢牢控制朝政军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权力手段,成为皇权与军权结合的关键渠道。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然而,这种宦官监军制度在后期亦逐渐走向了极端。宦官腐败横行,宠信锐爪甚于将士。这不啻是刀把朝天的危险局面,最终酿成了万历朝中后期动荡不安的混乱景象。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监军制度的得失分析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纵观明朝历史,监军制度的确发挥了加强皇权控制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对其得失利弊,有必要作出客观分析。

从积极方面来看,监军之制无疑加强了皇权对军权的控制力度。自朱元璋创立五军都督府开始,明初便着手全面掌控军事大权。御史台层层监督,宦官监视军务,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监控网络。这确保了军权高度集中,有利于维护朝廷权威。

皇权与军权的完美结合:从监军制度,看大明朝统治者如何控制军队

此外,监军制度亦有助于防范军阀蜂起。明初出身农民的将领,地位低微。为防止其骄横叛逆,明廷就借助宦官来监视将士,使之永不失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军阀割据的历史惨剧重演。

然而,我们也不能对监军制度过于美化。事实上,这一制度中亦存在着不少弊病,对王朝统治造成了一定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宦官腐败及掌控军权。

宦官掌军之弊,在万历中后期尤为突出。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手握军权亦为非作歹。行贿受赂,用威逼利诱,更遭贵戚藩王彻底怀恨在心。这种宦官专权,严重损害了军心民望,酿成内乱阵痛。

除此之外,监军制度本身的矛盾冲突亦日益显现。宦官大权独揽,专美于前,加之纷争不休,渐渐失去制衡作用。这使朝廷视而不见,无法正视军队腐化。终至混乱不堪,成为王室覆亡的祸根。

结尾

诚然,监军制度有其合理存在的背景与初衷。但我们也应审慎评判其利弊得失,勿视而不见其中暴戾与积弊。这一制度的兴衰荣枯,都是明朝历史的一个侧写。它折射出君主专制制度的种种病理,供我们深思熟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