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知道:

不应该打骂孩子,这样只会导致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尽量给到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赞美。

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时,经常会说“孩子,加油呀”,这几乎成为了当孩子没达到父母期望时的惯性口头禅。

但是这种鼓励真的能帮助到孩子吗?真的能抵达孩子的内心吗?

就比如说,孩子某次考试失利,拿着30分的试卷找你签字,你知道打骂孩子没效果,于是你鼓励孩子说:“加把劲咯,下次考好点呀,妈妈相信你”。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结果孩子听完你的“鼓励”后,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的压力反而更大了。下次考试还是照样不及格。

其实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你越鼓励孩子,他越害怕困难,越是不敢尝试。为什么我们耐着性子去鼓励孩子,但孩子却没有丝毫反应呢?

鼓励固然重要,然而一旦方式错了,可能会起反效果。

1.不合时宜的“鼓励”

有些父母不管孩子遇到任何困难,首先都会对孩子来一句:“再加把劲,相信你可以的”。

但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事情的本质,很多事不是随意喊一句“加油”就能取得成功的。

而且往往经历过多次失败后,这种鼓励就像是压力——“我知道我做不好,你的相信和期望让我觉得更难以做好了”。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就像我开头举的例子,明明这个孩子已经多次考试不及格了,每次拿着试卷给父母签字时都是带着莫大的压力。

父母这个时候来一句“你要再加把劲,加点油”,就像给压力又增加了一些重量,令人窒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心鼓励”孩子,孩子反倒有些一蹶不振。

不止是这个例子,很多情况都是这样,当孩子做一件事感到沮丧时,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不想做好、不喜欢、不想努力,而是他真的“无能为力”——可能方法不对、可能没有掌握技巧等原因,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态是害怕、恐惧,甚至有些想逃避。

说得再简单一点,这或许是孩子的能力不足,目前孩子的实力无法匹配到你给孩子设置的期望和目标。

这个时候,无论你再怎么“用心鼓励”孩子,都只会带来反效果,孩子会在你的“再加把劲”中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做的还不够。

再到下一层,孩子为了达到你的期望,开始勉强自己,因为你的“鼓励”的潜台词就是:“你一定要做好”“你怎么可以失败”。

“遇到失败觉得沮丧,经过你的‘鼓励'下意识觉得如果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待,父母会失望”,然后又开始在沮丧的怪圈中循环,最后只想逃避。

02内在原因

当孩子遇到不敢做的事情时,就会开始有情绪,原因一是缺乏勇气,二是事情真的难倒了孩子。

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想学了”“我听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其实在表达:“我努力了,但是好难呀”“这对于我来说太难了”。

这个时候,你对他说“再加加油”就好了,其实是一句非常敷衍的回答,因为你忽视了他之前的所有努力,甚至觉得“孩子没考好,只是因为努力的还不够”,更别提孩子内心其实是有恐惧情绪的。

在这种时候,你对孩子敷衍的“鼓励”,其实也很伤人,无法给到孩子真正的支持。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负面的情绪不被理解、共情,鼓励就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那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回应孩子呢?

第一步,给予更多理解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同理共情”。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原因有很多,不是只有“孩子不够努力”这一个原因。

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因为对我们来说简单的题目,于他们而言,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在多次不顺利后产生退缩的心理再正常不过了,父母不能让孩子内心变得沉重,更不能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这辈子就完蛋了”。

所以当你想好意鼓励孩子时,请把理解时刻记在心里,认真地听他诉说,允许孩子可以考得不好。

孩子有时候只是希望你多听听他的感受,有些困难在说出口后就没那么难以面对了。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因为你没有排斥他的脆弱和退缩,这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就能缓解孩子一半的焦虑。

第二步,需要具体方法的指引

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比起你随意地鼓励,给到孩子具体的解决方法更有意义。这样才能实打实地帮助孩子、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这个时候,父母尤其要注意:

1.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

就像爬山一样,一个个阶梯都是困难,父母要想的是以孩子的能力爬到哪一层才是合适的。

如果你给孩子设置过高的目标,可能进行到一半,孩子就想放弃。这个时候,你的鼓励更像是没有感情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2.帮助孩子分解目标。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设立合理目标,可以多看书或者请教老师,当孩子想放弃时,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或者拆分目标。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考了55分,那么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设定考及格的目标,当孩子及格后,可以再调整目标。

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找问题,考得不好是因为没掌握知识点,还是没记牢,还是什么原因,你要去主动了解孩子。

鼓励孩子没错,错的是用了这种方式

当你把所谓的鼓励换成耐心,站在他的位置去思考这次事情的难处,并及时给出作为父母的支持,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相信你的这种做法,会比你直接鼓励孩子来得更有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