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坐标南京,家有高需求宝宝,孩子入学,做妈妈的最难放心,因为我们很难要求老师像家长一样照顾孩子。

我家宝宝就是一个高需求宝宝,想法多,又很难被说服,只有对她有充分的了解以后,才能试着说服她。

当被误解的时候,她会用哭来表示不满。

比方说她讨厌黑色,如果执意要让她穿黑色的衣服,她会情绪爆发,再比方说她不想要坐在板凳上,如果强行让她坐在板凳上,她也会情绪爆发,她很讨厌被强制。

只有跟她沟通,她表示接受了,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

但是当足够了解她以后,又觉得其实这个宝宝不难带,很懂事。

当然了,每一个高需求的宝宝性格的养成,都跟背后的家庭引导和教育有关系。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就是因为一直给宝宝的关注比较多,一直尊重她的个人选择,她才有了现在的性格。

我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保持自我,不受限制。

可是必须承认的一点,在孩子足够成熟前,这样的性格不利于融入一个崭新的集体中。

所以,上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老师因人而异,科学引导,非常感恩

我家宝宝是幸运的,遇到了现在的班主任葛老师。

正是考虑到宝宝的性格特点,担心她如此下去,很难适应环境,试图通过把孩子送到小托班,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希望她能够在集体中生活领悟到新的社交能力。

宝宝很幸运,遇到了一位非常擅长幼儿心理的老师。

老师的教育理念很鲜明:不扼杀孩子的个性,最大限度保持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自如自在。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宝宝很快就对老师产生了依恋,上学前会表达不想上学的想法,但是并没有太抵触,跟着老师进入学校的时候,很安静。

宝宝不喜欢坐小板凳,老师就跟宝宝沟通,告诉宝宝: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课,每个小朋友都要坐小板凳,沟通之后,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宝宝表示愿意坐小板凳,但是要坐在老师旁边,老师就允许宝宝坐在旁边。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上英文课的时候,宝宝不喜欢看英文短片,老师发现她不是真的不喜欢,只是嘴上拒绝,就告诉她:那你可以看绘本。

当大家不关注她的时候,她又偷偷看英文短片,回家以后还能随口说上几句。

吃饭的时候,老师要离开给小朋友们盛汤,宝宝就眼泪就出来了,老师告诉她:小朋友们要喝汤,老师必须要帮助小朋友盛汤。

沟通之后,宝宝就没有情绪了,坐在那里安心等待老师。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中午宝宝不想要睡觉,想要陪在老师身边,老师就搬个小板凳,让她坐在身边。

……

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老师都是耐心引导和沟通,这让我非常感恩,因为我也是这样做的,一直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强制做某件事,从老师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上来看,老师真的是非常专业有耐心。

宝宝回家以后,也会跟我沟通学校的事情,可以看得出她非常喜欢她的老师们。

正是有了这份依恋和喜欢,宝宝才能平缓度过了入学期。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如果有条件,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

孩子入学以后,小区里有不少妈妈关注过孩子入学的情况,因为她们也在考虑要不要多花几倍的钱让孩子进入这所学校。

疫情之后孩子们就放假了,有妈妈跟我说:小托班就多余,真的没有必要上,后边就别去了,还能退钱。

我坚持让孩子上学,因为我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进步。

宝宝之前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她,现在能够跟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之前不喜欢叫人,每次看到熟悉的人的时候,她也是一脸高傲,现在总是主动跟人打招呼,性格开朗了不少。

放学以后还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昨天复课以后,晚上回家找到《Teddy bear》一边唱一边跳,还要我们跟她一起跳,之前她是拒绝跳舞的。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老师水平真的高

除此之外,她还总是模仿老师的口吻说话:小朋友们坐好了,我们要上课了,上课不准许乱动哦,上课不能讲话哦……偶尔还会想着做个小手工。

这其实都是上学的好处,看到孩子有这些进步,就觉得学费是值得的。

其实我们不能总是看到高学费,这些高水平老师是配得上高工资的,有这些老师引导教育宝宝,家长就可以放心多了。

我不指望孩子以后多优秀,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够快乐地做一个普通人。

看吧,我现在除了写稿子,还有时间追剧了,并且完全不用担心孩子学不到东西,不用担心孩子不会进步,老师的水平比我自己高多了,心情就好多了,也瞬间轻松多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