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

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01

说到家,很多人都会想到类似“温馨”、“舒适”、“放松”这样的字眼

在人们的思想里,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更是爱的后花园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都是温暖的

还有很多的家庭总是带给人伤害

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片《包宝宝》,看似是一部充满温情的家庭动画

然而其中揭示的情感真相,却让我们明白

其实啊,有时候,错误的爱,过分的爱,比“不爱”更恐怖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片中的妈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包子”

从此她就把这个“小包子”当做自己的孩子

她爱他,照顾他,无微不至地保护他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包子慢慢地长大了

它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可爱,那么听话,也不再什么事情都要找妈妈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小包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他的房门总是紧紧地关着

偶尔妈妈要想进去一窥究竟

刚开门,就被小包子无情地拒绝了

终于有一天,小包子带回来一个很漂亮的洋妞儿女朋友

还告诉妈妈,他要打包行李和洋妞去一起生活了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妈妈伤心了,她死死拦住“小包子”不让它离开

可是小包子和洋妞儿却根本不顾她的阻拦,尤其是小包子,它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了,不能再和妈妈在一起了

于是孤独失望的妈妈愤怒了,情急之下,她一把将“小包子”塞到了嘴里,亲口吃掉了自己的“孩子”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像小包子妈妈这样的家长,其实生活中也不在少数

她们一方面全心全意的付出和牺牲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

另一方面,又死死的捍卫着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控制权,让孩子渐渐的失去自我

最后一点一点被“吃”掉

这样的家长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爱得过分了,失去了“分寸感”

孩子想要自己跑一跑。他们就跟在后边说慢点,别摔着

孩子想要自己洗衣服,他们就抢过来,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了

孩子交到了好朋友,他们就问人家学习好不好

家里大人做什么的,一旦不满意,他们就会逼孩子疏远对方

总而言之,孩子就像是他们的傀儡一样,完全没有一丝丝自由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02

著名作家王朔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过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爱过父母,小时候是怕,长大了是烦,再大点是互相瞧不起,能躲就躲,等到终于明白点事,就只剩下可怜父母了,一想到就难过”

的确,对于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父母的情感变化也概莫如是了

尤其是孩子大一点之后,亲子关系往往会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为什么呢?

事实上啊,这就是父母的爱缺乏“分寸感” 造成的

父母并没有尊重和接纳孩子,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控制孩子

最后只能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孩子说

“等我长大了,我第一件事就是离父母远远的”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在孩子的心目中,年纪小的时候,无力反抗

只能任凭父母操控自己,于是心中就积攒了太多的委屈和痛苦

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大后,势必就会想方设法“报复”父母

或远离父母,或争锋相对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掌握好爱的“分寸”

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才会和谐亲密

那么什么是分寸感呢?其实啊,分寸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的标准

一定要说的话,就是有分寸的东西,会给人一种舒服、轻松的感觉

放到亲子关系中来说

分寸感就意味着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权利,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03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我一直坚信

让孩子试错,是一个非常棒的教育方式,只有孩子尝试过了,孩子犯过错了

那么他才能得到教训,积累经验

很多家长会觉得,作为父母难道不就是要保护孩子吗

如果任凭孩子去犯错,去受伤

那要父母有什么用啊?

是啊,孩子的确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引导

尤其是在幼龄阶段,只有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孩子才能成长起来 ,但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也有他们的自我

比如一个两岁的宝宝,你觉得他必须每天吃蛋黄

可是宝宝某一天就是不吃

这其实就是他们在表达自己,我今天不想吃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那么父母就要尊重他们,或者改变自己的烹饪方式,或者给孩子换换口味吃点别的

总之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吃蛋黄

我记得牛仔小时候,我有一次带他去家附近的河边玩

结果这小家伙就看上了一块石头

死活就要带回家

怎么办呢,当然是支持他

但是你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拿不动的石头不要拿,以免伤害他们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所以牛仔每次出去都会捡一些漂亮的小石子,但不会搬大石头,即便喜欢也会克制自己

很多时候, 孩子其实都是非常懂事的

当大人懂得尊重他们,他们往往也会反过来尊重大人,大人说的话,也会好好考虑

相反的,如果父母总是不信任孩子,总是不分青红皂白,让孩子听从他们的

那么孩子往往就会越说越叛逆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当他们体验了,明白了

他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改变自己

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04

很多家长会说,我也不是不想放手,可是孩子还没准备好

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

6岁?8岁?还是18岁?

如果妈妈们永远不放手,孩子永远准备不好

许多上小学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独立做很多事情了

可是妈妈们却还把他们当小宝宝对待

我见过一个妈妈,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学

这就罢了,还会拿着牛奶喂孩子,书包从来不让孩子背

事实上,真的没有必要这样

而对于一些爱的过分的妈妈来说,一旦孩子表现的不需要她们,反抗她们

妈妈们就会失控,会百般讨好,道德绑架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或者各种打击,试图控制

总是就是不让孩子脱离自己这个好妈妈的“手掌心”

然而,这样的爱,只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和自我空间

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一无是处,或者完全失去了自我

正如作家龙应台所说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不管父母承不承认,愿不愿意,孩子总会长大,会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

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小天地,有他们要在乎的爱人、朋友、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要做的只有及时的放手

让孩子学会独立,好的父母就应该是爱的有“分寸感”的父母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你是一个有分寸感的爸爸/妈妈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下期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