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作者:陈词a

这句残酷的话语背后,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场场农民起义如同滚滚怒涛,冲击着统治者的权威。徐寿辉作为南方红巾军的领袖,本应是推动这场变革的英雄,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他是被奉为"弥勒佛转世"的救世主,还是被利用的棋子?陈友谅这个曾经忠心耿耿的手下,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对徐寿辉行刺?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是谁最终笑到了最后?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乱世英雄徐寿辉的崛起

天顺元年(1328年),元代王朝统治已经腐朽不堪。江南一带,赋税徵派沉重,加之官员贪污腐化,民不聊生。在这沉重的压迫之下,群众的不满情绪在渐渐蓄积。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危机时刻,往往也就是英雄诞生的时刻。这一年,一位名叫彭莹玉的僧人在江南一带开始传播明教。彭莹玉宣称自己受到了弥勒佛的指示,要在人世拯救苍生,推翻统治阶级。他的话语如同燃遍了整个江南的野火,许多被压迫的农民纷纷加入了他的行列。

彭莹玉是个精明能干之人,他很快意识到,要真正团结起这些农民大军,单靠言语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个象征性的领导人物,来统一大家的信仰和行动。于是,彭莹玉在江西一带找到了一个布行贩子徐寿辉,由于徐寿辉长相英武,为人谦逊,深得百姓爱戴,彭莹玉便决定由徐寿辉来扮演这个领导人物的角色。

徐寿辉本是个商人,对于统帅大军全然没有经验。但彭莹玉巧妙地利用了徐在民间的威信,声称徐乃是弥勒佛的转世,来拯救苍生。彭莹玉亲自为徐寿辉戴上弥勒佛的法衣,让他成为明教的领袖人物。

有了"弥勒佛转世"这个法衣加身,徐寿辉在百姓心中便拥有了极高的权威和威严。一时之间,数以万计的农民们纷纷响应号召,加入了徐寿辉麾下的红巾军。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起初,红巾军的作战能力并不强,常常在与元朝官军的作战中节节失利。彭莹玉为了增强士气,便传播了一种迷信:只要在身上画一个法符,就可以在战场上刀枪不入。许多单纯的农民深信不疑,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这也让红巾军逐渐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

天顺七年(1334年),红巾军攻破湖广等地,徐寿辉在浠水建立了"天完"王朝,并被加封为皇帝。在徐寿辉麾下,彭莹玉、倪文俊等人掌管军政大权。统治阶层的分化和矛盾由此开始暴露。

陈友谅的阴谋与背叛

陈友谅乃出身贫寒,从小便遭人欺凌。然而,他自幼智力过人,勤奋好学,曾在县衙任文书。虽身居微末,却怀揽天下大志。一位算命先生路过其家,见陈氏祖坟风水宝地,断言陈家必有大富大贵之人出。陈友谅闻言,志向更为坚定。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天顺八年(1335年),陈友谅偶遇徐寿辉麾下将领,抱佛足被收为红巾军。陈友谅勇猛多智,很快在军中展露头角,受到倪文俊的赏识,被任命为黄州守将。

倪文俊乃巧佞小人,视陈友谅为心腹,实则存有异心。他暗中密谋夺权,图为次子做主,谋篡天完大位。然而,倪文俊狡计早已为陈友谅洞悉。

倪文俊携全家亲信投靠陈友谅,求其庇佑。陈友谅佯作恭顺,待以厚礼。待倪文俊全家安顿下来,陈友谅乃命人将他们一网打尽,尽数诛戮,并将倪文俊人头献于徐寿辉,以示忠心。

此举一出,陈友谅威望陡增,被任命为宰相,掌管朝政军权。从此,他积重难返,步步为计,密谋篡位。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陈友谅先是裁减军饷,使将士流离失所。继而密令亲信征发重赋,剥削百姓,以资军需。又暗中扬言徐寿辉乃假冒伪君,殃及无辜,生灵涂炭。

徐寿辉对陈友谅一向信赖有加,对其种种举动视而不见。直到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陈友谅乘徐寿辉在外征讨之际,突然拥兵直扑天完都城。

守城将士虽勇猛抗拒,却终究抵挡不住陈友谅众多亲信之围攻。城池很快被攻陷,徐寿辉仓皇而逃。陈友谅乃命人纵火焚烧寺院,诓骗徐寿辉前来救火。

徐寿辉一见火势凶猛,急忙赶到,不料适中陈友谅诡计。陈友谅早已伏兵在寺院中,一见徐寿辉到来,立即包围圈捕。徐寿辉无路可走,只得伏地求饶,哀号大叫。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兵临城下的惊心动魄一幕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冬,陈友谅兵临天完都城黄州。守城将士固若金汤,拒不投降。攻城战事胶着难解。

陈友谅乃施计谋,欲诓徐寿辉出城。他命亲信偷运数车干柴,将黄州城内一座佛寺掘空,暗藏陈氏心腹亲兵数百。又设伏兵把守城门,密令手下放矢纵火,以火攻之。

一夜之间,黑烟滚滚,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黄州的夜空。徐寿辉正在御帐小憩,见此景象大惊,急忙披挂上马,命从卫护驾前往救火。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徐寿辉一行人赶到佛寺时,只见寺内火光冲天,焰舌高达数丈,寺僧疲于奔命,惊慌失措。徐寿辉见状大喜,命从卫鼓动大钟,呼叫附近民众前来救火。一时间,香案熏烟四起,钟声不绝于耳。

