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摘要:

1、人到中年都会发现,我们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其实都与原生家庭有关,那些曾经得到过的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无比怀恋、无比珍惜。而那些未曾得到过的,让我们向往、让我们无比渴望。比如你希望找到一个无条件宠爱你的人、你希望爱你的人能无条件地宠爱你,然而多数情况下你会在这条路上碰得头破血流。这些都是年幼时我们的亲生父母才会做的事情,一旦你没有真正得到过,就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2、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好的原生家庭,少不了一对好的父母,他们未必陪孩子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作业、讲了多少人生道理,他们只是在做一件最简单也最基础的事情——努力活着,并且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教会了孩子什么是“生活”。

3、“好父母”不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定义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夫妻彼此才是“好父亲”或者“好母亲”的定义者,也就是说妈妈喜欢并满意的那个“爸爸”才是真正的“好爸爸”(反过来未必一样)。

妈妈喜欢的那个爸爸,才是最好的爸爸!妈妈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家庭的温度,也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基础是否牢固。在女权意识觉醒、女性地位崛起、婚姻稳定性普遍不是很乐观的当下,这是值得所有年轻爸爸们正视的事情。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文 | 陈老实YOLO

编辑 | 神逗奶爸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01

我深深地认同以前看过的那句话:再幸福美满的夫妻俩,都有无数次想要掐S对方的冲动。

要在这个世界上找一个让我们完全满意的人,那个人可能就只能是我们自己……

没几个人敢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帆风顺,我也一样!

我曾经很努力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丈夫”,我努力做着大家都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认为男人嘛,最起码要撑得起一个家,有了米,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可是对方不这么看,我总会被对方很严肃地叫过来“讨论”一些事情,在我看来,她就是没事找事,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来跟我“讨论”(比如婆媳之间的那点事情)。

我不仅没当回事,当时还烦得不行,都是些什么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事情!

有了孩子之后,我也很努力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爸爸”,从最开始的笨手笨脚地抱孩子、换纸尿裤,到后来成了一个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承包全部家务活的全职奶爸,我觉得我做到了大多数男人不愿意做也不屑去做的事情。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是的,我们做了角色互换,她出去上班、我在家带娃,我们彼此都有怨言,她想看看在外面工作到底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累,我想看看她在家呆着怎么会有那么多不耐烦。

那个过程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也是我们之间矛盾最多的一段光阴,那段时间,我们两个都有离婚的想法。

我发现我做得再好再多,对方也总能挑出毛病。地上还有一根头发丝、灶台上还有油渍、孩子的衣服不该直接丢洗衣机,等等等等,当我把这些都做得完美无缺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比如“你妈怎么这么久没过来看她孙子?她怎么一点都不关心?有这样做奶奶的吗……”

嗯,反正她总能找到不满意的地方。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02

我对她也不满意,我发现她也很快就忘记了之前自己带娃做家务的劳累,很快就学会了我以前的那些臭毛病,并且回家之后能享受得心安理得。

比如人总会带回一些不好的情绪,回家就想“好好清静清静”,然后往那儿一趟,什么都不愿意操心,心情不好还会把孩子连带着凶一顿,而当你满脸不爽地“收拾”孩子的时候,对方又往往“特别有分寸”,大道理一堆一堆的没有任何毛病……

我无法想象那些被迫的、没有任何收入的“带娃人”在面对什么样的窘境。

我发现我们都想错了一件事情,很多矛盾的发生,不是因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换做你做了就能怎么怎么样,在好多事情上,如果把你摆在那个位置,你一样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你曾经很烦你妻子唠叨不该踩她刚拖干净的地、不该吃饭了还让她喊你很多声,当那个拖地的、做饭的人是你的时候,你一样会为这些事情感到不爽,你也可能会抱怨(唠叨)几句。

也比如你“看不起”在家带娃的没收入的妻子,等对方在外面比你挣得多的时候,她一样会“看不起”你。

这是普遍的人性规律,不是换个人或者换个位置就能解决的,我们总不能期望对方是个完美的“圣人”。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03

在一次激烈争吵之后,我们静下心来反省,我们都汗颜自己忘了互换角色的初心——那只不过是让自己体验一下对方的生活和心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方的辛苦,然后保持感激之心。

在那个过程中我明白了,原来小小的孩子就没有一刻能让你省心、原来很多时候你跟他“好好说话”他就是不会听、原来你的臭脾气也不都是针对没帮你分担家务的那个人、原来你“不管孩子”跟“只管孩子”一样都会让对方不开心。

原来做个“好爸爸”不是让我们去履行妈妈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细细想来,那段时间我对她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尊重我的劳动成果、理解我的心情。

我深知,这一定也是她之前对我最不满意的地方。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真正让我心生警惕的还是我那三岁多的孩子,永远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模仿能力,你发的每一个脾气、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几乎能照搬你所有的口头禅甚至是你的神态和语气!

当一些不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的时候,往往会像是被哈哈镜放大了一样照亮我们自己。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要做个“好父亲”,首先得做个让妻子满意的“好老公”,让她感到幸福,才能换来一个安宁的家庭,而一个安宁的家庭,不仅能让你避免乱神(后院起火),更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一个为人处世的大致分寸。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04

有几件事情,理解起来并不难,分享给在这方面有困惑的朋友们。

1、当你被对方抱怨“不够关心孩子”的时候,对方不满的点基本不在于你对孩子关心少了,她可能更烦你“瞎操心”,她真正想说的是,你不够关心带孩子的那个人!

你每天回家看到孩子穿得整整齐齐的、地板干干净净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由衷地夸奖几句,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付出和努力。如果不是这样,试着了解一下对方遇到了什么问题,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压抑的都有可能让她对你“没脾气”。

2、永远记得跟对方“报备”你的行程。有家有室的人,家庭始终是你的生活重心,家人始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可能也希望妻子跟你报备这些,但真实原因也不过是你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事情,而对方或许不一样,她只是需要这份安心!

3、没有比带孩子还要“磨人”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责怪对方“连孩子都搞不定”,作为父亲,你要有随时可以单独带孩子的能力,你能独立把她生的那个她最爱的人”安排的妥妥帖帖,她很难觉得你对她们不好。高质量的耐心陪伴和主动自觉地分担家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你可能精力有限,但至少你可以给儿子洗洗澡、给女儿梳梳头、处理一下有问题的家具,这在我看来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

4、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努力挣米吧,尚且不说在家带娃的那个人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取代你,这也是最不能由他人来监督的事情,如果这方面还需要对方来催你、逼你,那你可能真的是“不上进”。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些或许不够全面,但做到这些,大致也能让对方感到满意了。

她可能有点小任性,我们都不太可能生在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弥补她的一些童年缺憾也是我们责任的一部分。

而且,哪有那么多索取无度的女人,母性本能也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妈妈是想要安心过好小日子的人,她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对她好、对孩子好、不为柴米劳心、不为情感分神,她们只想要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事实证明,你给她一个满意的丈夫/父亲,她便会给你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

嗯,让她满意的爸爸,才是最好的爸爸!

早点“觉悟”,没有坏处!

——END——

当爸妈“互换岗位”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