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最近一周我收到了很多留言,是关于“湾区渣男”的事,想必很多朋友也都听说了这个故事吧。

这个“湾区渣男”也被称为“美版林生斌”,一些媒体把他的事件描述为“丧偶7天迎新妻”,“发妻骨灰埋前院”,“亡妻父母被驱逐”......想必大家光听了这些就大概猜到故事的梗概了。

要不是亡妻邓女士的朋友在网上为她父母发了“求助信”,这事恐怕就是个家务事随风飘散了。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按照“求助信”的描述:结婚20年的邓女士去年5月因病去世,丈夫于先生7月1日再婚,且新妻子从中国飞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怀孕。这位于先生,不愿意给太太买墓地,直接把骨灰埋在院子里,后来还叫警察驱逐前岳父母。

于先生和邓女士,一个在谷歌工作,一个在脸书工作,住的是湾区,两人不光收入可观,邓女士还买过保险。但根据当地法律她的遗产全部留给老公和小孩,只要没有另外的遗嘱,这笔遗产到不了她父母的手里一分一厘。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中间还有些细节,我就不说了,事就是这么个事。

大家到底气在哪呢?一是妻子死后他就闪婚,二是他对亡妻的父母太狠。

其实这个于先生但凡有一丁点在法律上可以抓的把柄,大家也不至于这么气了。

气就气在,现在大家是用道德标准去跟一个没道德的人讲标准。

你看,你有权禁止他这个“丧偶人士”去结婚吗?法律有规定丧偶多久才能再娶吗?他按照法律跟孩子共同继承亡妻财产有问题吗?他对亡妻的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吗?他把别人驱逐出自己的房子不可以吗?

想了一大圈,你会发现,真是TMD都没问题。

甚至按照于先生自己对“闪婚”的叙述,这仿佛还是一件应该得到全世界祝福的人间喜剧: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希冀”、“得到两个孩子支持”、“支持爸爸的新生活”......简直是写满了“一个可怜鳏夫自强不息追求幸福值得所有人起立鼓掌”的了不起。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有些男人大概很难理解,为啥那么多女人因为这件事气得牙痒痒,她们和邓女士非亲非故,又是远隔重洋的事,又是别人的家庭纠纷,渣男又和她们没关系,至于这么愤怒吗?

还真至于。

女性这种生物向来比男性更偏向感性思维,也更念及情感和道义,我们认为生而为人都应该是这样的。

而湾区这位男士的所作所为,让女人们看到了男人冷漠的边界,知道了有些男人极度现实、毫无情义所言的最底线在哪。

这让很多女人唱衰婚姻,甚至莫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满脑子想的都是“万一我突然死了怎么办?”

看到湾区渣男可以把事做得如此决绝且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女人们满脑子想的都是“万一我老公以后也这么对待我父母怎么办?”

看到湾区渣男可以在妻子死亡证明刚到手就开始着手进行下一轮的婚恋,并迅速找到新太太,女人们满脑子想的都是“万一我老公也给我的孩子火速找个不伦不类的后妈怎么办?”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所以,这么多女人为这事愤怒,不是什么“对丧偶再婚人士道德绑架”,也不是“横加干涉别人家务事”,归根到底是因为女性看到了现实版的凉薄,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灰色的预设。

这让大家忿忿不平,都希望看到这个渣男不能如此如鱼得水、悠然自得,希望看到他受到谴责,至少对亡妻的父母多一些人道主义,希望他至少别这么急吼吼地再婚,希望事情的结局能有一点温暖的走向,感受到一点希望而已。

于法于理,确实没有人治得了他。

于情于义,如果再惯着他,那大家咽不下这口气了。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问题的症结于此:为什么邓女士明知法律如此,也知道自己命在旦夕,却没有在生前写一份遗嘱,留一些财产给自己的父母呢?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女人就应该把钱都给父母,不能给丈夫。

毕竟在这件事里,他们的家庭关系我们不做猜测,就算因为关系不和而不愿意把财产给父母,也能看出她觉得把财产给老公会放心。

她也许过高估计了丈夫对她的爱,或者说,过低估计了男人的冷血和凉薄。

如果她知道了相处20年的丈夫仅用了几天就另觅新欢并赶走父母,她应该会意识到:20年的婚姻不过只是一场信赖诈骗。

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其实仍有很多我们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的道德沦亡,比如这个于先生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是触犯法律的,但也没有一件是有人味儿的。

