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你爸一辈子都对我不好,我也认了,我就想着孩子长大了对我好就行,结果,儿子也这么对我,我做什么,他都不满意!你说我这一辈子还有什么盼头?”这段时间,婆婆时不时地跟我说这样的话!

我特别理解老年人内心的酸楚,她这个年龄不能工作,又不能为家庭付出多少,她最害怕的就是被挑剔,觉得自己什么做不了,俨然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所以,当她感觉到不被尊重、感受不到自由时,她自己就过成了小心翼翼的样子。

关于这个问题,我跟刘先生其实探讨了好几次,我一再跟他说:“你爸妈和我爸都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我们不说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们至少说话做事让他们心里舒服,不能分担他们身体的病痛,至少能让他们心情好一点!”

刘先生特别赞同我的说法,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但是每次一遇到他妈的问题时,几乎不受控制地爆发脾气!有时候,我也看不过去,连我也觉得他是在挑剔他妈!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比如,婆婆要去挖野菜,可刘先生总觉得野菜可能被打药了,还让家里到处都是泥巴,他极力阻止婆婆去挖野菜!

不过,不管他怎么阻止婆婆,婆婆也会偷偷去挖野菜!刘先生发现时,自然就爆发脾气,把婆婆一顿说。

又比如,做饭一事。婆婆看我每天带孩子脱不开身,总是忍不住去煮米饭或者熬粥。可就是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他们之间也会时不时地爆发矛盾。

刘先生总是要求婆婆多放米,多煮饭,即使倒掉一些也没啥,可婆婆总是煮得不够!一个总喜欢说,另一个总是不听,刘先生觉得自己吃不饱特委屈,婆婆觉得吃不完,倒了很可惜,那是浪费!

两人时不时地发生口角之争,发生争吵后,婆婆只能暗自抹眼泪,然后时不时地向我诉苦,并说:“他就是这么挑剔我,你看他都不挑剔你,你们就不吵架。”

每次看到婆婆红着眼眶,我只能深深地感叹:任何关系都是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尤其是亲子关系,你怎么对他,他长大后就怎么对你。如《因果的真相》里的比喻那样:因果定律就像你扔一个球一样,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扔,结果都会反弹到你身上。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老公对婆婆的挑剔,总想她按自己的想法来行事,其实都源于小时候的相处模式。婆婆控制欲特别强,即使我们结婚了,她依然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我曾经因为孩子而跟她发生矛盾,很大部分都是这个原因。对儿媳如此,对儿子女儿更是如此。

二姑姐曾经要信基督教,婆婆就不要她信基督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们甚至闹到了母女绝交的地步。

她也特别挑剔,不管别人做什么,不管别人怎么做,她总是不满意。就拿买衣服这事来说,你给她买的衣服回来,不是这里不合适就是那里不合适。

关于她的挑剔,我最后总结一句话:一个人总是挑剔别人,其实不是在挑剔别人,而是在挑剔自己。

虽然她现在改变了很多,但那些年种的因却一直在那里。所以,我特别理解老公,虽然年过四十,但小时候不被尊重、被挑剔的伤一直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尽管他自己也不想,每次争吵过后,他也后悔内疚,但他当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一个孩子的社交方式最初都来自于父母,并且呈螺旋式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父母从小怎么对待他,他长大后就怎么对待父母,甚至怎么对待其他人。这种方式甚至是根深蒂固,无论他长多大,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就决定了他一直在重复小时候的社交模式。那就像一个囚笼,一直束缚着他,尽管他一直苦苦挣扎,但都难以挣脱那个无形的囚笼。就拿煮饭这事来说,用他的话说,他一直要求婆婆多煮点,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她就是不听。

我也曾跟他说:“她都这么大的年龄了,你不可能改变她,你只能改变你自己。”但话不疼不痒,依然时不时地因为这事而闹矛盾,老公依然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获得成长。

不过,夫妻又是一场修行。童年受的伤又会折射到夫妻身。很多人离开父母后,就把内心的伤与需求投射到另一半身上,导致夫妻矛盾重重,但也有很多人在另一半这里获得了治愈。

那天晚上,因为煮饭这事,我也生气了!婆婆先问我要不要吃早上的鸡汤面,我也觉得倒了浪费,就说吃,别浪费!可是,真到吃时,我才想起来早上放了很多辣椒,我吃了辣椒容易让二宝上火!所以,我决定不吃面条,结果粥又熬少了!

刘先生又开启了他的唠叨模式,尽快我一再说是我的错,不管婆婆的事,刘先生还是不依不饶!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那天晚上,我生气了,喝了粥后就不理他。因为拌嘴,第二天早上也不做饭,吃了面包,喝了牛奶就带二宝出去。

中午回家后,我本来想找他好好聊聊,结果,一说到这事,他就来脾气了,还说以后自己做自己吃。我一看这是要提前进入他父母的相处模式,我什么也没说,中午不做饭,自己跑外面去吃!

吃完饭回家,饿了一天的刘先生可能是羡慕嫉妒恨,阴阳怪气地问我吃了啥,我回答:“你管我吃啥!”

刘先生彻底被激怒了,那天下午跑去市场买了两斤肉回来,自己包饺子馄饨,煮米饭,还炒了一个菜!

那天晚上睡觉前,我们聊了会天,他说:“人都是痛定思痛,永远也别想改变别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笑着说:“这才是成年人的姿态,苦苦要求别人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成长了。关于煮饭这事,一方面你可以提前把饭煮上,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她煮少了,你也可以下点面条,或者摊一个饼,不都可以弥补吗?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地埋怨她,要求她改变!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做饭,她不过偶尔煮一下,你又为啥不能包容一下呢!我都觉得特别知足,像她这年龄,别说给我们做多少事,能把自己照顾好就是给我们减负了。”

那次经历总算让刘先生成长,从那天开始,刘先生不仅不唠叨他妈了,无论是做饭还是吃饭都成了积极分子!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后来,我跟婆婆说到这件事,婆婆说:“我看他一天没吃饭都心疼死了,我想给他做饭,但我又怕他生气!”

我笑着说:“我跟你最大的不同就是该狠心时就能狠下心来,一个大男人还能把自己饿死了?饿一天就懂知足常乐了!这是他成长的必然经历,自己想通了,自然就成长了!”

这段时间,刘先生与婆婆的较真状态终于被打破了!这也是他成长的一大步!

写到最后,我也想跟所有父母说,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成长,用正确的爱去爱孩子,孩子将来才能正确爱我们。

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我们什么样的老年!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龙春华,亲子作家,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创始人,二胎妈妈,著有《养育男孩,妈妈有办法》、《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婴幼儿行为心理学》等十余部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