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种方法预测孩子是否成才,很准!

这种方法预测孩子是否成才,很准!

孩子将来能否成才,是所有父母关心的问题。上一篇文章介绍了三种预测的方法,具体见《看你的孩子将来适合做什么(一)》。今天,本文再推荐一种非常重要方法,即环境推测法。

01

环境育人。环境,是推测孩子能否成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自古至今都重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古代的“孟母三迁”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讲的就是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更多的是社会环境。用现在的话说,孟母通过多次搬家,来为孟轲换取更好的亚环境(社区环境)。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个“北大保安”“复旦保安”的故事,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

同时,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关系着孩子聪明才智发展的完善与否。

因为一般来说,孩子生活的空间主要以家庭为主,社会环境只是点点滴滴的接触。

大陆心理教育研究者曾对31名北大状元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除了积极学习、勤奋刻苦等主观因素外,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这些家庭几乎都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

在国外,更有一个关于家庭环境对于后代影响的经典对比案例。

200年前的美国有一个叫嘉纳塞·爱德华的人,是一位集神学家、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于一身的学者。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8代后孙中,100多人当了大学教授,80多位成了文学家,20多位任上下院议员,18人成为报刊杂志负责人,13人当了大学校长,还有一人当了副总统,一人做了大使。

同时,2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一个叫马克思·朱克的家族,也有8代人。马克思·朱克是一个酒鬼、赌徒,整天不务正业。在这样家庭环境恶劣、缺乏良好教育的氛围中,子孙们有3000多人成为乞丐和流浪者,63人偷盗、诈骗被判刑,7人因杀人而被处死,因喝酒夭亡或成为残疾人的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朱克的第九代被儿童救护会收容了,送到良好的家庭寄养,结果成为了地方上的模范青年。

环境于人的改变可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家庭环境里,父母和最亲近的长辈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往往就蕴含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

02

具体来说,家庭环境包含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指经济状况,心理环境指精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有天赋的孩子的成长尤其需要一个和谐、愉悦、充满爱和进取精神的心理环境。

家庭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成绩。如家庭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良好,亲子之间态度与情感交流良好,则孩子的心理环境更加健康。

一般来说,家庭环境的3个方面可预测孩子未来的成才趋向。

家庭的情感状况。情感世界是良好心理环境的基础。情感世界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夫妻情感稳定、融洽与否。这一点是推测孩子才能潜力与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充满亲情之爱,可增进孩子的智力,孩子的个性也会越健康,越理想,甚至会表现出最美好、最理想的心灵特征。

而夫妻反目、争吵不休,孩子享受不到父爱或母爱,就很可能会心情压抑、孤独、智力受损。

父母的兴趣与爱好。夫妻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爱好,往往通过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很爱读书,家中到处是藏书,那么,孩子也会跟着读书;如果父母很爱运动,经常锻炼身体,那么孩子也会受到熏陶,爱上运动;如果父母经常保持学习,业余生活丰富,常常听课、进修、听话剧歌剧、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跳舞,那么,孩子们长大后也很有可能对这些活动发生兴趣或着迷。如果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参加这些活动,影响则更大。

艺术世家、书香门第、体育世家,更是能看到上一代在兴趣、爱好方面对下一代的巨大影响。

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表明,父母的兴趣和爱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有天赋的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才能、特长创造出积极的条件和环境。

父母的个性与品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品格或个性往往在孩子的品格或个性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美国一项关于大脑的生理和心理学研究指出,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自动播放”,并“具有贯穿人生始末的强大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父母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具体从心理成分来说,父母的性格从三个层面影响孩子:最外层的是行为方式,即性格的表现特征;中间层的是对人对己的态度,即性格的主体;最里层的是三观,这是性格的主体。

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向孩子的性格进行立体的渗透,最终留下这样那样的痕迹,产生或相似或迥异的传承,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若父母行得端、走得正,心地无私,格局大,有胸襟,孩子往往也“根正苗红”,一身正气,仁爱有加,志存高远;若父母性格乖张,三观扭曲,胸襟狭隘,目光短浅,行为自私,则孩子往往也难成大器。

父母的性格还综合体现在教育方式中。有的父母对孩子放任、溺爱、粗暴等,有的父母对孩子尊重、理解和宽容等,都是个性的一种特征。一般来说,父母民主、平等、尊重、有爱,孩子容易养成自信、独立、协作、善交际的性格;父母专制、严厉、粗暴或放任不管,孩子更容易变得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性格。

良好的性格是孩子走向社会、获得成就或成功的重要因素。

03

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日后成才的导师。父母们若想孩子成才,则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优良的亚环境,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家庭环境。

专家们告诫父母,为了孩子成才,做父母的不能任情、任性。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成才环境,是父母们的天职。

就家庭环境来说,要想培养一个有前途、有发展的孩子,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

不管是在双亲家庭、单亲家庭还是混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家长的民主作风、大人自身的努力进取,以及积极、健康的人格力量,都可以帮助孩子成才。

在这样的基础上,生活环境和氛围倾向于科学研究的家庭,孩子长大后也会长于科学研究;生活环境倾向于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家庭,孩子长大后更可能在艺术领域更为突出;生活环境倾向于诗词歌赋、文学创作的家庭,孩子长大后更可能从事文学、文字领域的工作……父母的爱好、才华、长处往往引导着孩子成才的方向。

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从成才的外因上来说,你和你正在做的一切,都在影响、塑造着你的孩子,并预示着TA能否成才,以及在什么方面成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