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大家好,我是忒咪妈妈~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就像是升级打怪,一路打雷带闪电,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有不少问题,让我们哭笑不得、喜泪参半。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前一秒被孩子折腾地逼出了洪荒之力,对孩子一顿批评和责骂,但是当我们批评完孩子后,却发现孩子不但不记仇,而且一边抹着眼泪哭着求抱抱。

看到这一幕,宝妈妈们不知所措之余,还特别的自责。

那么,为什么孩子明明被我们欺负了,还要哭着求抱抱呢?难道说孩子真的是没心没肺吗?

事实上,真相可能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01.求抱抱背后的“依恋关系”

其实,孩子之所以被吼骂之后,仍然死缠烂打地求抱抱,根本原因跟宝宝的生理需求的发展有关。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说:儿童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2岁这个阶段。

所以,孩子哭求抱抱,并非是没心没肺,而是对于他们来说,保持稳定的依恋关系,要比记仇、跟父母生气更加重要。

在著名的“冷脸实验”中,我们也能看到,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更能快速发现妈妈的情绪变化,并且会根据这种情绪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而孩子这一切的行为和情绪展现,说简单点,就是为了维持和妈妈之间稳定的依恋关系。只要这种平衡不被打破,他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很自责和心疼呢?

其实,往往在我们批评、吼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在“依恋关系”的催化下,所产生的一些心理动态,同样值得我们去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往往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02.孩子被吼骂,哭着求抱抱背后的真实心理动态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当我们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而感觉到生气时,往往对孩子会采取一些比较严厉的措施,而一旦遇到孩子“死缠烂打求抱抱”的时候,往往愤怒度还会提升。

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这种行为的心理动机,只有这样,或许我们不但不会再生气,而且还会心疼孩子。

安全感的寻找

对于小宝宝来说,自己一切的需求,都来自于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安全感的建立,就是在需求的满足下慢慢成型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严厉的手段对待孩子的时候,他们原有的安全感秩序就会被打破,从而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试图通过一些方式,重新跟妈妈、爸爸缔结联系。

所以说,哭着求抱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安全感缺失的一种恐惧。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孩子在认错讨好

更让人扎心的真相是,在妈妈表现严厉,并且情绪失控的时候,往往孩子的死缠烂打求抱抱,其实更像是一种认错讨好的姿态。

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讲:孩子被吼骂之后,不会停止爱妈妈,但是她会停止爱自己。

这就告诉我们,其实在父母和孩子情绪对垒的过程中,孩子本身是忘记了自己所遭受的打骂和恶意的,相反,他们因为察觉到父母的情绪,会通过自己的行为,跟自己的父母认错,从而让爸爸妈妈开心。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被打骂之后的孩子,不是在求饶,而是在“哄你开心”。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产生被抛弃的恐惧

孩子在被吼骂之后,往往会用哭闹的情绪表达,而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可能掌握不住火候,用“再哭就不要你了”这种语言来打击孩子。

而越是如此,孩子的内心就越会缺乏安全感,从而陷入一种可能会被抛弃的“恐惧”。

这个时候,孩子会真的害怕自己被妈妈丢了,所以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和情绪表达,试图让妈妈抱抱自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安心。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03.忒咪妈妈育儿小课堂:

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降低吼骂孩子的概率呢?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常会记录下来孩子的一些搞怪和温暖瞬间,然后把这些照片当作自己的手机屏保,每次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会看一眼,然后刚燃起的怒火,慢慢就消失了。

作为妈妈,其实很容易被一些温暖感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情绪爆发前的临界点喊停,然后再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有效沟通和情绪疏导。

紧接着,对于孩子一些错误的行为,我们可以把“管教”的语言模式,转换成鼓励的方式。

比如说,把“你怎么又这样”、“你这么做错了”改成“你若是那么做,可能妈妈会更开心”。

通过这种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哦。

为啥孩子被打骂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娃的真实心理动态令人心疼

养育孩子,是一件相对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要尽量规避一些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更加柔和的方式,既让孩子健康成长,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

双管齐下,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心理、身体都美好幸福的明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