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我们都知道,未经风雨的温室树苗,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吃苦教育,是孩子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无论咱们多深爱孩子,也不能溺爱成风,把孩子培养成经不起片刻风霜的温室花朵。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让孩子尝过这四种苦,他们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劳动的苦

每个孩子都会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真正体验过粮食不易的孩子,寥寥无几。

在综艺《放开我北鼻》中,孩子们毫无意外的,也不爱吃蔬菜。

为了让孩子们改掉挑食的毛病,体会劳作的辛苦和喜悦,哥哥们带着孩子一起,在小花园里开荒种菜。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孩子们在烈日下,自己挖土浇水,将蔬菜种子一颗一颗埋进土壤里,既付出了劳动,也增长了蔬菜知识。

一下午的辛勤劳动,不仅让他们多吃了几碗饭,也对蔬菜有了喜爱。

现在的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很多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劳累,生怕累坏了自己的小宝贝。

但,不亲身体会劳动的苦,只靠书本知识和没有灵魂的大道理,孩子永远都无法体会到劳动的喜悦和收获。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从四岁开始,就要经历体力之苦。”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她也曾在访谈中,分享了她女儿的故事:

女儿小时候去军训,李玫瑾给她整理了一大行李箱的东西。

等女儿回来后,她询问女儿这几天的感受,女儿平静的说:“我感觉还行,我们宿舍在六楼”。

这时候李玫瑾教授很吃惊:“那行李箱怎么上去的?”

女儿回答:“我一个人提上去的。”

对于刚刚11的女儿,李玫瑾教授觉得大吃一惊,女儿说:

“我提提站站,就上了六楼。妈,我自打提完这箱子,我就觉得我没有干不成的事了。”

无论是粮食还是金钱,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这一说。

适当地体力劳动,会当孩子体会到动手的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孩子还能从劳动中,收获成就感,为自己增添自信。

所以各位家长,请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劳动,适当地家务、体验劳作、踏青采摘,都是帮助孩子成长的秘诀。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坚持的苦

咱们大多数人对蔡少芬的印象,还停留在甄嬛传里的“娘娘”。

她在剧里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在生活里,也同样育女有方。

在综艺《不可思议的妈妈2》中,她和女儿收到了“去山顶上找养鸡爷爷”的任务。

可去找养鸡爷爷的路,隔了十万八千里,而且当时,还正处于炎热的天气,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可两个小女孩,不仅没有喊苦喊累,还一路和周边的草木说话,缓解疲惫。

面对困难,还能够咬牙坚持,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见。

蛋蛋的小表哥宸宸,在小视频上看到了别的孩子玩滑板,觉得很帅气,便吵着要学。

爸妈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滑板、护膝、头盔,还请了专业的滑板老师指导。

可哪有不摔跤就能学会滑板的孩子。

学习的第一天,宸宸就接连摔了两三跤,然后就告诉爸妈再也不学滑板了,还一气之下,把滑板丢进了小河里。

不仅仅是学滑板不行,绘画、街舞、小提琴,他每一样都是三分钟热度。

宸宸妈对此表示:

“孩子不乐意学,说明没兴趣没天赋,放弃也是正常的,咱们就是该让他多尝试才能找到特长。”

不以为然。

凡事只停留于表面,受到一丝困难就后退,那将永远也无法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唯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收获技能,得到自我成长。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捕鱼人,甚至还会因此,让自己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达到。

借用“娘娘”微博中的一段话:

“人生,是要不断付出、锻炼、吃苦!才会成熟、美丽、进步。”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愿你我共勉。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独立的苦

《少年说》中,曾有一个女孩,在同学面前控诉了父母的“宠爱”。

小时候吃饭不会用筷子,父母就给她换了勺子,结果导致她现在已经初中了,还不怎么会用筷子。

初二的时候,父母才开始让她尝试自己穿衣服,平日里,倒热水、插电源这种生活小事,父母统统都不让她做。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不会熟练使用筷子;不清楚自己衣服的型号;头发只会扎马尾辫......

她明知家人的爱,却也希望自己拥有可以独立的能力。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高举“让孩子独立”的口号,可事实上,却不断在背后拖孩子后腿。

我就曾看过朋友喂孩子吃饭的样子。

孩子自己抓着小勺子,想要自己吃饭,可朋友却一把夺过饭碗,对孩子说:

“你自己吃又得弄一身,还得靠妈妈喂才吃的快。”

剥夺了孩子独立吃饭的资格,还贬低了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试问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如何能做到真正的独立?

让孩子独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它需要父母及时放手。

哪怕看着孩子受挫、难过,咱们可以给予安慰,但一定不要用自己的羽翼,蒙蔽孩子前进的路。

wenno:惯子如杀子!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4种苦

失败的苦

我从没见过这样一位,祝福儿子“失败受苦”的父亲。

美国首席法官约翰·罗伯茨曾在儿子的毕业典礼上说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话。

“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照例都会祝你们好运并送上祝福,但我不会这样做。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岁月中,能不时地遭遇到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的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

愿你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抱有同情心;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迟早会来临。

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希望孩子失败,还希望孩子在失败时能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也就是亲爸能对儿子说出口的话了。

其实看看现在身边的孩子们,我对他们的抗压力,真的感到担忧。

一次考试受挫,能让一个孩子崩溃轻生;一段失败的感情,能让一个孩子一蹶不振......

旁人再多的经历故事,也不抵亲身感受,来得直接有效。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

“很多的心理问题,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就像抗压,他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不必害怕孩子失败,只有在他羽翼未满时,多跌倒几次,他才能拥有更加强壮的翅膀,带他肆意翱翔。

孩子的人生路上,注定要吃很多苦。

“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心疼,剥夺了孩子吃苦尝苦的资格。

身为父母,我们虽不必刻意为孩子制造“苦难”,但却能在孩子受苦时,教授他们正确应对的方法,给予他们战胜苦难的勇气。

让他们拥有足以应付“苦”的能力,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