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孩子犯错,怎么教育比较妥当?
提出无理要求时,该满足吗?
......
自从家里有了娃,父母就开始“纠结”了,不仅是纠结孩子的学习,而且纠结孩子的生活:
就像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上大学,闫妮饰演的妈妈担心又纠结。每天失魂落魄地守着电话,一方面希望孩子独立,另一方面希望孩子不那么懂事。
《少年派》剧照
这可能就是父母普遍的烦恼吧:
希望孩子认真学习,但又怕学习太累了伤着身体;希望孩子能出去增长见识,但又害怕孩子在外受欺负。
但凡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父母都好像会处于矛盾和纠结之中。
父母为什么如此纠结不已?
# 02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很多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好“度”。但这个“度”看不见又摸不着,没办法衡量。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为了找到平衡,把握好“度”,就只能不断权衡利弊,犹豫纠结。
这几年,看到过太多家长因为孩子焦虑得“食不能安,夜不能寐”,要说有哪些原因,首先是父母太着急了。
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鸡娃父母迫切希望孩子拿到效果,总是带着功利性目的去要求孩子读书,而且只读有用的书。
经过这样的筛选,孩子的视野都被“有用的书”框住了,少了很多去探索体验的空间,其实阅读就是阅读,可以去看各种书,而不是凭效果去论断。
其次,在这种信息化时代,有太多教育孩子的成功模板,父母很容易沉浸在“会有更好的选择”中,觉得“我给孩子的是不是可以更好”、“我过去是不是这点做错了”,在自责和不甘心的情绪中反复纠结。
这种“瞻前顾后”心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我们变得挑剔:
孩子太听话,觉得他没主见,孩子顶嘴,又觉得孩子太没规矩了;
孩子活泼好动,担心孩子是多动症,如果孩子文静内向一些,又担心孩子是自闭症;
孩子如果打了人,觉得孩子很霸道,但如果被打就说他太懦弱;
争第一说他太好胜,不在意名次说他不求上进;
交朋友怕学坏,没朋友怕孤僻;
助人怕吃亏,不助人说他自私;
对于父母而言,这事儿没去做,会后悔;去做了,还是会后悔,因为觉得效果不够好。
这种过于纠结的心态,归根结底就是父母没有完全接纳孩子,所以总想把所有能做到的都做到最好。
我们一直在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或者我们心中那个虚拟的优秀孩子比较,而不是孩子本身。
很少有父母会斩钉截铁地说,“我对孩子没有要求,他做什么都可以”。
而且即便孩子成家立业了,父母仍旧会用一种“本来可以更好”的想法去看待孩子。
# 03
想要更好地与孩子相处,父母就需要时时警惕自己的这种“挑剔”心态。
如何调整好这种状态?应该怎么做?
1.打破假象
有些父母刷多了抖音和网上的新闻,总是会陷入“如果不这样做,是不是会更好”的想法中,这其实不利于教育。
因为再有用的方法,放到你的孩子身上,也不一定可以适用,正所谓“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请抛弃“孩子很优秀,只是我没教好”“孩子小时候那么聪明,大了肯定上清华北大”等想法,去真实地看待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2.回顾初心
与其纠结,不如回到最初的起点:你希望孩子从教育中获得什么?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教育专家表示,为人父母,应当和孩子搭建一种基础,帮他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支持他们倾尽热情、燃烧生命,这才是好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几乎只能依靠家庭提供。
如果朝着我们纠结的方向走,可能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唯唯诺诺、只会按照别人想法做事情的孩子。
3.真心接纳
如果父母可以接纳孩子,可能烦恼会减少很多。当你开始有所要求,爱这件事逐渐开始变得不纯粹了。
有些父母可能会疑惑“我明明接纳了,也很爱他,所以希望他过得好。”
在兴智学习的家长都知道,我们说爱是不带有目的的,也就是即使他不够好、不完美,仍然愿意用真心守护ta。
父母要刻意练习这项能力,当你不再有所求,只是尽可能支持孩子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事情时,这才是我们讲的“发自内心接纳”。
4.尝试往前看
教育过程中,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时间去选择对比,总有要做决定的时候,长时间反复不定的纠结,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更差。
因为孩子的人生不可能重来,时间也不会倒退,我们越是纠结,就越把自己陷入到焦虑痛苦的状态中。
不存在“如果这样教育,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而是“我开始这样做,去支持我的孩子,相信他会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的”。
在现在和未来中,去试着变得更好。
所以,请此刻还在反复纠结和挑剔的你,暂时放下你的这份不安。
我们停下来,等一下那个正在努力长大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