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圣明的君主必定敬身、敬子、敬妻

圣明的君主必定敬身、敬子、敬妻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之心,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治家者”是指接受国家俸禄,奉养父母双亲的卿大夫。“妻子”指妻子和儿女。“妻子”是属于一家之中的尊贵之人。“治理家族的卿大夫,对臣仆婢妾都不敢失礼,更何况对于他的妻子儿女?所以能得到众人的欢心来侍奉他的父母。”由此可知,中国古人从来没有歧视妇女,因为对妻子儿女非常敬重,把妻子称为家庭的主妇。

《孔子家语》中记载:“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也。敬也者,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也;伤其本,则支从而亡。”这里的妻子是讲妻子和儿子,“亲之支也”是指父母祖先的支派。在《礼记》上,这个“支”写作树枝的“枝”,是分支的意思,意思是说自身是父母的分支。

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必定尊重爱护妻子与儿女,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顾父母的主妇,儿子是祖先的后代,怎能不尊重?所以君主对于妻儿没有不尊重的。谈到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自身是父母衍生的支派,怎能不尊重?不自重就是伤害父母,伤害父母就伤害了根本,伤害了根本,枝干会随之枯亡。

君主敬身、敬子、敬妻是百姓效法的榜样,珍重自身,推及到珍重百姓;亲爱儿女,推及到亲爱百姓的儿女;尊重妻子,推及到尊重百姓的妻子。君王做好这三件事,深远的教化才能推广到普天之下。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没有不敬妻子,更没有歧视妇女。

中国人讲夫义妇德,完全是按照天地自然之道提出来的。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讲“道”,道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来如此的状况和规律。古人是按照自然规律来指导人生,治理社会,这样人生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安定。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经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没有说话,天并没有用语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可以从四季的变化、从万物的自然生长中观察到一种规律的存在,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是一些自然的规律。人也要按照这种天道来生产生活。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依然适用,所以把它称为“天道”。“天”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自然而然的道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一般人没有去注意观察,只有圣人把它观察出来,记载在经典之中。

要读《群书治要》,要提倡学习经典。“经者,常也。”经典所讲的是恒常不变的规律。学习传统文化,就可以做到“顺天者昌”“得道者多助”,告诉大家如何趋吉避凶,按照“道”去做,帮助你的人会越来越多;反之,违逆了道,帮助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甚至连父母亲人都会离你而去。

古人观察这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去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提出“男女有别”。“别”并不是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根据男女生理、心理的不同规定下来的,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这就要求他不能在外边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而是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做女子的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所以她必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夫义妇德是自然而然的规律。

古代的圣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因为妻子是“亲之主”也。亲之主是说,她要负责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她负责着照顾父母、祭祀祖先、教育儿女等重要的责任,她的责任无比重大。所以古人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兴三代,而娶个不好的太太可以败三代,这绝对不是夸张。

在古代妻子不仅不会受到歧视,反而还特别受到尊重。古代的妻子,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说明她不图名,不图利,什么都不图,只是一心一意地帮助丈夫,成就丈夫的事业,把家庭照顾好,让丈夫后顾无忧,对于妻子这样的德行和付出,这样的无私无求,丈夫怎么能不感恩不敬重?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诉大家做女子的要效法大地的德行,大地有什么德行?首先它很安静,很平稳。 “安”这个字上面是一个宝盖儿,古代读作“棉”,代表了房屋的意思。下面是一个女字,女子在家,这个家会安、会幸福,如果孩子回家找不到母亲,他的心会很空虚,会去下网吧、打游戏,因为他的心灵没有得到慰籍,没有寄托。

女子还要效法大地的厚重、沉稳,厚德载物就体现在把干净的东西扔给它,把肮脏的东西扔给它,它都照单全收,毫无怨言。所以古人说“地之秽者多生物”,大地越是污秽肮脏的地方,越长出很多植物,植物长得反而很茂盛。说明一个女子越能忍辱负重,家庭幸福越能有所保证。

正是因为她对家庭有这样的贡献,她有这样的品质,所以当然受到丈夫的敬重。古代的丈夫也是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的人,不会对妻子的付出无动于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