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生儿8个特有的生理现象,医生不说,父母也要心里有数

这年头,仍有很多老人思想比较陈旧,总喜欢老眼光看问题。就拿给孩子绑腿这件事来说,孩子出生以后,很多老人会给孩子绑腿,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以后会让腿又长又直。但是事实呢?

李女士女儿1岁多了,最近正在学习走路,邻居说孩子走路有点长短腿。刚开始,李女士没有当回事儿,可是随着时间增加,孩子长短腿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于是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髋关节脱位”。至于原因,很可能是绑腿导致的。

原来,孩子出生没几天,就被婆婆用布条绑了起来。据婆婆说,早点给孩子绑腿能预防罗圈腿,让孩子的双腿又长又直。没想到,当初的绑腿行为却害了孩子。

对此,医生表示:孩子小的时候,韧带很松,绑紧了很容易造成脱位,脱臼了还不容易发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问题。

可见,绑腿并非好事,家有新生儿,父母一定要用心护理,别胡乱绑腿,影响孩子的健康!

01、孩子出生后,为什么总是蜷缩着腿?

见过小宝宝的朋友都知道,孩子出生后,腿是蜷缩起来的,就像是罗圈腿一样。这其实也是很多老人给孩子绑腿的主要原因。那么,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蜷缩着腿吗?父母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出生以后,为什么总喜欢蜷缩着腿?原来跟这个习惯和感觉有关

1、习惯使然。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因为空间狭窄,孩子只能把自己蜷缩起来。他们习惯了这种姿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他们会延续孕期的这个习惯,总是蜷缩着腿。

2、缺乏安全感。孩子从漆黑、狭窄的肚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会紧张害怕,缺乏安全感,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使用熟悉的姿势保护自己,给自己安全感,比如蜷缩着腿。

孩子蜷缩着腿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随着月龄增加,孩子逐渐发育,他们的腿也会伸展开来,变得又长又直。所以父母不用担心,也不需要额外处理。

02、孩子小时候,真的不能绑腿吗?

孩子小时候,真的不能绑腿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父母不仅不能给孩子绑腿,还得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比如晚上睡觉时,不要给孩子盖得太厚太笨重,压得孩子喘不上起来;给孩子裹襁褓的时候,下肢位置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别限制孩子的活动。

绑腿不仅会造成脱位,还会限制血液循环,影响孩子的腿部发育。即使是刚出生的小孩子,也需要自由的空间,一味的绑腿,只会限制他们的活动,让他们感觉不舒服,增加哭闹的发生。

所以说,别绑了!要想孩子健康发育,父母更应该遵循他们的生长规律,用心护理,耐心陪伴!而不是随意纠正、调整,影响他们的健康。

03、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用心护理,健康发育

除了蜷缩着腿,孩子还有很多看似异常的生理现象,比如:

1、睡觉时,孩子总喜欢双手举高,呈投降状,这其实也是他们在娘胎养成的习惯,无需纠正。

2、出生后5天左右,孩子通常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现象。这是孩子在娘胎的时候,受雌性激素影响导致的。随着时间增加,从母体带来的雌性激素逐渐消失,孩子乳房肿胀的现象也会逐渐恢复正常。所以,父母不需要担心,也不要随意挤压孩子的乳TOU。

3、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哭闹/兴奋的时候,下巴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这是因为孩子的神经控制能力比较弱,他们哭闹/兴奋的时候,动作幅度较大,可能会牵引下巴进行抖动。随着月龄增加,孩子神经控制能力得到增强,下巴抖动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4、睡觉时,孩子可能会发生不协调地抖动。这是因为孩子的神经发育还不完善,在浅睡眠状态的时候,一旦遇到声音、光亮、震动等情况,很可能会出现四肢/身体无意识、短暂不协调地抖动,这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可以通过包襁褓、睡鸟巢等方法来缓解。

5、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枕秃——后脑勺一圈没有头发。一般来说,只要饮食正常,4-6个月的孩子是不会缺钙的,他们出现枕秃的原因,很可能是长时间躺在床上,脑袋跟枕头接触的地方发热出汗不舒服,孩子左右摇晃摩擦头部,使头发被大量磨掉。

6、有些新生儿的牙床上,可能会出现淡黄色米粒大小的颗粒,这个颗粒是“马牙”。主要是黏液腺管阻塞、上皮细胞堆积导致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几个星期以后就能自动消失,父母不用干预。

7、不少宝宝的上嘴唇会出现一个“水泡”,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这个“水泡”就是奶泡,是孩子吃奶用力摩擦导致的,不会给娃造成任何不适,也不需要额外处理,更不用把它挑破。

本文提到的新生儿特有的8个特有的生理现象,医生不说,父母也要心里有数!不用过度担心,也不要随意干预,以免好心办坏事,反而影响孩子的健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