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天要塌了,孩子撒谎了,我的教育哪里出错了

我和儿子面对面地坐着,周围一点声响也没有,儿子低着头,仿佛等着暴风雨前的寂静。

而我努力深呼吸,我在想我要怎么才能说服自己不生气,一会谈起话来要怎么才不至于伤害他。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但是三十秒后,我一开口还是把最伤人的话说了出来:

“你真的太让人失望了,你现在怎么这么爱撒谎!”

所有的耐心,和细心呵护还有不能给孩子贴标签,统统顾忌不了,此刻愤怒恐慌的情绪占领上头。

他这么小就这么爱撒谎,长大了还得了。

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让他总是这样遮遮掩掩,不敢大声反抗,大声表明需求。

我这么爱他,我明明已经表现得很大方,很宽容了,为什么他还总是喜欢用撒谎来反抗。

这孩子以后会不会就这样了,完蛋了。

……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刚刚他在打篮球,妹妹们过去吵他,他一生气把妹妹们推倒在地,扬长而去,等我在妹妹问清来龙去脉后,和他对质,他矢口否认。直到一旁目击的爷爷出来指认。

而昨天,他撒谎完成作业,实际没有做完,被我发现后,我才苦口婆心地跟他说了撒谎的危害,跟他解释了有需求要明确地说,而当时似乎已经明白到撒谎的博弈里,自己永远不会是赢家。

还有很多,一时间,我感觉我被“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性撒谎了,完蛋了”这种糟糕的情绪淹没。

我的焦虑远胜过正确的“就事论事”。

撒谎是门技术活

国外有个研究发现,如果孩子越早说出让人相信的谎言,那他可能会在同龄人中表现更优

秀。因为想说一个让人相信的谎言,需要这么两个条件:

一是孩子要理解别人的想法。

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三岁之前,都不会换位思考,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是一样的。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举个例子,两个三岁的小孩再玩玩具车,一个小孩趁另一个不注意,把玩具车藏在沙发底下了,他不知道这样对方就找不到玩具车了,而是认为自己把玩具车藏起来了,对方也应该知道玩具车藏在哪了。

很多小孩子因为找不到玩具吵起来,就是因为这种思考方式。

所以如果三岁小孩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智商肯定很高。

另一个是他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缓存起来。

这种大脑的缓存能力可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的。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谎,但能“骗过”大人的孩子不多。

那些能说出让人相信的谎言的孩子,大脑执行功能比别的孩子强。

这个脑部的功能让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更强,所以他们能把一些信息存在大脑里

里面,用更高层次的脑部思维来撒谎。

换句话说:撒谎是门技术活。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撒谎是不好的行为,但从认知发展的研究来看,撒得一手好谎,是社会认知力(俗称情商)发展的表现。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成人的世界需要“谎言”,我们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说些“谎话”恭维,我们需要为了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说些“谎话”当借口。

当然,这些“谎言”都是要打双引号的,它跟道德无关,反而是维护、缓和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技能。

不过,孩子们却很难理解这样一个概念:

为什么通过撒谎来逃避责任是错的,但为了考虑别人的感受而说谎,就不算错。

孩子最终可以理解这套复杂的社会规则时,往往要等到青春期后,这是经过漫长的认知发展才能领悟的规则。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4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具备推测他人想法的能力。

孩子再长大些,到了4岁以上,二度心理理论才开始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推测不同人的不同想法,这时候超过八成的孩子可能会开始撒谎。

在撒谎的进阶之路上,还有一个拦路虎,就是执行功能的发展。

执行功能是大脑的一项高级能力,涉及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包括自我调节、抑制控制等。

想要成功骗到别人,你内心的情绪是内疚、害怕、羞愧,甚至是兴奋,这些情绪都要调节好。同时,语言、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控制得非常到位,才能显得自然。

大部分孩子的执行能力不足,以上要求很难实现。

比如,一般来说,小宝宝无法抑制那些在现实世界里比较突显、直接的表征。

换句话说,他们看到什么新奇物件就说什么,甚至不管这种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研究发现,孩子的心理理论和自控力越强,会越早开始撒谎。

撒谎没有那么可怕,也可以是最真的真话

我记得儿子第一次因为想要逃避责罚撒谎的时候,我几乎是“原地爆炸”,对着他狂风暴雨般地大骂一通。

那天他吓死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也怕极了,气坏了。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我很少打骂他,但是那一刻我们两都很怕,一个是我没有办法控制的情绪,一个是怕他“变坏”了。

