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大家好,我是践行终身学习的西红柿妈妈!

有的人为了孩子拼搏到老,有的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到老,可无论是何种生活,到老了还是希望老有所依。可有些事情,只有真正到老才会明白,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01

单位的领导老王,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事业心非常重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就基本都是妻子在打理,孩子更是从来没管过。儿子从小挺争气,学习成绩很好,后来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可是,在儿子大学毕业以后,老王的妻子就因病去世了。儿子找到了工作,也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按说也是生活美满的一家人。可是,老王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儿子并不孝顺自己。

儿媳妇自从生了孩子,就住在自己的娘家,让亲妈帮忙带孩子,老王想要见孙子一面都很难。

老王有事情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就会回来,但是爷俩只要一聊天就说不到一起去。爸爸当惯了领导,总想着安排安排儿子的事业、生活。儿子一听爸爸“打官腔”,就会拍屁股走人了。

后来,老王就娶了一个老伴儿,这下可好,连儿子也不露面了。在过年的时候,老王邀请儿子一家,来自己这边过节,还说想儿子、想孙子了。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儿子却对他说:“我小的时候也希望有爸爸的陪伴,可是爸爸说工作很忙、很重要,从来没有参加过我学校的任何活动。现在,你想起来了要和我亲近,可是我的工作也很忙,没有时间陪你。”

老王的儿子不孝顺,在街坊邻居之间也是传开了的。儿子一家很少回来,而且就像老王自己说的,“一年到头,瓜子皮也没有见过儿子买一个回来。”后来老王生病了,后来老伴儿就走了,儿子给他雇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也很少露面。

父母和子女,本来应该是最亲近的人,我抚养你长大,你陪伴我变老。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偏差,或者是陪伴孩子太少,没有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等到我们老了,想要孩子孝顺也是很难的。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相反同是在一个家属院住着的老李,是老王的下属,官没有老王大,钱没有老王多,一辈子工作都要听他的调遣。可是人家的晚年生活简直可以说是,吊打老王一条街了。

老李的两个女儿,今天大女儿送来了好吃的,明天小女儿又买来了新衣服,老两口在女儿的孝敬下,天天都是笑容满面。

人到晚年,拼的是孩子。孩子不孝顺,天天惹父母生气,你就是有山珍海味吃着也不香甜。孩子孝敬,儿孙满堂,老人就是粗茶淡饭,每一天也都是乐呵的。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所以,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说赚钱是为了养活孩子,其实教育好孩子,多陪伴孩子,教导出一个孝顺的孩子,才是我们晚年生活最大的保障。

02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张白纸,想要孩子孝顺,就要用心去教育和引导孩子。

从小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不做自私自利的人,让孩子长大以后更孝顺。

父母都是非常疼爱孩子的,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让孩子独自享用。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好的。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自私,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孩子自私自利,等到父母老了,他不会感恩和孝顺父母,还会埋怨他们是累赘。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我们应该从小教会孩子分享,有美好的东西,家人一起分享才是最快乐的。当孩子习惯和父母分享,也会学会孝顺父母。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溺爱孩子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一个不孝顺的孩子。有的父母舍不得孩子做事情,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结果孩子认为衣服就应该是干净的,饭菜会自动放在桌子上上,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过程是多么艰难,也不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体会到做事情的不容易,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习惯,多带孩子参加劳动,孩子动手能力强了,还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老有所依”。

孩子孝敬父母,一方面是出于责任感,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有的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发现他是个“白眼狼”,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但是,回顾他的成长过程,可能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也是比较少的,根本就没有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到老了才搞清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孩子

血缘不一定意味着深厚的感情,陪伴、关心、呵护,只有我们付出了时间、感情和精力,才能收获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和尊重。

母慈子孝,和睦的家庭里,父母和子女都能收获幸福,你觉得呢?

Slogan:学习不一定能让家长百分百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不学习一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愿每个宝妈都能成为学习型宝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