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主题:迢迢春水,如花在野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发布会

时间:2022年3月12日15:00

地点:北京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

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3月12日下午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新书首发式,朱永新、李敬泽、毕飞宇、潘凯雄、欧阳江河、彭敏等六位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诗词与人生谈古论今。

一往情深说妙处,健笔纵横论古今

潘向黎(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古典的春水》是我自认写得最好的一部诗词鉴赏随笔,最用力,也最松弛,已经接近梦想中的诗词鉴赏随笔。

选用“春水”这两个字,是想到欧阳修的一句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我觉得古诗词的魅力以及对当代人的影响力,有点像“迢迢不断如春水”,它并非渐行渐远渐弱,而是渐行渐远渐无穷。

我自己特别高兴人民文学出版社把这本书做成这个样子,装帧设计和编辑的理念,都很好地体现了我个人的寄托。寄托的是什么?是一个中国人对古诗词的痴情——把古诗词读到它从纸面上站起来,把那些诗人、词人读成自己的友人、亲人。这不是雅和俗的问题,而是心和心在时间的深处相会,然后会心一笑,有时候一起在某个深夜流下眼泪的那种感觉。他们的眼泪虽然是千百年前的,但是某个深夜,当我突然间真的读懂了,那一瞬间在心里面我觉得我滴下了一滴泪。这滴眼泪可以穿越千年跟古人流到一起,那个瞬间很幸福。

我特别渴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相信,我们跟古代这些高人、这些妙人,可以在某一瞬间,眼泪跟眼泪相逢,微笑跟微笑相逢,这是可以做到的。特别感谢出版社,他们完全明白了我这种很狂妄的痴心,他们把这种气息传递出来了。

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向黎女士是著名作家,曾在人文社出版长篇小说《穿心莲》等作品,受到业界一致好评。此次出版的《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是作者近三年来古诗词品鉴赏析的精华之作,也是作者古诗词随笔系列的收官之作。书中篇目曾在锺山杂志“如花在野”专栏发表,并荣获第四届锺山文学奖。

本书带领我们沉浸式地品读古典诗词,与时光深处的古人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深度对话。一往情深说妙处,健笔纵横论古今。全书论及近60位古代文人,品鉴100余首古诗词,小小切口入笔,却写得恣意情深,气象万千。远至《诗经》,近至《红楼梦》,个中诗词信手拈来,独出机杼,多有惊人之语。

千百年来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心灵独白,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这一本温婉似玉、心思如水、别有怀抱的心灵笔记,带领我们在“如花在野”的古诗词大观园里探幽赏奇,说的是体己话,谈的是寻常情。小说家的瑰丽想象,女性文人的体贴入微,把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时光深处的古人写活了,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句句击中当下芸芸众生的心灵触点,刚一上市就因其精美的语言、别具匠心的妙解、清雅大方的装帧设计,受到读者的热捧。

这本书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不仅金句迭出说妙处,更是跨越古今话人生。这样一部缘情而起、缘情而止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涌动的是一份跨越千古、悲欢相通的赤诚之心。全书既一往情深地说古诗词妙处,更以情贯之谈人生,父女亲情、佳人爱情、故人友情,读来令人动容,是一部谈古论今的“性命相见”之作。大家闺秀、江南才女,爽直明快,个性鲜明。这才是打开古诗词的正确姿势,如对挚友,披肝沥胆,大胆表达,恣意通脱。

下笔敞亮松弛,可谓“潘向黎的《人间词话》”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林语堂先生曾经讲过,一定程度上,诗词是中国人的宗教。中国的人文精神,除了被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承载,更多的,往往是通过更形象的诗词来呈现、表达,为普通人所接受理解。所以诗词对中国人的心灵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体现出的,无论是苏东坡的豁达——无论人生际遇怎样变化,他都能从容应对,笑对人生;还是陆游、辛弃疾等既可豪迈勇猛,又可细致温暖的情怀,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分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人生的自我镜像。所以从这本书里,不仅可以学到中国唐宋大家的诗词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苏东坡、陆游、辛弃疾等等这些人,说他们文人也好、知识分子也好,或者说生命原型、人生榜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此番潘向黎用十二讲,把唐诗宋词的艺术境界更集中地呈现出来,关注这些主题,深有体会。我一直喜欢这样一种不是纯粹从文学、语言角度去写诗人,而是把人物的精神、人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诗论。我说是“潘向黎的《人间词话》”,也是非常好的青少年诗词读本。

李敬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古典的春水》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情感、生命档案。它把中国的诗词和中国人——其实这是一体两面——把中国人和中国诗词里的情感,我们的生命情境,差不多一个一个区域地说下来。比如咏史的诗,讲我们的历史感,讲中国人对于时间、对于永恒的山河大地和有限的此生之间的感受。然后另外一章讲伤感,再另外一章讲爱情,这样分门别类地写下来。

