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其养育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陪伴他睡觉的过程中,父母要给足小朋友安全感。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1岁内宝宝睡眠需求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睡眠时间相对而言比较长,年龄越小,对睡眠的需求也就更强。

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一天要睡够13~18个小时;

4~11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则需要睡满12~16个小时;

1岁的宝宝,睡眠时长会稍微缩短一些,不过也需要保持11个小时左右。

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其自理能力有限,而且安全感又比较缺乏,所以就需要父母陪着睡觉。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于是,有一个说法就是“1岁以内的孩子,跟谁一起睡觉,以后跟谁的关系就会越亲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背后是否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呢!

宝宝跟谁睡就跟谁亲?

专家认为:这个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19世纪,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勒内·施皮茨做过一项跟踪实验,证实了父母陪伴着孩子睡觉,对建立亲子良好的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勒内·施皮茨跟踪拍摄了跟育婴园的护士待在一起的婴儿。这些宝宝的妈妈因为某些现实情况,所以暂时不能长期贴身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宝宝出生后的头三个月,都是由护士们来照顾的。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或许有人会说,育婴园的护士有更好的育儿方式,照顾孩子可能更加有优势,但研究发现,比起科学育儿,情感上的满足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更加重要。

这些离开妈妈怀抱的小宝宝,起初还能愉快地跟护士们玩耍,可过了短短的一周,孩子们的情绪骤变:能感觉到他们开始感到焦虑、惊恐,而且反应也变迟钝。

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护士们因为每天的工作较多,所以无法像孩子的父母一样,给予自家娃足够的关心和呵护,在衣食住行上都能时刻关照着,所以依恋关系难以建立。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而通过上一段解释,我们也能看出,对于一岁内的宝宝而言,睡眠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在她们睡觉的时候,习惯依赖母亲的怀抱,会闻着母亲的身上的味道睡觉,甚至会用手抓住妈妈的头发,才能感受到安全感,进入甜美的梦乡中。

如果妈妈经常陪伴着孩子睡觉,这种亲密互动多一点,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自然更亲密。

别错过孩子的“依恋期”

之前也有提到过关于“依恋期”的相关介绍。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它是亲子关系中一种必不可缺的心理状态,往往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渗透,关乎着未来的亲子走向。

母婴学者们认为,宝宝对母亲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一般在3个月左右即能慢慢确定自己的依赖对象,但此时她们是无目的依恋,所以会对经常照顾自己的养育者,表现出更强烈的依赖。

特别是当养育者经常跟婴儿有肢体接触,情感互动时,宝宝对TA的情感依恋就会更强烈。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尔比提过一个观点:“错过孩子建立依恋对象期,如果推迟到2岁半以后,再好的母亲抚养都没用了。”

如果妈妈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跟宝宝之间缺少联系,那么,母子的关系自然是会受到影响的,即使你生育了孩子,可对她们来说,却比不上养育之恩,之后想努力也没用,因为孩子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主要依赖对象。

综上所述,专家建议:各位母亲,要重视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在衣食住行上多陪伴孩子,给予其充分的关心,让它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这样你们将来的亲子关系也会更牢固。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即使未来孩子长大成人,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可在她们心中,依旧有你的位置。

父母应该如何做?

1、不要强制跟孩子分床或者分房睡觉

之前网络上流传过很多关于跟孩子分床睡的说法,不过部分做法比较偏激,没有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分床睡的方案,就直接强制着跟宝宝分开。

有些甚至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分开睡,这种做法往往容易导致孩子安全感缺乏,而且父母冷漠强势的态度也会给未来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娃出生头一年,跟谁睡就跟谁亲?错过“依恋期”,妈妈努力也没用

建议:父母跟孩子分床/分房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渐进为宜,可提前跟孩子商量,给她们一点心理铺垫,前几天还可以在睡前陪着她一起,讲点小故事助眠。

2、不要动不动威胁孩子

例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离开你啦,这些威胁性的话语,看似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其实容易给孩子的内心带来阴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