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MP之项目资源管理---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目录

​​激励理论​​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3. 麦克格雷 X、Y理论​​

​​4. Z理论​​

​​5. 期望理论​​

​​6. 成就动机理论​​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求(如食物、睡眠、水这些维持人基本生存的需求);

  ②安全需求(如健康安全保障、财产资源所有权、工作职位的稳定、家庭的和谐发展);

  ③社交需求(如和他人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通过社交获得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照顾);

  ④尊重需求(如自我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和被他人尊重,这些都来自于一个人的成就和自信);

  ⑤自我实现需求(如创造力、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实现或者超越现实需求)。

PMP之项目资源管理---激励理论

这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排序,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构成了一个“金字塔”需求结构。

  只有较低等级的需要被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能成为优势需要和驱动行为的动力。就像一个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一样,先要把下一层砌好,才能继续往上垒。这样的分级也非常符合员工们的实际情况。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人性的满足,而马斯洛论需求层次理论则正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管理之道。

2.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参考:​​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 MBA智库百科​​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Theory)又叫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 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理论。

PMP之项目资源管理---激励理论

越是高素质的人才,就越需要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去激励他们。

 3. 麦克格雷 X、Y理论

X理论

人之初,性本恶

X理论认为人是消极懒惰的,设法逃避工作,缺乏进取心,总是逃避责任

X理论是基于人性本恶的假设前提去管理人,不是现代管理理论所提倡的,不适合管理高素质团队。

Y理论

人之初,性本善

认为人是积极的,愿意工作,愿意进步,愿意承担责任等

PMP之项目资源管理---激励理论

4. Z理论

 Z理论(Theory Z)由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

Z理论的中心是提出了“Z型组织”管理模式, “平均、民主”是Z型组织的核心,信任是基础,亲和是纽带,合作是其宗旨,进而产生的是职工对企业的“忠诚”。

5. 期望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Victor H.Vroom​​提出)

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人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度,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人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认为努力工作会带来成功的结果,而这种成功又会带来相应的回报,他就会受到激励而努力工作

 M = ∑ V × E   

M 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V 表示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E 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主观概率。

6. 成就动机理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