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温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人们开始关注下一代的学习。很多人甚至斥巨资购买天价学区房,只为让孩子能进一所好的学校。

那么,真的只要进了好学校,就能有好成绩,好的大学,好的未来吗?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看得到的是结果,看不到的才是原因

其实,好学校也有学渣,普通学校也有学霸。不可否认的是,好学校的教学资源会稍微好一些,但是有好资源不一定就会有好成绩。好学校更像是学霸的集中地,而不是学生因为进入好学校就成了学霸,如果孩子本身学习能力不行,硬挤进去,只会导致孩子自卑,得不偿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19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两种发明—麻醉与消毒。

麻醉,解决的都是看得到的疼痛。人们在疼痛中挣扎、喊叫,一支麻醉剂就能让他安静下来,立竿见影,于是麻醉的推广非常顺利。甚至在大陆古代,华佗那个年代就开始使用麻沸散,也就是麻醉剂。

消毒,是消灭人们看不到的病毒。当时意大利的医生,发现很多医生做完手术不洗手,接着做下一台手术,认为是不注意卫生导致很多患者死亡,建议大家勤洗手,多注意卫生。于是这个医生被送进了疯人院,因为很多人觉得他有病。

看到的成绩只是结果,看不到的过程才是原因

我们只看到这个学校升学率高,却不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过关,换多少学校都是没用的。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天才还是笨蛋?命运之手就在父母手中

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天才跟笨蛋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不该有这么大。造成这么大的差距,问题一定出现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上。比如一二年级、幼儿园,甚至3岁以前。

就像《父母的语言》一书中,作者的亲身经历一样。

作者是一个人工耳蜗的医生,就是给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做人工耳蜗,帮助他们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扎克8个月大的时候换上人工耳蜗,而米歇尔则是在7个月大的时候换上人工耳蜗。刚听到声音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很惊喜。可是几年过去之后,扎克跟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米歇尔却进入了残疾人学校。

作者长期观察走访发现:扎克能听到声音之后,家里人一有时间就一直跟他说说,所以扎克很快就跟正常人一样说话,上学也跟普通人一样。米歇尔拥有人工耳蜗以后,家里还是把他当听不到一样,平时很少和他说话,学说话就很困难,上学之后因为语言沟通困难,也很少跟同学交流,最后只能去残疾人学校。

作者又观察了很多个家庭之后发现,导致他们出现差异的是换上人工耳蜗之后语言的输入。语言输入足够多,孩子就能成为正常人,语言输入少的孩子,依然是残疾人。

排除个别特殊情况,普通孩子其实都有和扎克、米歇尔类似的人生体验。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是成为天才,还是笨蛋,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都是由父母或他人在他小时候画好了“圈”。这一生,如果没有特别的际遇,遇到那个有能力改变他一生的人,一辈子也不会跑到“圈”外。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空有宝山,却一贫如洗

其实,父母的语言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他都一视同仁。

很久以前的两位科学家,贝蒂 哈特以及托德 里斯利就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一年以内,脑力劳动者家庭听到的肯定词汇是166000个,禁忌词汇是26000个;工人家庭听到的肯定词汇是62000个,禁忌词汇是36000个;接受福利救济的家庭听到的肯定词汇是26000个,禁忌词汇是57000个;

到四岁的时候,脑力劳动者家庭孩子听到的词汇量,肯定词是664000个,禁忌词汇是104000个;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当中,肯定词只有104000个,禁忌词是228000个。

词汇量之间巨大的差别,塑造了一个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甚至影响他们整个人生。

如何跟孩子高质量的沟通?

父母的语言很重要,但是也不是乱说一通,就有用。更不是扔给孩子个电视或者手机,大人坐旁边刷手机就有用的。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高质量的沟通有3个要遵循的原则,叫做3T原则。另外有一个补充的原则,对现在的父母来说尤其重要。

第一个原则:Turn in 共情关注

举例:父母在给孩子读绘本,孩子要玩玩具。硬拉孩子听绘本就不叫共情,跟孩子一起关注玩具,然后从玩具再引导到绘本,这就是共情关注。

关注孩子关注的东西,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交流。

第二个原则:Talk more 充分交流

举例:吃饭的时候,就跟孩子说一个词“吃饭”。孩子很难理解,也没有办法给你反馈。

少用代词,多用名词,说的话要让孩子能把生活中的东西跟你的话联系到一起

第三个原则:Take turns 轮流谈话

举例:很多父母会“命令”孩子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

孩子不是机器人,也不是父母的傀儡,要跟孩子轮流对话,频繁互动。命令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停止探索,畏首畏尾,不敢去尝试这个世界上的东西。

补充原则:Turn it off 关掉电子设备

举例:很多父母所谓的陪伴,就是扔给孩子电视、手机或者玩具,然后自己在旁边刷手机

类似看电视的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共情、不关注、不交流。

从小跟孩子说这些话,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

熊孩子怎么来的?

普通孩子,打一下别人或者被别人打一下,会有疼痛的反馈,之后他就明白不能乱打人。经常看电视长大的孩子,看动画片打人很开心,现实中打了人不会愧疚,一样很开心。

结语: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给我们的馈赠,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可以有一份宝贵的资源给到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奔赴他自己的人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