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引导孩子将“错误”转化为精神财富?

如何引导孩子将“错误”转化为精神财富?

当我们紧张焦虑的时候,孩子能够通过观察我们来学习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存在着大量机会,让我们以身作则,从容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这意味着我们要接受自己的创伤、谬误,以及这样的事实:我们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是不觉醒的,不论我们自以为如何地富有觉悟。

孩子需要明白,生活中的麻烦总是可以转化为精神和情感上的财富。

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再也不会畏惧失败,而且有能力接受现实,把错误看作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甚至是基本的组成部分。

01

孩子如何看待错误

要应对孩子的错误,就得先想想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自己的失误。

我们愿意受人教训吗?

我们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被谴责吗?

我们愿意别人反复向我们发难吗?

我们希望自己的爱和投入都遭受质疑吗?

然而这恰恰是很多父母应对孩子错误时采取的方式。

尤其是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时候,很多父母都相信,只要告诉他们“再努力些”“再多学点儿”或“别放弃”,就是在帮助他们面对失败、克服恐惧。

事实上,我们恰恰是在引导孩子执著于完美。结果,当孩子跌落在不完美、混乱、无知之中时就会不知所措。

他们会把自己犯的错误看成是自身的写照,在错误的恶果前作茧自缚。

此时,如果我们再责备、惩罚孩子,那就不仅无法使他们看到错误是通向更高级觉醒的必经之路,还将埋下恶劣的种子——促使他们走向愤怒甚至是暴力。

在我们帮助孩子寻找错误的源头之前,他们需要一个空间将自身同错误隔开距离、区别看待。

02

不要把错误妖魔化

正确的方式应当是等所有情绪都平复、所有人都恢复冷静之后,同孩子一道坐下,充满同情心地与他们一起面对所犯的错误,告诉他们怎样通过此事汲取教训,而抛弃先入为主的评判。

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是最有效的教会他们原谅的方式。因为知道“为什么”能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作出改变。

不幸的是,面对孩子的负面行为,大多数父母往往没有耐心弄清楚“为什么”,而是直接去对付“发生了什么”。

然而,只有弄清为什么,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找到改善的途径。而当孩子理解了“为什么”,一切也将迎刃而解。

如何引导孩子将“错误”转化为精神财富?

图:会拍照的星落姐姐

只要我们不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故意为之,就会关注重点,进而发现这些错误无所谓原谅或不原谅。

因为错误是学习成为真实自我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环。

不要把错误妖魔化,这意味着每一个错误背后都存在正面动机,尽管这些动机有时不会自动彰显。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从错误的表象之后发掘孩子初始的善良动机。这样做将会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天性中的美好。如果我们仅仅关注糟糕的结果而忽略善良的动机,孩子就会失去尝试的热情。

当我们对孩子的良好动机表示信任时,就说明我们不会再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横加批判了。

孩子惧怕错误的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无能。我们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自信,以致于他们不管做什么都畏首畏尾,生怕再犯同样的错误。

03

为孩子的错误“喝彩”

为孩子的错误喝彩,你也许会感到迷惑:“这样不是纵容孩子不把错误当回事吗?”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必有这个顾虑。

觉醒的教养方法,其要义在于:了解孩子固有的动机是善良的,而且是愿意做好事的。但在每一天当中,孩子总会有意或无心地犯些错误。如果他们害怕受罚,也许就会通过撒谎来遮掩错误。

我的建议是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要惧怕错误,还要向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错误当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果没有犯过这些错,我们就不可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经验。

鼓励孩子放下错误带来的包袱,等于教会他们将稻谷和糠麸分离,保留稻谷、抛弃糠麸。

如果孩子在出过事故后再次向我们讨要车钥匙,那便是我们面临考验的时刻。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刮伤过朋友的车,是否愿意看到朋友从此不再信任我们了呢?

当孩子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最脆弱的地方,而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就等于告诉他们:你们值得尊重,应当受到接纳。

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成见而抛弃他们,就等于告诉他们:你们不值得尊重,这个世界不存在原谅之所。那么,孩子在面对世界时也会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勇敢地继续向前。

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也会随之加强。他们会得到鼓舞,知道自己依然承受着关爱;他们也会因此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