我很反感于先生这样的男人,不是因为他冷血,是因为他把女性整体对于婚姻的信赖感又拉低了,让人感到惶恐。但我也感谢于先生这样的男人,他用自己的底线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危机演示,帮助大家重新审视人生和自我价值。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正是我们要多思考的地方,可以说是自我保护,也可以说是留条后路,让自己多一点安心。

抛开北美渣男这个事不提,就说我听到过的,现实中“妻子对患病丈夫不离不弃照顾多年”的戏份常有发生;“丈夫对患病妻子决绝抛弃”的案例比比皆是。丈夫死了,妻子一人拉扯孩子到大的有很多;妻子死了,丈夫很快带娃再娶的故事也是不少。

不是说每个人都一样,但这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无权干涉别人自由,但这赤裸裸的证明这一个理论:女人在感性的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理性的自我善后,如果有能力,不妨在不伤害彼此的前提下,为在意的人多安排一手,以防不测来临时手忙脚乱。

据说湾区华人圈里很多女人在见识了于先生的这番操作之后,都开始修改保险受益人,并开始操办生前信托(类似于财产遗嘱)。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在中国,保险、遗嘱、信托,也都是比较稳妥的财产和后事保障方式。女人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利己,不是因为自私,是为了当感情已经靠不住的时候,至少有法律能在财产上给你在意的人一些保障,比如自己的孩子,比如父母,当然也包括老公(如果他让你觉得值得的话)。

很多人笃信爱情,恋爱脑上头,对一切都很乐观和坚定,“一根筋”坚信对方爱自己爱到不能自拔的女孩子其实挺多的,她们认为自己是那个男人的全世界,如果自己不小心死了,男人一定会跟着殉情......

但现实是,多数为了爱情要死要活要跳河的,都是女人。

女性对感情太自信,对“利益”却太粗心,这本来可能是个优点,是传统美德,但于先生这件事教会我们:美德只在活着的时候有用。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在这个世界上,感情还是让人最敏感的东西。我们都容易被真爱感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做好被现实戳烂的思想准备。

如果湾区的这位于先生沉痛悼念亡妻,善待亡妻父母,决定终身不再娶,我们会感动落泪;反之,我们就会群起痛骂。

感动时有多少鲜花,痛骂时就有多少“去他ma”。可湾区渣男还一副“你们少拿中国人那套自以为优越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姿态......呵呵,可不是嘛,压根没道德,如何绑架啊。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谁都想看到“长情”的美好故事,但现实可比童话利索多了,从不跟你腻腻歪歪,上来就直接打脸。

就像于先生这样“伪装性很强”的男人,生前可能夫妻俩真的花好稻好,恩爱有加,可以一副好丈夫、好爸爸的姿态,可妻子去世后他不是急着安抚孩子、减轻家人的痛苦,而是忙着寻找自己的快乐(或利益),迅速再婚,更没有顾及亡妻父母的情绪,他的精致利己、铁石心肠,都可以叫人断定对亡妻的所谓怀念和爱都不是真的。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婚姻是一场“家庭关系的建立”,夫妻就是家人,不是谋财的对象,夫妻间不应像做生意一样,前一个乙方死了,我马上换一个乙方也能继续快活。婚姻除了社会属性,还有人伦、情感属性,有孩子的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属性。

婚姻可能发生很多不堪的结局,比如财产纠纷、经济大战、夺子之争,但任何一个结局,都不如“对方根本没把自己当家人”更让人心寒。

这件事给我们的震撼是验证了:世间一些看似的美好,可能只是因为你还活着,一旦你不在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往者已矣,有些生者可能要替你承受更大伤痛。

可悲的是,一个湾区渣男对人性造成的摧残,用十个海枯石烂不敢与君绝的深情好男人都挽救不回来。从此后女人对两性关系和婚姻的考量,不得不更现实了。

你可以相信爱情,更要知道爱情不如遗嘱可靠。你可以去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但你必须保持能理性质疑的能力。正如你可以考验人性,但必须接受人性经不起考验的结果。

有些爱情,不如遗嘱可靠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