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电视剧《小别离》里有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国宝大熊猫来说吧!野生大熊猫一次最多只能生两个宝宝,大部分是只能生一个。大熊猫妈妈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艰难地把刚出生下来仅有老鼠大小的幼崽抚养长大,教它爬树,教它吃竹子,教它躲避天敌,成为一个合格的大熊猫。

等到熊猫宝宝一岁多了,刚学的生存技能学会了,已经是一个可以适应野外生存环境的大熊猫了,熊猫妈妈对它的义务也就尽到了,会选择离开熊猫宝宝,继续繁衍下一个后代,从此母子不再有交集。

生下孩子,尽到抚养教育之责,教导他们生存技能,培养他们让他们具备生存能力,当他们成年了之后,做父母的就要完成下一步,那就是及时放手,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为自己的一生拼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在《百年孤独》写道:“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及时放手,让他学会成长,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你为他包揽包办全部。记住,你会老,会先离开他,无法庇护他一辈子。

再者,你若是不懂得放手,就容易跟儿女的另一半发生矛盾,引发婚姻危机,让自己的儿女也陷入两难之中。

你想要家里的决策大权,想要所有人都听你的,儿女的另一半也想要,双方都不放手,一旦吵了起来,你的儿女到底是帮你,尽到孝道呢,还是帮自己的另一半,维护婚姻呢?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哎,我想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跟着凑什么热闹?”

发现没了自己儿子反而过得更好,唐阿姨虽然挺失落的,但是也慢慢适应了。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01.

5年前,唐阿姨的儿子马靖宇结婚了,娶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唐阿姨就跟儿媳妇产生了矛盾,只因她们婆媳俩三观不合。

“我自从结婚起,就一直跟我公婆一起住,从未分开过。我公婆有四个孩子,我老公是唯一的儿子,他们不跟我们住,跟谁住?伺候公婆,给他们养老送终,也是做儿媳妇的本分啊!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可是,马靖宇的妻子提出两家一起出钱,在市区买一套两居室,小两口过日子,这让唐阿姨怎么样都无法接受。

唐阿姨与儿媳妇僵持了许久,最终,唐阿姨赢了,儿媳妇只要了15万彩礼,没要婚房,接受了与公婆一起住的安排。

唐阿姨跟儿媳妇住在一起,住了两年,在这两年里,婆媳俩恨不得没有一天不吵架的,小两口也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02.

唐阿姨之所以跟儿媳妇不和,是因为唐阿姨总是把儿媳妇当作外人,用双标的态度对待儿子和儿媳妇。

比如,明明儿媳妇上班时间跟儿子一样,由于通勤时间晚到家一个小时,唐阿姨和马靖宇都不做饭,非要等到儿媳妇下班回来做饭。

“我儿子没那个天赋,我家的男人都不适合去厨房。”马靖宇到底有没有这个天赋,他自己也不知道,只因他一直以来就没有下过厨。

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单休,可是,到了星期天,唐阿姨就会把儿媳妇叫起来干家务活,还不忘叮嘱儿媳妇动静小点,别吵醒了儿子,让儿子多睡一会儿。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过年的时候,唐阿姨不让远嫁的儿媳妇回娘家过年,非要他们陪伴自己。

更让儿媳妇忍无可忍的是,她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她视若掌上明珠,可是,婆婆不满意,天天催生二胎,想抱孙子。

“你是选择做个妈宝男,跟你父母过一辈子,还是选择我跟女儿,搬出去住,你二选一,快点儿。”

最终,马靖宇选择了后者,决定跟妻子搬出去。唐阿姨本来还想拦着,老伴看不下去了,把唐阿姨训了一顿,给了儿子一笔钱,小两口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03.

小两口搬出去了之后,唐阿姨也去过几次,可是,每次儿媳妇都不给自己好脸色,唐阿姨觉得憋屈,只好把注意力从儿子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这里,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没了父母的干涉,马靖宇跟妻子的关系变好了不少,在妻子的调教下,马靖宇越来越有丈夫的样子了。

“我儿子告诉我,他会下厨了,还做菜给我吃,问我好不好吃,说媳妇每次都能光盘,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我尝了几口,说实话,味道一般般,不知道我儿媳妇为什么觉得好吃。”

以前,马靖宇下班了之后,在母亲的撑腰下,要么打游戏,要么出去应酬,从不干家务活,现在,马靖宇知道做饭了,知道拖地,知道陪孩子完成功课了。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过年的时候,马靖宇跟妻子做了约定,各找各妈各回各家,女儿跟着妻子回去,马靖宇去陪父母。唐阿姨抗议了很久,可是,也拦不住儿媳妇回娘家的步伐。

也许是发现经过自己的调教,丈夫越来越靠谱了,婚姻有了好转的迹象,小两口感情变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于是,唐阿姨的儿媳妇松了口,要了二胎。

抱着孙子,看到儿子脸上幸福的笑容,唐阿姨彻底想明白了,做好了带孙子的安排:“你们上班的时候,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我帮你们照顾,下班了之后接回去,自己看着,我就不跟你们挤在一起了。”

“儿媳妇很高兴,还跟我道了歉,说她以前脾气也不是太好,希望我们都可以放下,和睦相处,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不忙了,我们需要人照顾了,她肯定会孝敬我们的,我也接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谁也别添堵了。”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04.

心疼自己亲生的,希望他少受点儿苦,这是为人父母正常的想法,因此,很多父母就容易用双标的态度对待儿子和儿媳妇,引发婆媳矛盾,摧毁了儿子的小家。

实际上,婆媳要想和睦相处,要么秉承着远香近臭的原则,保持一碗汤的距离,眼不见心为静,他们一家人过他们的,你过你的,当谁有需要了,再力所能及帮一把。要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住在一座屋檐下也要尊重彼此,少干涉儿子和儿媳妇的生活。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里写:“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这是儿子和儿媳妇的人生,理应由他们自己做主,你过度干涉,不仅你的儿媳妇难以接受,你的儿子也会感到不自由。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END.

晓七请你评:你建议婆媳住在一座屋檐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