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MP之項目資源管理---激勵理論

激勵理論

目錄

​​激勵理論​​

​​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 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

​​ 3. 麥克格雷 X、Y理論​​

​​4. Z理論​​

​​5. 期望理論​​

​​6. 成就動機理論​​

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①生理需求(如食物、睡眠、水這些維持人基本生存的需求);

  ②安全需求(如健康安全保障、财産資源所有權、工作職位的穩定、家庭的和諧發展);

  ③社交需求(如和他人之間的友情、親情、愛情,通過社交獲得互相之間的交流和照顧);

  ④尊重需求(如自我尊重、對他人的尊重和被他人尊重,這些都來自于一個人的成就和自信);

  ⑤自我實作需求(如創造力、對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實作或者超越現實需求)。

PMP之項目資源管理---激勵理論

這五類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排序,每一個環節都起着重要作用,構成了一個“金字塔”需求結構。

  隻有較低等級的需要被滿足以後,上一級需要才能成為優勢需要和驅動行為的動力。就像一個金字塔的建造過程一樣,先要把下一層砌好,才能繼續往上壘。這樣的分級也非常符合員工們的實際情況。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人性的滿足,而馬斯洛論需求層次理論則正好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管理之道。

2. 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

參考:​​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 - MBA智庫百科​​

 雙因素理論(Two FactorTheory)又叫保健理論(Motivator-Hygiene Theory), 是美國的行為科學家弗雷德裡克·赫茲伯格(Fredric Herzberg)提出來的,也叫雙因素理論。

PMP之項目資源管理---激勵理論

越是高素質的人才,就越需要激勵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去激勵他們。

 3. 麥克格雷 X、Y理論

X理論

人之初,性本惡

X理論認為人是消極懶惰的,設法逃避工作,缺乏進取心,總是逃避責任

X理論是基于人性本惡的假設前提去管理人,不是現代管理理論所提倡的,不适合管理高素質團隊。

Y理論

人之初,性本善

認為人是積極的,願意工作,願意進步,願意承擔責任等

PMP之項目資源管理---激勵理論

4. Z理論

 Z理論(Theory Z)由日裔美國學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一書中提出來的,其研究的内容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的關系

Z理論的中心是提出了“Z型組織”管理模式, “平均、民主”是Z型組織的核心,信任是基礎,親和是紐帶,合作是其宗旨,進而産生的是職工對企業的“忠誠”。

5. 期望理論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Victor H.Vroom​​提出)

一種行為傾向的強度取決于個人對于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結果的期望度,以及這種結果對個人的吸引力。如果一個人認為努力工作會帶來成功的結果,而這種成功又會帶來相應的回報,他就會受到激勵而努力工作

 M = ∑ V × E   

M 表示激發力量,是指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内部潛力的強度。

V 表示效價,是指達到目标對于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

E 是期望值,是人們根據過去經驗判斷自己達到某種目标或滿足需要的可能性是大還是小,即能夠達到目标的主觀機率。

6. 成就動機理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