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失败和批评?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变坚强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失败和批评?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变坚强

每个家长都想通过自己的教育培养出一个健康、自信、优秀的孩子。

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为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犯错,每一次犯错就会使自己成长一次。

父母也会用一些批评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改正。

在面对这些批评时,有些孩子却不能接受。

要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连批评都接受不了,孩子如何去改变呢?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总是很抵触地去面对批评,如何更好地成长。

朋友家大宝上一年级,可是对于批评却很难接受,稍微失败一次就会很沮丧,还不让别人说。

01

孩子害怕批评和失败的原因

家长很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害怕批评和失败呢?有的时候仅仅是一点小事他们也很有情绪,即便是自己做错了也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1、父母溺爱导致的结果

溺爱中的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断的呵护,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教育方式。

从他们呱呱坠地到上学,持续的这种教育。

到了学校后老师的批评同伴的不理解,孩子是完全不适应的。

就像郭德纲曾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小的时候父母不好好管孩子,长大后社会就会来管教他们”,所以溺爱造就了孩子的脆弱。

原因2、自尊心在作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决定了外界对孩子的一切赞赏和批评。

他们讨厌批评,害怕失败都与自尊心有关。

在遇到了别人批评自己的时候,自己的事情出现了失败的时候,不会通过这些语言进行自我纠正,反而会因为自尊的原因开始厌烦批评。

他们过强的自尊心让他们开始讨厌批评,打心里不能接受也不承认。

原因3、父母错误的贴标签

一些父母总是错误的给孩子贴标签,把一些错误先入为主的安排在孩子的身上。

总是只看到行为却不去了解原因,错误的贴标签行为,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父母认为的那样的人。

被贴标签的人生,就像被扣了一顶永远都摘不下去的帽子。

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脆弱,反而更会害怕失败。

原因4、过分夸奖的结果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是如果是过分的夸奖就不是好事情了。

一些父母经常会说一些称赞孩子的话。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失败和批评?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变坚强

动不动就是:“你真棒”、“你好聪明”、“你是最优秀的人”。

频繁地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认知,使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是了不起,而且慢慢地也会形成一种“蛋壳效应”。

孩子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时,蛋壳就会被打碎。

02

孩子总是害怕批评和失败的危害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害怕批评和失败,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不光会因为失败的不断发生而变得止步不前,还会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暴自弃的坏情绪,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

在面对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批评时,就会对父母很抵触,讨厌父母甚至讨厌周围给自己提出意见的人。

人际关系受到影响,也会变得很孤僻和自卑。

03

孩子总是害怕失败,不接受批评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的这种批评抗拒,同样是失败的行为,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呢?

其实可以从以下来试着做一做。

方法1、不随便的贴标签

在生活中不随便地给孩子贴标签,不管是孩子对还是错,都要及时先问原因,然后再确定如何做。

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避免父母的武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就事论事,清楚明了的说明白,孩子更容易接受。

方法2、注意自己的语气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少一些指责性或者挖苦性的语言。

就算是批评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比如:“你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试一试”、“如果自己收拾好,会更快”。

有的时候不见得非得喊来喊去,更多的时候语言温柔态度坚定同样能起到教育批评的作用。

不要再错误地认为批评就是要声嘶力竭地大吼大叫了。

方法3、玩一些竞技游戏

生活中带孩子玩一些竞技游戏,比如赛跑、棋类等游戏。

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输赢意识,知道输赢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这里父母要注意不要为了哄孩子总是让他们赢。

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让他们适当地感受一下失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方法4、在生活中树立规则

在生活中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懂得不断地从规则中学习一些自我约束的知识。

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去做。

然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错误,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而不是仅仅把结果展示给孩子看。

有些错误该让孩子自己承担的就让他们自己承担。

或许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批评,但也要适当接受。

想要解决孩子不接受批评和失败的问题,就要做好心理引导,不盲目贴标签,更不随便的去大吼大叫。

掌握批评的技巧,就事论事。正面教育,孩子才会变得更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