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我家孩子怎么不如同龄小孩长得高?”

“我家孩子还能长多高,会不会是个小矮子?”

每逢参加同学聚会,一群有孩子的宝妈除了讨论老公和婆婆外,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发育问题。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作为父母,自然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够长成大高个,当孩子的身高稍微落后同龄小朋友时,就会异常担心。下面就让专家来给大家解疑答惑。

孩子发育期一共有几年?

据专家分析,男孩成长到16岁,女孩到了14岁时,身高发育基本就慢慢停止了。

不过,这里的16和14两个数字,并非是生理年龄,而是指“骨龄”——即骨头的年龄。

正常情况下,人的骨龄与生理年龄一致或者比较接近,不过不排查特殊情况,例如先天性生长激素匮乏或者性早熟的时候,生理年龄与骨龄的相差就会比较远。所以孩子的发育期会比同龄正常的小孩要短。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所以,正常情况下,其实孩子的发育期差不多就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发育慢、长得矮

1、宫内发育迟缓的小孩

常见的有以下两类:

A: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往往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内。

由于宝宝提前出生,没有吸收足够的胎盘营养,器官也未发育成熟,所以器官功能和生存适应能力会比足月的正常幼儿要差。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B:足月小样儿。指妊娠满37周,但身长不足48cm,体重不满2.5公斤,先天发育迟缓。

上面两类小孩,往往属于宫内发育障碍的范畴,体质先天就比其他小孩弱,不光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感冒,而且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比较差,从而导致孩子身高发育缓慢。

另外,如果小孩的体质差,脾胃虚弱,经常三天两头生病,生长激素缺乏,同样会影响到身高发育。

建议:养育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更加精心,尤其是饮食喂养方面。最好是在孩子3岁以前,让她能达到正常同龄小孩的发育水平。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2、体型肥胖的小孩

儿童的标准体重(公斤)=年龄*2+8。

若儿童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0%,就被称为“体重过重”,超过同龄人平均体重的20%以上,被称为“小儿肥胖症”。

现在小孩的营养可能补得多,加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孩子体型肥胖,远远超过同龄正常儿童的体重。

很多长辈还误以为孩子胖嘟嘟的有福气,殊不知,过于肥胖除了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主要是因为肥胖的小孩,脂肪中的芳香化酶迅速升高,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增加,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骨龄发育超前,生长的空间被压缩,将来往往长不高。

控制住饮食,尽量少让孩子吃油腻、高热量、高油脂等食物,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前后,坚持“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少量多餐。

3、家里人个子都矮的小孩

孩子的身高有70%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如果家里长辈的个子都比较矮,那么生出小个子宝宝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虽然有一部分会突破遗传基因,长成大高个,不过这个几率会相对比较小。尤其是一些有家庭遗传问题的小孩,例如矮小症,他们先天生长激素就会正常人少,将来更是长得慢,而且个子也矮小。

对于这类小孩,在排除疾病因素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后天努力,在饮食、运动和睡眠方面下功夫,最后放平心态,正视这个问题。

孩子发育异常的表现

专家科普,孩子不同年龄段,有个基本的发育趋势,如果不足“最低长速”,往往就是发育异常,需要父母尽早干预。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0~1岁:发育速度最快,一年最低能长25厘米,到1岁时身高基本能达到75厘米;

1~2岁:平均每年能长高10~13厘米,2岁左右身高差不多能达到88厘米左右;

2~3岁:平均每年长高8~10厘米,3岁时身高差不多98厘米;

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差不多长高5~7厘米,如果低于5厘米,可能发育迟缓了;

有几类小孩,以后可能长得慢、个子偏矮,父母要尽早干预

青春期(12~14岁):男孩基本每年长8~10厘米,女孩基本每年7~9厘米,如果低于6厘米,可能就是发育异常,生长过慢。

建议父母定期带孩子去检查一下骨龄及骨骺线,尽早干预控制,以免将来留下遗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