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惩罚孩子“最高”境界,既立规矩又不伤孩子,父母要学会这“五招”

我们的宝宝只要到几个月大的时候,他们或许就开始不安分了。到了一两岁的时候更是了得,有的时候甚至会把我们气哭。

孩子不仅不听话有的时候还各种找理由,我们家长能怎么办呢?要么缴械投降满足他们的要求,要么坚持对抗而最终也是两败俱伤。

孩子不听话胡闹不讲理,把我们逼到那个份上了,没办法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去惩罚他们。

所以他们还是被惩罚得更厉害,不吃我们这套怎么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惩罚如果做对了,其产生的教育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惩罚如果做不对,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挺大的。我们到底怎么做,才可以达到那个教育惩罚的最高境界?

一、教育孩子为什么需要"惩罚"

"惩罚"这个名词听起来或许会给我们家长和孩子带来不适。因为宝宝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是不愿意伤害惩罚他们的。

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但教育为什么还是需要惩罚呢?下面我们给大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详细谈一谈。

首先惩罚孩子不是体罚,惩罚是一种负向强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鞭策。其根本上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伤害,但教育好孩子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当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或是非常过分的时候,此时我们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这些错误行为不表态不惩罚,那么孩子会以为他们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导向,自然这也是害了孩子。

惩罚孩子“最高”境界,既立规矩又不伤孩子,父母要学会这“五招”

其次当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比如他们在公园里随便掐花而且屡教不改,此时我们对他们进行适量惩罚,可以让他们敬畏自然,给他们树立规矩。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唯一让我感到敬畏的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因此我们惩罚孩子是要让他们懂得敬畏,只有孩子懂得敬畏一切,才会懂得尊重一切。

最后,教育为什么需要惩罚呢?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量的惩罚是要让孩子清晰地把握做某件的界限感。

比如跟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可以和我们争吵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如果此时孩子因为情绪过激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此时就是越界了。

此时我们就要通过惩罚来让孩子明白,某件事都是有规矩的,不能越界,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综合这三点来看,惩罚教育不是不可取,而是我们父母对宝宝的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惩罚孩子"两大招"

我们怎样惩罚孩子才可以不伤害孩子还可以给他们树立规矩和界限感。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今天给大家支"两招"

惩罚孩子“最高”境界,既立规矩又不伤孩子,父母要学会这“五招”

1.适量地"去其所好,施其所恶"

孩子有的时候就是明明是他们自己做错了,还蛮不讲理。企图博取我们的同情,让我们妥协。此时我们如果妥协了,那么有可能就要次次妥协了,因此此时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主义的观点。

将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相结合。比如孩子最爱玩哪个玩具。此时我们说要收走了,一天或一个星期不让玩。

此时孩子就会明白他们的胡闹是不可以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取其所好。那么什么是施其所恶呢?例如,孩子最不喜欢独自在家或最怕我们在这时忽视他们。

离开或者是不理他们10分钟,在离开之前告诉他们什么是规矩,现在你犯了规,所以妈妈要离开一会儿。

2.协商基础上再惩罚

此时孩子如果做得很过分,那么此时我们先不要恼怒。我们此时要坐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他们情绪还是非常敏感或者是激动。

那么此时我们要先让孩子冷静下来,我们可以说:"你先冷静一下,或者说妈妈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给孩子一个拥抱。"此时孩子的情绪好很多,快要冷静下来了。

惩罚孩子“最高”境界,既立规矩又不伤孩子,父母要学会这“五招”

此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谈一谈,说说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们此时可以指出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听完后还是继续哭闹,那么我们就要对孩子采取惩罚措施了,可以重复上面的那一点。

因为给了他们机会,如果他们还是不能改正或是思考自己的问题,那么此时我们对他们进行惩罚是必要的。

惩罚教育是我们父母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惩罚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明白每件事的界限,他们为什么越界了,或者是今后要怎么做。因此我们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惩罚。

但惩罚不是体罚。目前有人说我们可以通过罚站或者是罚孩子吃菜这些来惩罚孩子。这些纯属无稽之谈,不仅没有教育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和我们心中所期待的越来越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