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现在为了“催生”,真是从上到下,各种激励措施都用上了。

01

花式“催生”

先是合法放开二胎三胎,政策导向从“计划生育光荣,只生一个好”,变成“多生孩子是对社会做贡献”。

有了这个大基调,专家们的建议也是五花八门的“接地气”。

有专家提议说,三胎高考直接加分,从根本上解决家长对教育的顾虑,放心大胆生,让三胎赢在起跑线上。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有专家提议说,应该延长产假,让女性有更多的生育福利;多建托儿所,让女性安心生育;男女产假同休,降低职场对女性的歧视……

更有专家提议,现在结婚率下降,是因为法定结婚年龄太大了,如果提前到18岁,就可能挽救生育率下降的颓势。

结婚年龄提前到18岁,是为了尽快实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吗?

按现6岁入学算,12年小学初中高中,18岁刚刚高中毕业,要么上大学,要么步入社会。

是让上大学的这波赶紧结婚生孩子,还是让走上社会的孩子们赶紧结婚呢?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那么问题来了,18岁结婚,结婚对象得18岁以前找吧,总不能跟旧社会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是不是还得在初高中紧张的课程里,再安排一一门“恋爱辅导结婚指引”之类的课程吧……真是越想越好玩!

为了鼓励生育,给钱的、给产假的、给福利的都来了,效果却一般。

就这么说吧,生二胎的,都已经用了不少梁静茹给的勇气了,再来个三胎,真不知道从哪去找勇气了。

02

催不动的生育

要说生孩子这事儿吧,还真是任你如何花式催生,我自巍然不动。

想生的人家是玩命生,有的干脆靠生孩子吃低保了,生个孩子多份收入。

不想生的,是不管政策怎么给力,说不生就是不生。

虽然说,生孩子的痛,已经是十级,一般人都受不了,但毕竟还有个期限,有盼头。养孩子的酸爽,可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幸福”啊!

我跟小伙伴聊天,问为什么不生二胎。小伙伴说,养好这一个孩子就很难了,再生一个别等天塌,自己先垮了。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十月怀胎盼着卸货,卸了货又恨不得塞回去。从软软糯糯的小婴儿,养到健步如飞的小捣蛋,吃喝拉撒要操心,心理健康要兼顾,兴趣培养学习成绩更不是荒废。

生活水平的进步,也让孩子的生活里出现了太多的诱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了。

我小时候,电视机是黑白的,就能收到几个台,动画片一天也就播1集,看完就没了。

所以,放学后回到家,唯一的盼头就是看一集动画片,然后就是现在格外强调的户外活动,一群小朋友疯跑傻玩的,天黑就回家了。

现在呢?一天24小时都有你喜欢的电视节目,手机游戏电脑游戏更是触手可得,完全放任不管孩子,他能把眼睛看瞎。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先不说养孩子花多少钱,就说他需要耗费的人力,就让很多家庭承受不起。

从出生到3岁,必须有人专门照顾,这个人,要么是全职的妈妈/爸爸,要么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然也可以是保姆,前提是找到合适的。

3岁到6岁,孩子上幼儿园,每天的接送也需要人;6岁到12岁,孩子上小学,同样需要接送,需要家长辅助养成好习惯,辅导各种各样的作业。

假设到初中可以放手,养个孩子要规划出12年的人力来。这个人力可不仅仅是费时间,更费脑子,比起生孩子来,这才要命!

03

要怎样才能放心生?

作为一届平民,有时候我也替大局愁啊,年轻人越来越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人口变少,社保基金告急。生育率上不去,这可怎么整?

可我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让人们心甘情愿的生二胎生三胎,因为我也没找到说服自己生二胎的理由。

我是觉得啊,不管催不催,想生孩子的就会生,不想生二胎的,也不会因为额外的福利去生。

催生能发挥作用的群体,大概就是以前因为政策原因不能生,现在政策变了,符合多胎条件了。

你花式“催生”,我巍然不动: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至于专家们提出的催生方式,是延长产假,还是发奖金,都很难真的起作用,还可能有副作用。

就像延长产假,增加女性生育福利这一项,就可能让女性在职场愈发艰难。

正常工作的女性,在生育后有100+天不能去公司工作,这是国家给的福利,这段时间的工资也会有生育津贴支付,减少了单位额外的负担。

但是,没有金钱上的支出,公司也会有损失,这100多天的工作谁来做?招新人,还是分给其他员工?

招了新人,休完产假的女性回到单位还做什么?岗位调整,人员流动,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味的延长产假,只可能让越来越多有选择的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少招或不招育龄女性,避免后续可能的“麻烦”。

解决生育问题,提高生育意愿,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想生二胎三胎的,福利政策就是锦上添花,不想生的,催生政策也不会是雪中送炭。

日子还是要自己过,孩子还是要自己养,决定还是要自己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