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了孩子以后,如何过节?

年轻的时候,好像很喜欢凑热闹过节。尤其是上大学的时候。这种无厘头的“愚人节”,也不会放过。大家无非就是找个借口,来找点乐子。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家无论是单身还是恋爱状态,也依然喜欢过节。那时候都是崇尚一个理念:生活需要仪式感。过节就是吃喝玩乐加购物。每个月工资,总得找个理由花得爽快。

生了孩子以后,如何过节?

等生了小孩以后,居然有时候节日是哪天到来了,都浑然不知。别说节日,就连生日都有可能忘记。我一直记得家人和个别好友的生日日期,甚至还在手机日历里做了备忘录,但是有时候还是生日过去好几天了,才回过神来。

有一次,我居然把我奶奶生日忘记了,生日当天没打电话回去,但是提前有让我弟捎带东西给我奶奶。往年都没落下过电话的。事后我妈告诉我说,我奶奶很生气。

我当时真的很委屈,不是我不记得日期,不是我没心,我礼物都买了,也送了,只是我奶奶生日当天确实一时忙过头就忘记了。那几天我宝宝生病好些天了,我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照顾。半夜起来几次处理完宝宝拉肚子,无数次给他喝水。又临近过年,我一个人要准备年货,计划年夜饭。

生了孩子以后,如何过节?

生了孩子以后,如果没人给你带宝宝,妈妈真的是24小时候上岗。小孩子去了幼儿园或者早教托育中心以后,基本上常年大鼻涕,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那是家常便饭。因为学校里的孩子多,很容易被感染。妈妈长期睡眠不好,大脑反应比较迟钝。

我生娃三年后没有睡过一次整夜觉,因为有个睡眠不好的宝宝。很羡慕那种可以睡整夜觉的妈妈,这种是比较少的。除非不是自己陪着孩子睡觉的。要担心宝宝掉床下,多次给他盖被子。小宝宝半夜喂奶,换尿片,莫名其妙醒来哭闹。大一点的宝宝也可能半夜起来上厕所,喝水,或者说梦话。

做了妈妈以后,不喜欢过节了。过节意味着,自己很累。比如过春节,我要绞尽脑汁如何让宝宝过一个有意思的春节。代表节日的食物,准备节日的装饰品,准备节日的活动等。比如和宝宝一起包饺子,要是我自己的话,就直接买现成的了。为了让孩子体验节日的不一样,自己和宝宝一起包饺子。要是我自己一个人包还省事,这样其实对宝宝成长不好。要宝宝多参与到生活细节中来,才有过节的意义。于是教宝宝包饺子。结果就是宝宝就是那个给你帮倒忙的那个。纸巾都要废掉不少。他搞得到处乱七八糟,你还不能发脾气,要鼓励,事后要默默地搞卫生。最好让他一起参与搞卫生,但是结果基本也是帮倒忙的。

无论是过春节,还是其它节日,作为妈妈的我,为了让孩子过一个有意思的节日,真心累。

遇到和孩子无关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对不起,西方人才过“情人节”,我是南方人。每次看到朋友圈有些人晒老公或情人的红包和礼物,我才知道那天是“情人节”。

最郁闷的是有一次有个同楼层的邻居在业主群里说她的快递放门口不见了,问是不是送错到我家了。她说那是她老公给她的情人节礼物。我老公说他没看见。我说我那几天有事不在家。那个邻居就一个劲在群里说这个礼物如何如何贵重等。然后有好事的邻居就起哄,说我居然不责备我老公没送情人节礼物给我。我回了一句:“喜欢什么,自己买就是了,为什么非要等人送呢?”立马迎来更多邻居点赞。看来很多和我一样不过节的妈妈们。

生了孩子以后,如何过节?

作为妈妈,自己就是那个让家人享受过节日的人,自己比平常日子更累。给妈妈最好的节日礼物,就是放一天单身假,不用管老公和孩子,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好好享受一天。

今天愚人节,就当假装还是单身的一天吧。

朋友们,你们是怎么对待节日的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