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让他和我都觉得耻辱的事情。

我的重点在于跟他讲撒谎的危害,介绍“撒谎”就像是洪水猛兽一般,而且他的重点在于如何才能让我停止这滔滔不绝的“愤怒”。

是的,我的教育他听了,但是他想表达的声音,我没有去听。

撒谎并不可怕,撒谎也可以是最真实的真话。

撒谎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

每句谎话都是有诉求的,那个诉求就是真的。

当发现孩子撒谎,质问他为什么撒谎,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如果把真实需求说出来,他们将获得一条“死胡同”。

比如,我担心儿子吃太多雪糕会生病,所以告诉他不可以吃雪糕。其实,我心里是有计划让他吃的,只是我会控制频率。

但是他不知道我的计划,在他心里吃雪糕是不被允许的,是一件错事,是会被批评的。

但是他很想吃。

于是他偷偷吃雪糕,然后我突然出现,于是为了掩盖,他就把雪糕扔在冰箱后面。发现雪糕数量不对,我问他有没有吃雪糕,他说没有。

直到雪糕融化,才被发现。

“要吃雪糕就说,为什么要撒谎?”

“因为你说我不能吃雪糕,不然会生病的。”

“那你就学会说谎啦?”

我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谎话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你是否听到他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如果撒谎没有在我们脑海里被定义为洪水猛兽,那么,在家长告诫孩子不可以这么做的同时,他们会听到孩子发出的一个真实的声音,

“我想要一个东西,我不敢告诉你们,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它。”

家长本该听到孩子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谎言是真话,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去听,就被撒谎两个字给吓到了。

孩子有意识撒谎,家长要怎么做

如果你观察下孩子的认知阶段,发现他能揣测别人的想法,属于有意识地撒谎了,你该怎样做?

答案是:不要揣摩意图,而是引导孩子把客观事实讲出来,然后跟他们一起想解决方法。

比如,今天他推倒妹妹扬长而去,我和他对峙的场面让他内心焦虑不已,

他不得已撒谎:“我没有!妹妹撒谎!”

面对孩子的谎言,不同的解读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你可以解读成“孩子不但想推卸责任,还想陷害妹妹”。

这么解读你会越想越气,只想狠狠教训他一顿。

奇怪的是,越打,孩子越经常撒谎了。

这是陷入了谎言的恶性循环,孩子知道一旦谎言被拆穿,便会受到惩罚,以后更要“精进”谎言,来逃避惩罚了。

第二种解读是,孩子活在当下。

他以为,把事情推给妹妹,就能缓和近在眼前的局面。

我倾向于这种解读。

亲子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是孩子学会自我调整,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撒谎,只是一种不成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用第一种解读模式,揣摩孩子的意图。

比如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要打妹妹?”这种质问方式,只能是火上浇油,事情更不能顺利解决了。

正确的问法是不带指责,将现状如实描述出来。

比如问:“哥哥你看,妹妹为什么摔倒了在哭呢?”

这种询问的方式,相当于请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这样一来也许孩子会承认真相,也许还是选择撒谎,这都不重要,重点是孩子愿意配合你继续沟通了。

然后,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出解决方案来,比如说,“现在妹妹哭得那么伤心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一下?”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撒谎、逃避责任,其实,责任感是练出来的。

只要让孩子相信,你愿意跟他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承担责任,慢慢地,他自己的责任感也提升了。

同时,我们要注意一下育儿育己的重要性。

2014年美国的研究显示,如果大人经常骗孩子,不管是善意的白色谎言还是违背自己的诺言,孩子都更有可能对他们撒谎。

在说谎这个问题上,父母很容易陷入双标的怪圈,孩子一定不能对自己撒谎,要诚实,做父母的却不那么注意。

比如跟孩子开些玩笑,最后说一句:“我骗你的啦”;吃饭的时候连哄带骗;

答应了要带孩子出去玩却迟迟不去。

研究者认为,一旦孩子认为这个人是骗子,他就更不可能对这个人说真话了。

结语:

撒谎也是技术活,孩子会撒谎,标志着他的认知发展上升了一个阶段。

他的心理理论能力,也就是读心能力发展了,同时,他的自控力也上升了。

如果你家孩子还处于撒谎的初级阶段,你的教育重点不在于纠正他的行为,

而在于平时多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预防。

如果你家孩子开始经常性地撒谎了,那么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你不是来逼他认错的,而是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