时值冬季,天寒地冻,徐寿辉为赶在火势蔓延前扑救,命从卫入寺搬运水缸。只听"咣当"一声巨响,寺内突然冲出数十名持戈持戟的陈氏亲兵,直扑徐寿辉营帐!"寿辉贼子,今日不杀尔而退!"陈军怒吼,寨前寨后,箭雨如注,把守营帐的卫队无一幸免。

徐寿辉大惊失色,乱作一团。他见寺内兵将源源不断地涌出,心知大事去矣。只得仓皇下马,伏地求饶:"友谅兄弟,休要伤人,有何冤枉,不如明算。"

陈兵视若无睹,簇拥而上,纷纷加以踢打。徐寿辉当场被扯下龙袍,双手反绑于身。陈友谅乃沉着脸,缓步上前,冷冷斥道:"徐寿辉,你这伪君,枭雄乱主,罪无可赦!今日就是你死期!"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徐寿辉听闻大叫:"友谅兄弟,小弟之罪该当万死!但你我情同手足,何至于此啊?!"陈友谅冷笑不语。

陈友谅新朝的短暂统治

陈友谅虽然夺取了天下,却并未善自收缩。他狂妄自大,加之暴戾残忍,很快就令旧部离心离德。

陈友谅一诛徐寿辉,遂自行登基,国号"大汉",年号"永平"。他广施赦令,招抚流民,以求民心。然而,对旧日红巾军党羽则横加压迫,大肆屠戮。曾经追随徐寿辉的将士,无不噤若寒蝉,生怕陈氏杀人诛戮。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农民起义原本怀揽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但陈友谅执政后,仍不遗余力地剥削百姓。他命人勒征苛捐,远甚元朝旧制。一时之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者遍地皆是。

更有甚者,陈友谅竟下令在皖南苏州附近,剿杀流民数万,以解决粮食短缺之困。这等暴行,引起民怨沸腾,哗然而起。

不仅如此,陈友谅为巩固统治地位,还大兴文字狱,诬陷好人,横加杀戮。他怀疑朝中有人另立王储,遂逮捕大臣顾廷珍、钱珦等数十人,夷其三族。

陈友谅虽号令天下,却根基不稳。随着暴政日甚,江浙一带的流民不断离心离德,前来抗争者络绎不绝。其中为首者,乃明朝开国皇祖朱元璋。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朱元璋原本徐寿辉红巾军虎骑将领,英勇善战。及陈友谅造反,他以兵力太过单薄而暂时迟疑。后得知陈氏大肆虐民,遂义无反顾,拥兵反击。

朱元璋所部精锐,习于打家劫舍,虽初起无名,很快却声威大振。时人有诗赞曰:"一身都尉蹶虎手,平生好事未曾休。朱元璋乃血灌木杰,白茆盐滷二钱愁。"

陈友谅闻讯大惊,急派大将赵师律讨伐朱元璋。然赵师律终为朱元璋所擒,献印纳降。朱元璋得此良将,兵力大增,气焰尤甚。

朱元璋反击陈友谅终建大明基业

朱元璋初为陈友谅所部,后见其暴虐无度,义愤填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在常熟揭竿而起,拥兵十余万,直捣黄州。

当时陈氏政权已日渐式微,朝野离心离德,江浙一带谷贱伤农,流民四起。朱元璋麾下虎骑善战,勇猛过人,星夜兼程,行于抚宁、宜兴、吴县等处,四下招兵买马。陈氏闻之大惊,急遣赵师律等七十余员大将讨伐。

皇帝徐寿辉临死前大哭求饶,陈友谅阴冷一笑:你活不过今天了

赵师律军马未及半途,便遭朱元璋大军突袭。朱元璋亲率精骑五千,放火攻城,势如疯虎。赵师律无力回天,终为朱元璋生擒,献城投降。赵氏部将胡寿昌等,亦纷纷效尤。朱元璋获赵师律而大喜,即命封为武定伯,使镇守江阴。自此,朱元璋声威大振,兵多将广。

陈友谅自知大势去矣,乃心怀惧怖。他先是命人大修城池,固守黄州。继而遣使往返于流民之地,极力安抚,以求苟延残喘。可朱元璋兵锐如虎,所向披靡。陈氏无路可逃,只得亲率大军远征,直捣建康。

然陈氏军马远征劳顿,道路遥远。朱元璋乃分兵两路,自一路急袭黄州,另令张福临、常遇春二大将镇压陈军。

陈友谅大军未及建康,已遭干戈相见,两路夹击。陈氏将士阵脚大乱,接连丧师。陈友谅无计可施,只得遣亲将陈士英率军御之。

陈士英乃陈氏心腹,勇猛过人,曾为朱元璋所赏识。然未料朱元璋反间计高,先遣人去勾陆士英投靠。陆士英受收买心怀二意,朱元璋遂乘机牵制陈友谅。

结尾

陆士英临阵翻然,竟率众军将投降于朱元璋麾下。陈友谅闻讯震怒,正欲亲征,适遭朱元璋大军包抄,终为所擒。朱元璋怒斥:"你这匹夫,负我厚望,篡夺王位,罪无可赦!"陈友谅大叫求饶,被锁于囚车之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