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孩子的社交能力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嘀咕,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太孤僻了,总是怯生生的不爱说话,又或者是过于活泼,和其他小朋友推拉搡......孩子如此缺乏社交技能,在怀疑他天性是否如此的同时,爸爸妈妈可曾想过,孩子的行为是否和成人交流的模式有关呢?

孩子社交障碍的表现

1、孩子看到小朋友就喜欢往一起凑,但是稍不如意就推人、咬人,闹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2、孩子在家还挺活泼的,但是一到外面立刻就变得怯生生,不是躲在家长身后不敢出来,就是十分羞怯地看着人家不敢说话,更不敢与人有任何身体的接触。

3、孩子只偏爱某种类型的小朋友,跟这类小朋友在一起常常会玩得很开心,但是跟别的类型的小朋友在一起就容易出现交往“障碍”,不是宝贝躲着人家,就是人家不肯再跟宝贝玩耍。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孩子缺乏社交能力的原因

1、家人与孩子的交流模式不恰当,导致孩子在与抚养人交流的过程中习得了错误的交流方式。比如,家长总喜欢支配和命令孩子,那么外出以后,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的小朋友。如果家长凡事都无条件地满足他,走出去,他也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无条件地满足他。

2、总是被关在家里,或者即便外出,家长也很少鼓励他与人交往,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与体验。

3、即使家长鼓励宝贝与人交往,但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历带给他很多不愉快的体验,导致他对与人交往产生恐惧情绪。比如,家长为了顾全面子,总是强迫宝贝分享,或者与人交往时,宝贝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等等。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4、当然,还会有很多别的因素影响到宝贝社交技能的提升,在这些影响宝贝社交技能的诱因中,家长可能会更看重其他的因素,而本身与宝贝交流的模式常常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宝贝最初的社交技能都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父母和其他家人与他以及外人交流的模式中习得的,并且,这些习惯性的交往模式会留存在他的潜意识之中,对他一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关注家长与宝贝交流的模式,对他社交技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7种交流方式

1

平等的方式

用命令式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他会从父母的话语中获得一种无能感、恐惧感、被胁迫感,他要么反抗,学着以同样的方式跟人交流,要么就顺从,并且在别人面前也变得很软弱可欺。

平等的交流模式是让彼此都感觉很美好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想要宝贝好好吃饭,对宝贝说:“吃点胡萝卜吧!”小家伙可能牙关一咬:“不吃”两个字就蹦了出来。“那吃颗豌豆吧!”小家伙依然牙关一咬,来了“不吃”两个字。

与其这样和宝贝沟通,不如换一种方式:“你想先吃胡萝卜还是先吃豌豆?”这种提问方式不会带给宝贝胁迫感,既尊重了他的选择,同时又不至于让父母失去威信。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2

共情的方式

无论父母想要引导宝贝做什么,首先要体察他的感受,并以适当的语言表达父母对他情绪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表达父母的期望,宝贝通常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很晚了,宝贝早该睡觉了,可是他还是闹着要看某个动画片。父母就可以这样来跟他交流:“这个动画片真好看,你很想现在就看完。可是现在该睡觉了,真是可惜,但是我们可以明天再继续看呀。”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3

开放的方式

当父母跟宝贝谈论什么话题的时候,最好多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他有更多思考的余地。非开放式的问题则会限制宝贝的思维,让他简简单单以一个词就对付过去。

比如,看到一株红色的小花,如果我们只是问宝贝:“这朵花是什么颜色呢?”他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红色!”相反,如果我们问他:“你看看,这朵花和那边那朵花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一样)呢?”他就可能观察出这两朵花之间许许多多的不同或者相同之处,他就有了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

如果我们问他:“你猜猜,这朵花是怎么长起来的呢?”他就可能想到很多或者很科学,或者充满了童趣和幻想的描述。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04

积极肯定的方式

没有比积极肯定的模式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好情绪,调动起一个人交流的兴趣的了。比如,当我们看宝贝正在涂鸦的时候,与其去指导他兔子应该怎么画,小草怎么画,不如看了他的画来上一句:“你这些小草画得不错哦,绿绿的,有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密,就像真的草地一样。还有这朵小花,红红的,配着绿色的小草很漂亮呢!”

05

幽默有趣的方式

幽默有着化尴尬和敌对为轻松与友好的魔力。时常给宝贝来点小幽默,我们不仅可以轻松化解宝贝跟我们之间的对抗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幽默的特性,对他未来的人生会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比如宝贝从外面回来,小脸上全是泥巴,与其非要捉着他立刻去洗脸,弄得他大哭一场,不如先抱他去镜子前面看看:“嘿,看看我们家小宝贝,都成了一只脏脸小花猫了。我们快去把小猫脸洗干净了吧。可别让人家看到我们这个小脏样子哦!”以这样的方式说服他,就会很容易变得比较配合。

06

灵活变通的方式

一根筋非要做某个事情常常会弄得彼此都很不开心,遇到需要转换局势的情形,不如改变一下我们那种古板的处事方式,也许一切都很顺利就解决了。比如,到了吃饭时间了,可是宝贝非要看动画片,就是不肯去吃饭。

与其弄得他饭前大哭一场,或者由着他继续看很长时间,等得饭都凉了,不如这样来处理这个事情:“这个动画片真好看。来,我们试试看,坐在餐桌前吃饭能不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好不好?”一旦他到了餐桌前,他的注意力被转移,宝贝可能很容易就会忘记看动画片的需求,转而投入到吃饭这件事情中去了。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07

带故事色彩的方式

人类天性都是喜欢故事的,带有故事感的描述往往更吸引人,也更容易被接受。经常以带有故事感的方式跟宝贝交流,他也就能慢慢学会生动有趣地描述某些事物。

比如描述在花园里看到的小狗,用“我们在花园里看到一只小狗”就远不如这样来描述更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花园里玩耍,一只小狗跑过来,冲着豆豆‘汪汪’地叫唤。豆豆快吓哭了,赶紧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抱起豆豆,扔给小狗一个小绒线球,小狗叼着绒线球开心地玩了起来……”

七个方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玩伴中心

家长需要了解的知识

1、孩子的社交能力是三大基本素质中十分重要的一课。孩子的社交萌芽是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家长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在所有社交关系中,要学会尊重每个孩子的社交状态,以他们自身为基准去界定社交规则。

2、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他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处于谨慎和观察状态,家长不要贸然的去引导他们去参与团体活动,而是先邀请他去观察和探索环境,当他们感到安全后,进行一对一的社交,以保证孩子能够对旁人达到一定安全度和信任度,最后一步才是进入小团体,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让孩子真正打开心扉去大胆触碰世界。

3、过于活泼和肢体语言过多的孩子,需要耐心的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喜欢ta,但是你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ta有困扰”让孩子懂得自己有表达爱意的权利,同时对方也有拒绝自己爱意的权利,不会因被拒绝而低落,引导孩子用内敛的方式去表达、去沟通,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去表达自己,让小朋友懂得边界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