古典诗词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来说,是一个活的东西,一个巨大、根本性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古典诗词不是读不读的问题,而是我们可能一代一代人会不停地去重读它。它始终在我们的阅读中、在我们的心里,不断地变成一个新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们现在看到潘向黎这个人,她在读,这种读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古典诗词,也不仅仅是为了显示“我很有学问”,实际上是把她的人生、情感放进去重新读,重新解说,重新使这些诗成为自己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这是蛮大的工程,做得也特别好。文章确实好看,这种好看不是求好看,是自己已经修炼到那么敞亮的程度,下笔就能够如此敞亮和松弛。我们一定要以极好的感受力、极敏锐的生命感觉、情感锐度,去真正地让古诗词在我们笔下变得亮起来、新起来,《古典的春水》应该是做到了。

刚才朱老师讲了一句特别好的话,他说这是潘向黎的《人间词话》。诗话和词话是古典传统里特别重要、特别伟大的书写传统。她的书写也确实有我们古典诗话、古典词话的气韵在。

“落落大方的宋”,写作更像诗歌美学的考古

毕飞宇(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古典的春水》已经不再是一本以古典诗词为对象的阐述,而是以古典诗词为出发的一个作家写作,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她用诗词的元素,在写她自己的东西。

整个写作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更像考古——一个诗歌美学的考古。在这个考古过程中,她给我们画了一些光谱,或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些谱系。她这个光谱里面有两块,一块是用概念去完成的,比如诗词里面特别重要的情;另外一个跟时光相关的概念,叫怀古。何为怀古?怎样怀古?怀古究竟涉及怎样的表达方法?比如愁,“姑苏城外寒山寺,江枫渔火对愁眠”;比如美,女性之美。她把愁的强度罗列出十个等级,女性之美也有很多很多等级。这些等级是否科学?是否可以放到电脑里进行量化?是否构成一个诗歌的结论?我们不管它。但是这个研究方式特别有意思。

利用这些概念的同时,她还选择了几个特别重要的意象进行考古,去罗列它们的谱系,比如落叶、残花、水。这些都是古典诗词里面具有支撑性的意象,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自然的,又不是自然的,它是很古怪的一个呈现,是已经进入到中华文明骨子里的那种东西。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落叶,都有自己的残花,都有自己的水和水面。甚至在我们表达一切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这几个意象去表达。潘向黎这个像考古一样的写法,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另外我还注意到,她究竟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她有时候也很顽皮。比如写晏殊、晏几道父子,她完全是小说的想法。主人公甲和主人公乙在那儿你一句我一句,在小说的过程当中给我们呈现的是中国的诗和中国的词。

从《古典的春水》里面也能感觉到,读者也好,作者也好,始终是在变化的。比如对杜甫的看法,对陆游的看法,对刘禹锡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也在影响我。我以前一直觉得刘禹锡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在唐代他是顶级,但我一直不敢说这个话。但向黎在这本书里,她能勇敢地把这句话说出来,我顿时感觉找到同志,甚至我的生活有了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向黎。

她的见识真是让我觉得欣喜。包括她写欧阳修的时候,相对来讲我们都比较熟悉欧阳修,她说欧阳修是宋朝人的时候,用了一个词真是好——她说“落落大方的宋”。在向黎的笔下,借着欧阳修这个人,用“落落大方”去陈述宋,我看到这个词组的时候真是心门为之一开。

37岁,被杜甫征服,理解了父亲

潘向黎:我父亲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而且认为理所当然——“当然是杜甫,还能是谁!”我最开始喜欢李白、王维,后来又狂热地喜欢杜牧、李商隐。我觉得李商隐那么精致、那么极致地唯美、那么深情、那么缠绵悱恻。杜牧那么俊俏,他的诗那么英爽,读每一句都想拍案叫绝。杜甫这个苦哈哈的老头子怎么能跟他们比呢?然后就跟我父亲经常讨论,经常争执。后来我发现他对我有一种“放弃”的态度,他也不来压制你,但是他有一种表情,我后来明白了,那个表情的意思是“我不跟你啰唆了,总有一天杜甫能把你收拾了”。

后来到我37岁的时候,有一天黄昏我很疲惫,不知道为什么什么都看不进去。随手抽下来一本《杜甫诗选》,随便翻到其中一页,读到《赠卫八处士》。卫八处士就是一个姓卫的人,排行第八,一辈子没做官,所以是一个“处士”。那首诗很多人都会背——“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首诗也很好懂,但我那天读完很奇怪,觉得脸上凉凉的,一摸,居然是眼泪。那是秋天,我没有意识到我感动,但是眼泪先下来了。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理解了杜甫,我也理解了我父亲,理解了一代一代热爱杜甫、热爱唐诗的这些中国人,我的前辈、我的师傅们、我师傅的师傅。一瞬间,我又跟我父亲见面了,跟无数的我的大前辈、我大前辈的前辈们,我们都相会了。那一瞬间好美妙,那是典型的中国人的眼泪。

