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最近,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自己的儿子上大三,每天实习工作18个小时,跟他打电话说太苦了。

俞敏洪鼓励儿子:“苦你得也熬下去,当初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微博@老板联播

他还调侃说:“尽管爸爸还算有钱,但那是爸爸的钱,和你们没啥太大关系,你们要努力自己去挣钱。”

没想到视频一发出,许多网友都表示不太理解:“打工人不能共情资本家的PUA。”“工作18个小时都违反劳动法了,为什么要熬?”

这些评论不无道理,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在大城市的金融、咨询行业,互联网大厂,或是创业公司上班,别说一天工作18个小时了,赶上接大项目的时候,熬大夜干通宵也很正常。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父母要不要鼓励孩子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不仅要看个人选择,也要考虑环境和机遇。

01

孩子梦想的未来,没有唾手可得

俞敏洪对孩子们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却依然要求孩子们过简朴的生活。

他从小让孩子们做家务来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角钱,目的是告诉孩子们,金钱不是唾手可得的,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事业。

在《洛克菲勒给孩子的38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神话却延续至今。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网络

远东控股集团蒋承志也是一位80后的创二代,年轻的时候他先是出国留学,之后又进入投行工作,经历了职场的磨砺,才回归家族企业。

即使已经成为智慧能源的董事长,他也毫不懈怠,每天早起跑步、阅读新闻,经常工作到深夜,不分工作日与周末。

年轻的创二代们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夜夜笙歌、挥金如土,其实有很多优秀又自律的人,在自己的领域默默耕耘。

普通人更是如此,没有了家庭的财富与地位作为靠山,年轻人只能依靠自己去闯去拼。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正如电视剧《二十不惑》所描述的那样,大学毕业到初入社会的这几年,每个人都会遇到数不清的压力与挑战:超负荷的工作、职场潜规则、裁员与离职。

只有是有理想、肯奋斗的年轻人,想要在大城市立足,都一样要经历那些难熬的时刻。

02

精神上躺平,不失为幸福的生活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和高适在扬州结识了一位好友裴十二娘,她诗剑双绝,是裴氏子侄中唯一得裴家剑真传的人,还在比试中赢了高适的高家枪。

无奈的是,裴十二娘作为女儿身,既无法参加科举,也不能上阵杀敌报国,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她的父亲裴将军,曾经也立下过赫赫战功,却在安定的年代成了朝堂斗争的牺牲品,手中之剑沦为宴舞之物。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适不满李白夜夜笙歌,认为他不思进取、浪费光阴。裴十二娘解开盘发,反问高适,“难道有才就能报效国家了?”怼得他哑口无言。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存在,或许是因为财富与地位,或许是因为年龄和性别,有的人一生也到不了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面对悬殊的投入产出比,以及超出身体负荷的努力,有时候,精神上的躺平也是通向幸福、安稳生活的方法。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不想去大城市、进大企业拼高工资,只想在家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自力更生站稳脚跟。

对于他们来说,知足常乐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

每个人的资源、能力和精力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如果孩子把心态放平,主动降低期待和目标,他们距离幸福的生活也并不遥远。

03

熬不出来的人生,一样值得去过

“当初都是这么熬过来的!”回顾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他的确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他高考三年才上了北大,后来因为违规办学被迫从北大辞职,带领新东方学校一路披荆斩棘。2021年经历了双减,新东方几乎被腰斩,他又带着团队积极转型、另寻生机。

只不过,俞敏洪的故事讲的是绝处逢生、苦心人终不负,而在创业和工作的道路上,多的是熬不出来的人。

有位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同学,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然而,一起突如其来的医疗纠纷,让她被迫离开了医生的工作岗位。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急诊科医生》

十余年在医学道路上的奋斗戛然而止,她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工作的经验,在当地高校找到了一份教职。

后来再遇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精神状态不错,人也乐观开朗了许多:“幸亏当年的一场阴差阳错,我没有留在医院,比起996忙到不着家的工作,当老师好像更适合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过去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为将来伏笔。

努力奋斗过的人生,就算没有成为自己理想的样子,也一样值得称赞。

俞敏洪揭露创二代成长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曾经有一句很火的电影台词:“我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无论是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还是对子女的育儿经验,说到底也不过是别人的人生哲理。而孩子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去书写。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看到更多种人生的可能性,允许他们遵从本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a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