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

该睡觉了,4岁的小A怎么也不肯,用头撞墙,还把所有玩具都扔在地上;

6岁的小E想看电视,你要求他先完成作业。于是,他大喊大叫在客厅打滚一小时表示抗议;

12岁的小F因为和同桌闹了点小矛盾,就直接一拳打向了对方,你因此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

18岁的小S沉迷网络游戏,你试图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玩,她在卧室大骂你是个坏妈妈。现实里,这样的孩子你一定见过不少,为什么这些孩子,越大越却难管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

上面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本质却是相同的,孩子之所以各种发脾气,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社会开始抛给他们越来越多的问题,当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时,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撒谎甚至欺负等方式来逃避。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直指一个方向:这些长大后的“问题少年”,从小父母都没有教会他们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从纽约早期儿童课程里学到的“解决问题四步法”这样的方法首先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就有意识开始使用这样的方法,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

可以这样做

1、定义问题是什么?

面对好孩子各种破坏行为,第一步不是问“为什么”或是“你不可以”,而是先定义问题。

“你刚才怎么了?你出现什么问题了?”年纪小的孩子我们父母可以帮助说出来,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来。

当孩子可以自己知道遇到什么问题时,当他们说出来的瞬间其实负面情绪就得到了一个出口。而对于父母来说,只有定义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源解决问题。

2、一起想想解决方案

和孩子一起想一想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关键是,要尽量去找到更多解决方法。

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更是帮助他建立了一种看待生活的态度:“生活中问题总是有的,但是解决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小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或者帮助孩子说出,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尽量鼓励孩子思考回答。

3、想象每个方案带来的结果

帮助孩子预演一下不同方案可能会导致的结果,这不仅在教孩子如何做选择,而且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同理心换位思考。

情景再现

3岁半的小A,是一个幼儿园的“小霸王”,总是咬人打人,后来老师发现了问题症结——她不想分享自己的玩具,但是不知道怎么拒绝。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师是这样引导小A的:

“如果你直接告诉小C,这是我的,不给!小C会有什么感受呢?”

“小C会很难过”

“是哦,小C会难过,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可是我还是不想给啊,这是我的玩具”

“嗯,这是你的玩具,你有权不给。但是不是我们可以好好和小C说呢?”

“对,我可以告诉小C,我知道你很想玩我的玩具,但我现在在玩,我不想给你”。

“如果你直接告诉小C,这是我的,不给!小C还是要抢过来玩,你该怎么做啊?”

“我会继续大声告诉他,这是我的,你不要拿!”

“嗯,这样真好,那万一小C还是坚持呢?”

“嗯。。。。那我会离开他,我会找到老师寻求帮助”

“对啊,我们不需要打人,我们有其他各种别的方法来解决!”

有环境有适当的引导,他们可以自己想到很多的解决方法

年龄大的孩子一定自己会提出这些如果以后的问题,这就又是绝佳的机会,让父母帮助孩子思考解决方法、缓解孩子的情绪。

而年龄小的孩子当父母引导出这些提问时,就相当于给他们打了“预防针”,提前演练了一遍,他们今后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变得手足无措了。

4、一定记得演练

要让孩子真正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不能光停留在口头说,而是要让孩子去实践。

在我家,实践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角色扮演,带着孩子在家和自己的玩具进行情景扮演,鼓励孩子把之前说过的方案说出来,演出来。

二是去生活中实践。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给孩子预热,比如,去公共场所玩,问孩子:接下来可能会有小朋友和你一起争夺的情况,你到时候会怎么做呢?

但无论哪一种,实践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新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及时给出建议。

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实践犯错直到掌握的过程,而孩子掌握每一个技能就是需要一个持续一致稳定的外部反馈,这就是我们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