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少年问题专家恩里科:莫让“情绪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短板”

关注“追日教育”

每天读点讲方法、讲实用、讲科学的育儿干货

青少年问题专家恩里科:莫让“情绪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短板”

孩子们的青春期约从10~12岁开始,这是一个充满自我和思考的阶段。孩子开始对真正的自己感兴趣,也经历和感知到成长所带来的种种变化。

从童年到青春期过渡,他们感知到这种变化,经历着这种变化,却不理解它。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情绪,如希望、好奇、恐惧、热情、愤怒、共情等。

大人们往往低估了青少年的情绪感受,将一切反常归结为孩子的叛逆和任性,因而情绪常常引发“战争”。

想要真正解码敏感期少年的情感变化,走进孩子内心,实现正面管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务必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教育”。

我与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聊天,听到这些男孩和女孩们讲出心里话——恐惧是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成长的改变带给孩子恐惧

当被问及最大的恐惧时,贾科莫半是挑衅,半是真诚地回答道:"早上的闹钟。早上六点半,闹钟响起来,一阵巨大的恐惧会涌向我。

我关掉闹钟,但有那么几秒,恐惧的感觉依然阴魂不散。我从床上爬起来,思索了一下这事,但我并不能明白为什么我会感到害怕。"

这让我开始思考,当我们自身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会产生恐惧,就像某种死亡到生命的过渡,反之亦然。

拉拉是一个非常热爱运动的女孩。她向我们讲述了在雪地里发生的意外和她对自己无法再次踏上雪道的恐惧。

她辩解道:"我知道,这种恐惧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不是这样。因为滑雪是我唯一真正喜欢的运动,我真的害怕永远不能再重新拾起这项运动。尽管我并不会想停止滑雪,但我害怕这件事情。"

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彻底,并且毫无转圜余地的变化会带来怎样的恐惧,令人害怕的是自我的一部分彻底死亡,并且"永远不再"苏醒。

十几岁的路易吉,还很天真:"恐惧是一种很糟糕的病,当它找到你,它就赖着不走了。"

十二岁的阿丽安娜犹豫了一下,然后坦白道:"我没有多少恐惧……不,不!我其实有很多恐惧。我害怕黑暗,然后还有蜘蛛,但我也害怕不被别人接受或者做不到什么事情……但是,我们这些孩子只倾向于承认小的恐惧,我们从来不会说出我们最深的恐惧。"

当我们并不了解某个事物时,每个人都害怕它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改变自己的内在、身体和心灵……尤其当我们不知如何掌控它,或者无法掌控它时。

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在感受身体改变的同时,他们的头脑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的,头脑或者试图跟上身体的脚步,或者因为不再认识这个身体而迷失。所以,处于青春前期的孩子也许意味着要面对、处理人生中数量最多的恐惧。

青少年问题专家恩里科:莫让“情绪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短板”

孩子的恐惧千变万化

在轰轰烈烈的改变过程中,恐惧并非一种且一成不变。事实上,它是最细腻的一种情绪,恰恰在这个艰难的年龄阶段,它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层次极为不同的结构,类别多种多样。

有一些是"阶段性恐惧",它们与学习如何独自做事的需要相联系,这是成长过渡阶段典型的恐惧情绪。

例如,走在路上的孩子会攥紧同行人的手,他必须学会独自外出,这一点是肯定的。上中学的第一天,小姑娘会想和陪伴她的父母待在一起,她面前的新环境使她惊恐,她也必须学会独自应对。

那些总是习惯于父母、祖父母或保姆陪伴的人必须学会独自行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许多情况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次的恐惧是一个很自然,但无法避免的障碍。他们想要,但也不愿独自面对:他们渴望并且忍受着这种可能带来曙光的孤独。

有一些是"客观性恐惧",即那些受特定的、有强烈象征力量的外部事物影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的恐惧 :黑暗、蜘蛛、小丑、飞机、某种噪音或声音,等等。

有一些是"推定性恐惧",即那些与自己未来的前景有关的恐惧,这类恐惧也与个人或他人(父母、同龄人、教师等)对自己的预期有关。

"偶发性的恐惧"更是不必说了,它们的诱因是个人会遇到的不可预测的处境,它们也是与我们保命的动物本能最相关的情绪。

有一些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规性恐惧",例如面对学校成绩、考试和责备时的恐惧等。

