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款斯柯达晶锐1.5l配置详解试驾报告

初见大改款晶锐,第一时间吸引我的不是外观,而是这如同夕阳般耀眼的橘色,原厂为它取名为凤凰橘,而一些地方将其列为选配,价格则待正式上市才会公布,预料未来也会提供双色车顶的选择。大改款晶锐换搭集团MQB平台,光用肉眼看就明显大一号,据官方数据显示,车身尺寸相比旧款拉长111mm、增宽48mm,同时轴距也拉伸94mm,视觉上更显修长、线条也更加利落,一改先前圆润丰腴的既定印象。

追随家族设计的脚步,新一代晶锐换上更加立体的水箱护罩,加粗的镀铬外框、更有线条的保杆造型,搭配开阔的下气坝,虽说乍看下车头还是熟悉的配方,但细看面容已精致许多,颇有晶锐登大郎的感觉。配合拉长的身形,与不再圆润的前脸,新款晶锐的头灯也修饰得更加纤细且有棱有角,视觉上明显协调许多。试驾车头灯全为LED光源,支持光感应启闭、远近光自动调节、转向辅助照明等功能。

试驾车脚踩18寸铝制轮毂,与旧款顶规版不过搭载16寸相比,一下子长大不少,撇除主观的造型美丑不谈,光是满版的视觉效果就十分过瘾,配胎为215/40R18马牌CSC5定位是一款略带运动气息,诉求全天候抓地表现的胎款,对应其150hp/25.5kgm的动力实属绰绰有余!加大的扰流尾翼、向内延伸的双C型LED尾灯、斯柯达字样铭牌以及后保杆的立体折痕等设计,都让车尾的层次感更加明显,若能换成鲨鱼鳍天线的话就更加美观了!

新晶锐维持一贯简单的水平线条,除了两侧出风口是圆形外,其他并没有太多着墨,不过全面部署的数字化座舱就非常有感,不仅视觉上科技感十足,原本单调的车舱也顿时增色不少,光用看的确实很难与入门小车联想在一起!

虽说车内大部分摸得到的地方仍是硬塑料组成,但新晶锐整体看来却不会有廉价的感觉,举凡镀铬车门把手、空调出风口的饰环、仪表台上的车名字样设计、中控台的绒布衬底、亮棕色饰板等等都很有记忆点,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设计但却很加分!

新款三幅方向盘造型利落、质感细腻,双手握持处采用打孔皮革增加透气性,立体化盘幅线条能增加不同握持位置的稳定性,握持感受出色,两侧按键甫以滚轮滑动,可以减少视线下移的次数,使用上便利安全,唯独可惜的是后方缺少换挡拨片,多少影响了驾驭时的热情。10.25寸数字仪表堪称是晶锐内饰的一大亮点,具备Classic、Modern、Reduced、Extended和运动五种显示模式,完全可依心情做调整,整体信息判读十分轻松写意。

不过一些地方部署的版本未选配原厂导航,因此数字仪表无法连动投放导航,稍显有些小遗憾。新晶锐搭载8寸多媒体触控屏幕,相比旧款的6.5寸大上些许,虽然功能大同小异,但信息判别更加容易,画面流畅度也没话说,除了空调界面、车辆状态等内容显示外,亦可支持苹果CarPlay与安卓Auto,没有无线连接大概是唯一可以鸡蛋里挑骨头的缺点。排档座前方的置物空间相当宽敞,平放两部手机不成问题,前方另备有手机无线充电板,摆放手机时会自然卸下固定,并不会在开车过程中因左右晃动而没充到电。

前座除了中控台下方的两组USBTypeC外,阅读灯后方也设有独立USB插孔,方便替加装的行车记录器供电。一般而言,入门小车因成本考虑都配置单区恒温空调,旧款晶锐亦是如此,不过大改款晶锐跳脱这个框架,不只全面标配双区恒温空调,还部署AirCare抗过敏源及湿度调节系统,在车门及窗户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便能一键启动该功能,此时屏幕上会有类似Loading的进度条,当出现打钩勾图示时就表示车内已完成空气。

过往需要选配的中央扶手,在新晶锐上也成了标配,尽管内部深度一般,植物功能也普普,但无鱼虾也好,重点是还能方便馈手,塞车时也能稍作放松!排档座后方设有多功能置杯架,可容纳地下两大一小的宝特瓶。

如图所示,不用时也能将其拆卸下来,转变为可灵活运用的开放式空间,摆放小件杂物或铝箔包类饮料都很好用。斯柯达在设计上一直强调原厂称为SimplyClever的小巧思,而新一代晶锐在这部分也有着墨,举凡驾驶侧A柱、手套箱内都设有票夹,可用来放置停车票、悠游卡等。

行李厢则增设挂钩,方便附挂汤汤水水的食物,不过最令小编满意的是椅背的地图袋上,另有设计一个深度适当的小口袋,专门用来收纳手机,如此一来再也不怕手机消失在地图袋内找不到!全车虽采织布座椅。

