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习笔记(128)丨父母对孩子说的话,直接影响其大脑发育

为了增加账号的可读性,周六、周日、节假日发布学习笔记。(笔记内容来自:书籍、公众号、知乎、微博、付费社群,不代表个人观点)

1、捷径无法傍身。

捷径当然还是有的。

但是到了最后,用来傍身的,一定是那些没有捷径的、让我们耗费无数心血、千辛万苦去学习、去磨炼,才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投入的时间、精力、智力、财力越多,这个准入门槛就越高。

别人没办法进来,那就是你独有的优势。

2、管得住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一个成年人,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笃定和思维的弹性。

管得住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特别是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真正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或学生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或学生行为的理解、认知和评价。

改变认知,即可改变情绪。

认为除了打骂,没有别的教育方法,折射出的是我们自身生命力的匮乏和认知上的局限。

暴力之外,我们有太多更文明、更有效、更具人文关怀的沟通和教育方式。

给孩子或学生一个情绪稳定、理性表达、从容自信的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和示范。

3、父母的语言影响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

看护人的语言在孩子最终的行为调节能力和情绪反应中具有核心作用。

当处于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导致其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反之亦然。

父母讲话较少的家庭中,孩子的语言能力会降低,并导致自我调控能力的降低。

最新的研究告诉我们,即使婴儿因年龄太小而不能理解语言,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事实证明,只听到自然的声音序列也会让婴儿朝着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方向发展。

这是因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到一系列声音的大脑,开始建立起一个循序处理事情的框架。

反过来,这个框架又是规划和执行反应的先锋,也是执行功能和自我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想的看护人语言在早期阶段能帮助孩子变得独立。

每一句赞美、每一份为了鼓励和纠正而做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优秀、独立和有所作为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策略。

在育儿的各个方面,敏感又有求必应的看护人往往预示着成功。

他们可以帮助儿童训练适龄的行为技能和略高于自身能力的问题解决能力。

——摘自《父母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4、两种截然不同的管教类型

对孩子说“现在放下玩具”与“玩完玩具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教类型。

前一句话要简单一些,它是一个来自“上级”的指令,必须执行,不能反对。

第二句话则支持了孩子刚刚拥有的自主权。

科学证实,第二句话对孩子的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相对于直接用命令支配一岁大婴儿的行为,母亲平静地给出建议会让婴儿在三岁时具备明显较强的执行功能和自我调控能力。

研究表明,当父母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的道理,以及为了管教不感情用事时,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这些孩子不会立即给出反应性行为,而是更可能仔细地思考问题。

这种思考即孩子会将父母的管教风格内化为自己的“自我对话”。

这种自我对话是孩子行为的基础。

这是一种鼓励孩子超越其能力的方式,让孩子们向更高层次的行为发展。

这种管教的另一面是控制型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

利用压力和权威来约束孩子行为的父母会让孩子在短期内顺从。

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就会变差,并且在成年后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自我控制的问题。

——摘自《父母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5、词汇对孩子大脑的塑造和影响

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 (Dana suskind)博士发起一个项目——3000万词汇倡议。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其大脑发育。

换句话说: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

“3000万词汇倡议”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些孩子为什么“输在起跑线”上。

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单词数量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

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

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

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

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不仅听到的单词数量少,而且会接收到很多消极的单词和粗鄙的俚语。

在出生的头几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包含积极、正面意义的单词数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万个。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并不是他们家境富有,或者报了多少课外班,而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熏陶。

美国很多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家已经指出,社会所谓的学前教育期,在时间上实际已经晚了。

真正的教育,从孩子刚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起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种检验。

研究还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所以,当孩子正式进入学校以后,他们的学习能力便会体现出显著差异。

——摘自《父母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