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为什么热衷于“假装游戏”?家长应该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我家小孩最喜欢玩“假装游戏,有时,他会让我扮演一头邪恶的恐龙,而他自己是一头拥有超级力量的恐龙。要么他会让我扮演怪兽,而他就是奥特曼,要和我决斗。

这些看上去很幼稚的“假装游戏”是每个小孩都会去做的,就连我们自己小的时候也一样。孩子开始玩“假装游戏”,意味着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孩子为什么热衷于“假装游戏”?家长应该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孩子为何爱玩“假装游戏”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假装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心理活动,儿童要想玩“假装游戏”,就必须知道“假装游戏”可以代替“日常生活”和“发生”的事情。

“假装游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脱离现实生活。

一岁半的宝贝,拿着一个玩具手机,假装打电话给爸爸:“爸爸,你在干什么?”他拿出一份报纸,装作在看报纸,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的伪装大部分都是在模仿成年人,使用的工具都是真实的。

大约两岁的时候,他们就能用一些不太真实的物品,例如将方形积木当成手机。渐渐地,他们能够在没有真实实物的帮助下,展开灵活的想象。

第二个阶段:减弱自我中心性。

一开始,这个假装游戏的主角是自己,比如他假装给自己喂食,逐渐地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给他的玩具恐龙喂食。过了两岁,他们就能脱离游戏,用其他的工具,例如让玩具恐龙按下救火车的按钮。当孩子懂得“假装游戏”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不是自己时,他的自我中心性就在逐渐减弱。

第三步:包括更加复杂的组合模式。

一岁半的宝贝会假装喝水,但是他不会同时使用倒水和喝水的动作。几个三四岁的小孩一起照料布娃娃,有些会假装是医生,有些会假装是妈妈,有些会假装是司机,在他们精心策划的剧情里,他们已经能把多个人物塑造得很好,而且他们对剧情的了解也非常透彻。

孩子为什么热衷于“假装游戏”?家长应该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孩子“假装游戏”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学者相信,“假装游戏”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游戏,它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大量的研究显示,“假装游戏”可以提高人们的各种思维能力,包括记忆,逻辑推理,自我思考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1、熟悉有关规定

当孩子假装照顾小娃娃洗澡、睡觉,实际上是在遵循作息规律。当孩子把自己当成妈妈,玩具娃娃当成她的孩子,他就是在遵循父母的教养法则。

因为孩子扮演的大多是成年人,比如医生、老师等,他们会对这些职业感兴趣,会认真地研究,然后将其复制到游戏中。通过扮演,儿童逐渐习惯了生活中的规矩,并能更好地遵循这些规矩。

2、社交能力的培养

扮演社会剧游戏,要让小朋友自己去创建和协调,要有足够的沟通和讨论,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孩子在社交活动中建立了友谊,而假装的游戏则为孩子创造了一个重要的交际环境。早期的友情可以为孩子们带来社交上的支持,而那些愿意与人交往的孩子们也更容易在幼儿园里学习。

孩子为什么热衷于“假装游戏”?家长应该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3、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

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对情感的认识会更精确、更复杂,他们可以很好地辨别出情感的根源,例如:哥哥因为战胜了一只恐龙而高兴。还能预知到同伴在表达某种情感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比如发怒后会揍人。儿童逐渐认识到思考与情绪是互相联系的。

随着儿童对感情的认识逐步深入,他们可以通过扮演游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而这也会促进儿童的情感理解,特别是当他们与伙伴玩耍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