潘凯雄(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向黎还是一个在成长中的作家,现在还不知道她的天花板在哪儿。

家庭对她的影响,使她写作涉及的面比较宽。她写小说起家,刚开始从中短篇小说写起,世纪初得鲁奖的那部是短篇名篇。现在所有短篇小说的选本,她的《白水青菜》都是跑不掉的。后来又写了一段随笔。古诗词赏析或者鉴赏,这应该是第三本。我不说她每一部都很好,但至少在相当的水准之上,不管是哪种文体、哪个方面的涉及。这一定跟她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也跟她自己的努力分不开。这是第一。

第二,她作为小说家的特点在这本《古典的春水》里其实是有体现的。现在市面上讲古诗词的书挺多,向黎这一本个性非常突出。她这十二讲,每一讲背后的知识量都极大。她的那种观察、文笔,其实很多是小说的。读社会上一般学者写的古诗词赏析,跟她的文字、感觉、落笔,完全不能相比。

欧阳江河(著名诗人): 刚才听向黎讲跟父亲的故事,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书中有篇文章写苏东坡,你对苏东坡的理解和进入,居然是从朱东润先生送给你老父亲的一幅书法进入的。你每天看着那个字,看成千上万次,它在你小孩的时候已经进入你生命。这个进入就是我们说的家学渊源、书香门第的作用。

通过潘向黎这本书,我们通过一个作家的眼睛和阅读的方式,进入我们对古典诗歌和古人的阅读,优雅地领会那些古老的生命。

那些写古典诗词的,最最优美脱俗、有情怀的古人

彭敏(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诗刊》编辑部副主任): 潘老师这本书我读了好几天,我个人有三点感受。

第一,我跟潘老师有很像的地方,在年轻的时候特别迷恋李商隐,对老杜不太看得上。但是我对老杜突然有感觉,居然跟潘老师是同一首诗《赠卫八处士》,我看到其中两句“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突然之间明白了,才对杜甫有这样切身的感受。

第二个感受,我发现潘老师这个书和一般的诗词读本不太一样。一般的读本就是普及,各种给你讲故事,讲得天花乱坠、引人入胜。潘老师的书虽然也讲故事,但是她更多的,是以一个作家的洞见重新关照那些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古诗词。这里面有些发现很有趣。比如她写陆游,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包括那些诗词大家都很熟。但是很少有一本书会告诉你,陆游和唐琬离婚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妻子,他一辈子给这个妻子一首诗都没有写过。他给一个已经离异的前妻写了那么多首诗,七八十岁还在想念。可是给身边的这个“眼前人”,一首诗都没写过。这时候神来之笔来了——潘老师说,这充分说明“婚姻离现实很近,离心灵很远”。我觉得这个特别神。

第三,我发现潘老师在这本书里有些地方特别大胆,特别劲爆。一般我们看诗词读本就是各种夸——这个人物多么伟大,这首诗多么厉害,你们膜拜就行了,献出你的膝盖就行了。可是潘老师在书里居然说,杜甫写诸葛亮的诗,最后两句“运移汉作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写得不好,整个诗一下子格调被拉低了。再比如苏轼很多诗写得也不怎么样,陆游她以前特别不喜欢,列举出很多古人批评陆游的话。

这是这本书和一般的诗词读本特别可贵的地方。一般的读本倾向于把古代诗人神话——你就仰望,仰望到你颈椎都不舒服为止。可是潘老师的书,她把这些人全都拉回到和我们平起平坐、对视的地方,无异于把他们从天上拉到人间、从很远的地方拉到我们身边。他们只不过是我们身边非常有性情、非常有才华的普通人而已。他们的诗当然很好,但是不好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批评,这有助于拉近古诗词、拉近诗人和一般读者的距离。当我们放弃仰望视角之后,才有可能更加深入地去体会这些诗人的人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他们诗词当中的精妙之处。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领更多读者既有普及,也有提高,更深地进入到古诗词领域当中。

潘向黎:非常奢侈的一段时间,跟这么多相熟的、不相熟的人在一起,谈论一些跟柴米油盐离得非常远的事情。

最后我说三句话:

第一,古典诗词是我们秘密的后花园。随时想进就能进去。

第二,古典诗词是我们随时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各种准备。

第三,古典诗词让每个人,随时想见就能见到最最优美、最最脱俗、最最有情怀的古人。

谢谢大家。

整理/雨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