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儿子: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儿子: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真实的高贵》:“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不同人对“高贵”一词的定义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定义:一种是拿自己跟别人作比较,认为优于别人就是高贵;另一种则是和过去的自己作比较,认为优于过去的自己才算高贵。

相比之下,当然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较更有意义,因为这种高贵是动态的,可以一直提升,越来越高贵;而那种认为优于别人就算高贵的人,他们所理解的高贵是静态的,可能会永远停留在一个自认为高贵的状态中。

真正高贵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高贵,从来不会炫耀自己有多高贵,更不会用俯视的姿态与人交往。

只有那种自认为高贵的人,才会说自己高贵,说自己比别人高贵,总是优越感爆棚。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只会让别人看不起,别人并不会因为你是自恋狂而喜欢你。

下面这位婆婆对她儿媳的吐槽,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儿子: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东林老师,您好:

我听过很多儿媳声讨婆婆,把自己的婆婆说得一无是处,把自己的婆婆描绘成怪物,说婆媳矛盾都是婆婆造成的,都是因为婆婆不是好婆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破事儿。

在我看来,这种声音渐渐变成一种偏见,导致很多人谈婆婆色变,盲目把全天下的婆婆都定义成了坏人。

我觉得很可悲,替很多婆婆感到无奈,因为她们并不是恶婆婆。而且,她们不会上网,她们不会像她们的儿媳妇一样到处乱说话。这个也不敢发声,那个也不敢反抗,渐渐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我特别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婆婆。

儿媳提的要求我都满足了,儿子为了讨好儿媳,额外提的要求,我也满足了。彩礼给了,房子买了,平时让我帮忙,问我要钱,我也没有拒绝过,难道这还算不上仁至义尽吗?

我觉得真的不是我不好,而是儿媳要求太多。当我无法完全满足她的无理要求时,她就无视我曾经对她的好,四处跟人说我不是好婆婆,她的话能信吗?

可悲的是,我儿子信了。

我曾经也帮他们打过一段时间孩子,后来之所以撒手不管了,是因为我实在看不惯儿媳妇。

她自认为自己很高贵,可在我看来,很低级。

她仗着自己比我年轻,比我见过世面,比我学历高,就觉得处处比我高贵;另外,她还仗着我儿子爱对她言听计从,自认为高我一头,从来不把我当长辈对待。

就拿带孩子这件事来说,肯定不能盲目放养,肯定不能只纵容不批评,否则如同一张白纸的小孩子,会被涂上“没有教养”的注脚。

“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儿子: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教育孩子应该严慈相济,该鼓励的时候当然要鼓励,但该批评的时候也要批评,该惩罚的时候也要惩罚,否则,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你都鼓励,他的世界中就没有对错的界限。

比如,孩子总是扯着嗓子说话,总是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必须纠正,否则将来长大了,在公共场所这样做,必然会被没人说成没教养;就算在自己家,不考虑是否扰民,只顾自己痛快,同样也是没教养的表现。

再比如,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不经别人同意翻箱倒柜,穿着鞋子踩别人家的沙发和床,在别人家白墙上乱涂乱画,私自打开别人家的房门乱翻东西,见啥都揣兜里偷走,肯定是不对的,不纠正的话,同样会被说成没教养。

每一个没教养的孩子背后,必然都有一个没教养的父亲或母亲。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纠正孩子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为了孩子好,还为了儿子儿媳好,因为我不想别人因为他们的孩子没教养,连带着说他们没教养。

谁料我的好意却被儿媳理解为恶意,她怪我多管闲事,说我根本不懂怎样育儿,说我那一套早就过时了。接着就让我滚,说孩子跟着我会学会,跟着她才会学好。

她说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没有任何问题,她说她的孩子也没有任何问题,她说那些说她的孩子没教养的人才是真的没教养。

她都让我滚了,我还留下来干嘛?我不想继续出力不讨好,不希望我的好心继续被当成驴肝肺。

让我没想到的是,明明是她要赶我走,结果回头却在我儿子面前告我一状,说我不是好婆婆,说我不愿帮忙带孩子。

我儿子转头就找我兴师问罪了,要求我继续帮他们带孩子。

我说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我好心好意帮忙,她却各种唱反调。既然她认为自己比我会带孩子,那就自己带好了,我不想去看她的脸色。”

我儿子很生气,跟我说:“我媳妇说得没错,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我没再解释什么,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年纪大了,不想做口舌之争了,我也该享享清福了。虽然我不太认同“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希望他们两口子好自为之。

“我没义务帮儿媳带孩子,谁生的谁带”,儿子: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宝贝蛋,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并不会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还像宝贝蛋一样纵容鼓励,而是会纠正。

前几日朋友带孩子来我家,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让我不敢恭维。

孩子外在沙发上,把脚放在桌子上,她没有制止;孩子爬到沙发的靠背上,脚蹬着墙,她没有制止,是我说了不可以,她才说了孩子一句;孩子光着脚在地上跑,跑完又踩到沙发上,她没有制止;孩子拿手在墙上乱摸乱拍,她没有制止;孩子翻我的柜子,在房间里制造噪音,她也没有制止。

孩子私自闯进我的书房时,她非但没有制止,还说了这样的话:“快进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都给他拿走!”

我问她:“你平时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她说她只是在开玩笑,说她从来没有把她的孩子当孩子看待,她的孩子能听得懂什么是反话,肯定不会真的见什么拿什么,还说她的父母就是这样教她的。

我没再说话,因为说了没用,她的辩解已经表明了态度:她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更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我能想象到,如果我较真,或者替她教育孩子,她会责怪我竟然跟小孩子一般见识。这不就自相矛盾了吗?一边说从不把孩子当孩子,一边又说小孩子做什么都不算错。

我所说的这些,跟那位婆婆表达的意思一样,都是在提醒那些做父母的人:真的不要盲目惯着孩子。幼儿当然应该宠着,但如果已经上学了,就不该盲目惯着,否则孩子做了没教养的事,别人可不会像你一样不在乎,别人不仅会说你孩子没教养,还会说你没教养,就算再要好的朋友,也会对你不满。

如果你认为你很高贵,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没有任何问题,认为任何人都没资格质疑你,你就是要把孩子惯上天,那就请你继续。到底是对是错,很快就会有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