有一些是"生存性的恐惧",宏观来看,它们与个体自身和他人的生存状态相关,涉及到一些宏大的主题,例如生存的方式和死亡的意义。

还有一些特殊的"关系性恐惧",它是上述一些恐惧类型的集合体,但只涉及与他人的关系, 甚至于几乎只涉及亲密的家人和朋友。

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诸如"社交性恐惧"、"遗传性恐惧"等的恐惧类型。

我们无法列举出所有的恐惧类型,不仅因为它具有复杂性,也因为在每一类恐惧内部都还有更多不同的细微差别和联系。

恐惧不单是好与坏之分

女孩埃莱娜说:"我害怕昆虫。小时候有一次,我看到一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爬过我的床。也许是蟑螂,我不知道。它好大好大,我吓哭了,但我喊不出来,所以也没有人过来帮我。我很害怕那东西,后来这只虫子不知道爬去了哪里,我很怕它会再爬回来,怕它躲在某个地方,会对我做些什么……

即使是现在,这种恐惧仍然会让我感到害怕,尽管我明知它很愚蠢,但却战胜不了它。同时,我感觉这种恐惧也在保护我,但它也不会如我所希望的那样让我感到平静。比如,在我去乡下的时候,或者夏天站在打开的窗户前的时候……"

就这样,他们慢慢地开始明白,世界并非只是黑和白,世界形形色色,充满了细腻的色彩变化。他们有点困惑地意识到事物往往有许多面。例如,有些恐惧会保护我们,但也有一些会压迫和阻止我们依照想要的方式生活。

更多孩子对恐惧的认知:

乔伊斯说:"在我看来,害怕某件事才使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

而对于嘉达来说,恐惧可以"像癌症一样,一直侵扰你, 直到你深受它的毒害,而它永远也不会知足……"

马丁写道 :"我害怕时间的流逝,害怕认为生活会像打个激灵一样,转瞬即逝。"

对埃丽莎来说,"没有恐惧,生活会很无趣。"

而艾玛觉得"恐惧部分构成了某些事物的美"。

斯特凡诺的观点也非常有道理:"要战胜恐惧,就必须变得非常勇敢,也需要非常冷静。"

格蕾塔的答案近乎是一份标准答案 :"感到害怕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没有恐惧,人们就永远无法感受到直面它们时颤栗的快意。"

青少年问题专家恩里科:莫让“情绪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短板”

找到对待恐惧最好的方式

尽管孩子们有时也能完全意识到恐惧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的功能,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他们还是以一种无序的、往往也是间接的方式与恐惧做着斗争。但有时,他们直面恐惧和它斗争,并以此砺练自己。

孩子们试图挑战自已对恐惧的极限

孩子在朋友们面前做出危险的行为和动作,这是青春期典型的冒冒失失的态度 ;还有为了加入某个小团体或组织而进行的"入会挑战",为了证明勇气而设置的测试和考验。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看恐怖电影、视频和恐怖小说,他们一边战战兢兢,一边又很享受这种感觉。

这些无一不在有力地证明两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一方面,孩子们清楚自己已经有能力挑战这种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希望亲身感受恐惧,好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家长并不支持孩子的恐惧考验

家长如果懂得看到其中的本质,就很容易认识到他们仍在童年阶段的边界上徘徊,他们既想要也不想要控制自己、认识自己和克制自己。

可是,面对对于恐惧的考验,孩子们常常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倾听。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们对于恐惧的认识还不够牢固和坚定。他们做出挑战等行为,试图激起恐惧。

大人们在怕什么?

然而,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展现出的潜力。从嫉妒到傲慢,从刻意的无动于衷到轻视:面对孩子们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成年人的恐惧会以许多方式呈现出来。

他们害怕未知,否认自己的欲望和私心,无法忍受青少年的创造力、冲劲儿和冒冒失失。

家长们既为他们,也对他们感到恐惧。所以,他们假定孩子们"没有责任感",想将这种不负责任转化为一种有序和规律的责任意识:他们要求对方的服从,因为若不如此"孩子们不知道自己会落到哪般田地",这其实是在变相宣布他们害怕青春期最重要的特点——持续的变化。

简而言之,正是出于恐惧,家长轻视、贬低、忽视孩子们的呐喊和呼唤,孩子们在天翻地覆的无序和喧嚣中茫然无措。

以上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