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留住春天的脚步

春天来了,细雨如丝,草木萌发,大自然一派生机。带领孩子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徜徉在燕雀呢喃的长堤,漫步于波光粼粼的河畔,欣赏大自然的山清水秀,聆听春风吹拂万物的旋律,这是每年春天年轻的父母都要选择的亲子活动。观察是有意识引导孩子的智力活动,它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启迪孩子的思维。善于观察的孩子能在大自然里发现几十种变化,并能用清楚的语句表达。这当然得益于聪明家长的引导,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启发下有目的地去观察,去发现。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字词和实际景物结合,伴随着激动的情感体验,眼睛敏锐,思维敏捷。发现越多越是惊喜,越是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激动,越能明白大自然的事理,因而也就能有更多的发现和惊喜。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在走向春天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写成观察日记,从一两句开始,逐渐扩展延长。鼓励孩子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手写作,留下大自然变化的奥秘,留下春天走来的脚步。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留住春天的脚步

观察太阳的变化,太阳是孩子最熟悉的事物。父母指导孩子观察太阳在春天里的变化,和孩子先进行一场“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太阳行走的脚步呢?引导孩子列表格记录每天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周(月)为单位,记算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出日落的变化。在显著的数字面前,孩子会很惊讶,气温升高啦,我们已经从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温暖的春天;日出的时间早啦,落日的时间却推迟了。这意味着白天的时间长了,夜里的时间变短了。太阳竟这么神奇,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奇妙。

聪明的父母还会趁势引导孩子思考,气温升高了,到夏天还会出现高温天气,这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很多很多的农作物都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呢……这不是一个即时要明白的问题,这只是激发孩子探究兴趣的一个起点,这只是引导孩子到知识海洋遨游的一叶扁舟。

有心的孩子会主动翻阅图书,查找资料弄明白的。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察思考读书的,怎能没有浓厚的兴趣呢?效率又怎能不高呢?在阅读思考中,孩子会逐渐明白:我们生存所用的粮食、棉花、蔬菜、瓜果……都是太阳给予的。没有太阳,地球上到处是黑暗和寒冷,没有动物,也没有植物……这样的道理是抽象空洞的,很不容易懂。可孩子是经过观察思考读书明白的,大量的生活材料验证的,他的理解是透彻的,感受是深刻的,记忆伴随着激动的情绪又是持久的,运用起来也是自如的。

观察长堤上面的杨树,河边的柳树,广场上的梧桐树,小区里的海棠树,玉兰树……观察它们是怎样发芽、长叶、开花的,刚长出来的芽叶、花朵是什么形状的,怎样说出来,如何说得更清楚些。父母只是参与者、引导者,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胜过絮叨的千言万语。引导孩子重点观察柳树,柳树是发芽时间比较早的,细心的孩子能最先发现枝条变得柔软了,有光泽了,越来越亮了,细枝条上面的芽苞长大了许多,柔软的枝条摆动的时候能自如地随风弯曲。这是年轻的父母也未必看得出来的,聪明的父母会不失时机地给孩子鼓励和欣赏,并引导孩子记录下看到的样子,让孩子为自己的发现而鼓舞和自豪。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留住春天的脚步

观察园子里,田野里,沟坡上,小路旁露出尖尖脑袋的小草。看看它们是怎样从土里钻出来的,它是如何变化的,从尖尖的到展开第一片叶子,长出第二片叶子。看到生命的成长,孩子是惊奇而愉悦的。

聪明的父母还有引导和启发,小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告诉孩子向别人请教,向书中寻找。相信自己,再难的问题,只要下决心去解决,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父母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提醒孩子,给孩子指出思维的方向和范围。也可以列举同类事物让孩子自己归纳整理,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小区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有很多草坪,广场上的边角也有很多草坪,公园里,大堤上都有很多草坪……让孩子思考,这些地方为什么都有草坪呢?孩子自然能归纳出“小草使这里更好看”“小草美化了广场”“小草绿化了环境”的特点。“绿化环境”看起来是个大而空的政策概念,好像和孩子的生活没有一点儿联系。可是在父母的引导陪伴观察中,孩子有了切身的理解和感受。带给孩子的兴奋惊喜,将促使他去读更多的书,想办法弄明白更多的问题。

在高涨情绪的鼓舞下,孩子归纳整理出小草和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的许多特点:草地上可以放牧马牛羊、鸡鸭鹅等;小草可以固风防沙,阻挡土壤流失;有的小草可以驱蚊止痛,如艾草;有的小草可以吃,人们习惯称它为野菜;有的小草具有宣泄通达的作用,可以安神。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留住春天的脚步

其实,多么优秀的孩子也很难归纳出小草的这么多特点,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又是切实可行的。这个过程本身向孩子传递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传递了对待问题的信心和毅力,更是传递了父母的生活态度。孩子受到的启发和鼓舞是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把新生长的小草和已枯死的草对比,告诉孩子这就是“一岁一枯荣”。“枯荣”是小草生命的一个周期,从出生到衰亡的过程是生命的周期,以唤起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任何生命都是有周期的,时间长短不同。有一种叫梭梭树的种子,生命只有几个小时的周期,这期间只要遇到一点点水分,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让孩子为生命的短暂而叹息,为大自然隐藏的奥秘神奇而惊讶,为生命力的顽强而喝彩。父母适时的讲述,孩子一定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更乐意观察、探究大自然,尊重和热爱大自然,尊重和热爱生命 。人世间本已存在的善良和纯真,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的本性和自觉。

父母还可以选择几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和孩子一起朗读背诵,学习唯美的描写,汲取精神的营养。古人描写春天的诗词浩如烟海:“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描写春景,美不胜收,炼字精工,堪为一绝。“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描写早春美景,贴切精准。父母像上小学时那样,和孩子一起在野外倾情诵读。这样的诵读和父母是否读准字音,是不是有感情没有关系,要的是父母认真的态度,倾情的投入。还可以用手机拍成视频,供孩子回家后观看,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快乐成长。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留住春天的脚步

到大自然中去,和孩子一起留住春天的脚步。观察迎春花报告春天到来的讯息,观察新翻的泥土中刚刚醒来的青蛙和蚯蚓,观察莺飞燕舞下的杏雨梨花,观察辽阔空寂、飘浮着几缕纤云的天空。和孩子一起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探究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奥秘。看见了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就懂得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明白了植物生长的过程,思维也就有了条理性。让孩子的好奇心在大自然中得到满足,得到慰藉,也收获欢乐。给孩子的童年生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积累下孩子人生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