但触摸手感上并不差,双色的拼接也很有新意,泡棉设定上软硬适中、椅面也够大,乘坐上算是舒适无压力,唯一的小缺点是座椅两侧包覆性稍显不足,山路激驾时难免滑动,另外双前座均为手动调整,比较累人的是椅背需靠转盘慢慢转,但好处就是可无级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

晶锐的后座空间在同级小车一向有口碑,大改款轴距拉伸94mm之后,又把这部分的优势放大,如图所示,以身高172cm的成人入座后,膝部空间相当宽敞,搭配适当的椅背角度设定,乘坐感受比旧款更为舒适,唯独椅垫长度略有不足,稍微影响大腿的支撑力,久坐下来可能会比较累人。

除了标配双区恒温空调外,新一代晶锐也不输同级小车少有的后座出风口,这在夏天经常湿热难耐的一些地方用车环境尤其加分,大幅增加后座的乘坐舒适度,此外后座也设有两组USBTypeC,无需担心手机充电的问题。

以往收纳于副驾驶座下方的折叠伞,在大改款后也向品牌旗舰速派看齐,改移到驾驶侧前座车门内,开门拿伞一气呵成,使用上也更加直觉!据原厂数据,新一代晶锐行李厢容积为380L,这数据甚至比中型掀背福克斯(375L)稍大一些,后座躺平后可再扩大至1190L,深度表现与平整性都值得赞许。新一代晶锐也新增行李箱双层底板的设计,如图所示,底板上掀至一定高度后可巧妙地卡在饰板两侧,无需用手持续撑住,可说是相当省力,下方另有些许空间可用来放置私人物品或雨具。

本次试驾的版本为晶锐顶规车型,搭载一具1.5升四缸涡轮动力,其账面数据为150hp/5000~6000转速最大马力,与25.5kgm/1500~3500转速最大扭力,搭配7速双离合手自一体变速箱,另有ACT气缸休止系统辅助,可于引擎低负载时,关闭引擎引擎二、三缸供油点火,一整天试驾下来,发现只要松开油门,就有高几率进入二汽缸模式,节能模式时更会开启滑行功能,对油耗更有帮助,但要不是仪表有两起节能的符号,几乎难以察觉其作动!

这台动力其实已经广泛应用于斯柯达其他车系,包含Scala、柯珞克皆有配置,原以为搭载在尺寸小一号、重量仅1.2吨的晶锐会更有冲劲,实际驱车上路后却不如预期,一般道路顺顺开时,起步虽算轻快,循序渐进也能跟上车流,但当需要大脚油门时,就会明显有落了一排的感受,整体动力释放属于温和派,难与账面数据有所联想,不过仔细想想,这样的设定似乎更适合城市代步!

真要体验晶锐与这台1.5升涡轮动力的真性情,那建议可以直接切入运动模式,此时变速箱便会延迟换挡,将转速Hold在2000转速以上的输出甜蜜点,动力的给予更加直接、加速也更为畅快,唯独自防火墙传入的引擎声响也会越发明显,是美中不足之处。晶锐虽然是入门小车,但却配置了同级少有的驾驶模式选择,提供有节能/一般/运动/个人四种行车模式,各种模式之间差异还算显著,个人则能针对转向手感、传动、空调乃至ACC模式进行细部调校。

短捷的车身、搭配轻盈车重,晶锐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灵活好上手,不过或许跟尺寸拉长有关,总觉得杀弯少了以往的利落,反倒是呈现更沉稳的底盘调性,虽然没有太多乐趣与鲜明的性格,但作为一辆城市小车可说是恰如其分。

晶锐维持小车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设定,悬挂设定仍以舒适为主,面对坑洞的滤震能力,前座没有太大问题,后座的弹跳感就会较为直接,试驾车脚踩18寸铝制轮毂也是一大主因,使得传递进车内的冲击感也会相对明显,虽然大尺寸圈胎视觉上就是帅,但相对也得牺牲一部分舒适了!

一些地方部署的上一代晶锐就以标配6气囊、ACC、AEB作为主打,在当时即被视为安全小车的标杆,而大改款后再将标准向上提升,不止全车系标配9气囊,时下流行的Level2驾驶辅助也没有缺席。

以当天的使用心得来看,启动跟车后加减速都算线性,稳定与前车保持车距,并能持续修正方向盘以维持在车道中,即便偶遇小幅度弯道,亦能做出小角度转向辅助,给人十足的信赖感,特别要提的是ACC的拨杆设在方向盘后方,使用上需要稍花时间才能适应。

大改款晶锐这次真的是大有来头,不仅带来1.0/1.5升的双动力布局,外在修饰得更加精致,内饰也透过用料补强、设计点缀,摆脱以往的廉价感,一向视为强项的空间,也在轴距拉伸下更有优势,数字仪表、Level2驾驶辅助系统、手机无线充电等流行配置给好给满,无论汽车风格或产品定位都有向上拉升,对手已不再局限Swift、Polo这一类小型掀背车,越级的尺寸确实也有本钱挑战马自达3、福克斯等入门版本的,相信接下来的正式售价将会是关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