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哭爱闹是被惯的吗?不,根源其实在这儿……

每次跟家长聊天的时候,总是有些托管学员的家长反映过这些情况:

孩子喜欢用哭闹、耍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点事不顺心,孩子就崩溃、发脾气;

阴晴不定,窝里横出门怂,见人不打招呼;

总是担心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

甚至一度怀疑,孩子变成这样,真的是被自己惯的吗?可是转念再想想,平时似乎也没怎么惯着孩子呀!

爱哭爱闹是被惯的吗?不,根源其实在这儿……

其实,接触教育行业这么久了,逐渐意识到,其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和大人一样,也会有负面情绪。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爱孩子暖心可爱的一面,也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坏情绪。

好情绪和坏情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我们的托管校区设立一门课程,叫做“非智力开发课程”,这个课程里,就有讲到如何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并且会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能量”。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每个人情绪都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正面情绪可能会变成坏情绪,坏情绪也能战胜,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要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但落到实处,只觉得孩子的情绪是玄学。事实上,这并不难。情绪管理强调情绪管理三步法:认知——表达——应对。

我们会以故事或者游戏的形式导入,然后在不同的情绪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两种对立的情绪,每种情绪会造成你什么样的生理反应,带孩子一一对号入座。

爱哭爱闹是被惯的吗?不,根源其实在这儿……

先让孩子理解情绪,进而才能表达情绪,才能说出心中的感受、需求,父母才好引导孩子去应对自己的坏心情。

生活中,孩子确实容易玻璃心。认为家长工作忙,陪伴的时间少了点,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开始作天作地、不听话……可以给孩子讲讲这个故事。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陪着你时的感觉,就是爱和幸福。当我们不能陪你的时候,爱也不会消失,而会给你力量,战胜悲观和不开心。

一点小事就会让孩子“炸毛”,同样的,孩子的快乐也很简单。

比如《快乐和悲伤》这节情绪管理课中,我们会引导孩子先去回忆让自己最快乐的事和最悲伤的事。如何记住快乐的时光,一次快乐的回忆,也许能帮助孩子疏解十次坏情绪。

爱哭爱闹是被惯的吗?不,根源其实在这儿……

只有认识了情绪,才能了解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当孩子开始理解自己所拥有的情绪体验,他们就会不再那么抗拒。

并告诉孩子,在某种情况下,快乐可能会变成悲伤、悲伤也可能变成快乐。

负面情绪小精灵,就像是孩子此时此刻内心真实的情绪,是大胆的、外放的表达;正面情绪,是良好的引导,是我们应该指引孩子养成的性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