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育率逐年下降,生孩子的主力军是90年代,这代人比上一代人,更注重孩子教育,从孩子早教到幼儿园,到小学,每样父母都精益求精。
以前大家喜欢将小学作为学生的起点,小学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点,大家希望子起点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也是尽心尽力。
幼儿园也属于集体生活,有很多孩子聚集在一起,自然也会有一些所谓的“潜规则”,那么幼儿园里的三类孩子,老师基本不会喜欢,家长应该提前了解。

幼儿园也有“潜规则”,3类孩子老师多数不喜欢,家长要提前知晓
动作慢的孩子:家长在家时只需照顾好一个小朋友,但在幼儿园内十几个小朋友,只有老师一个人去照顾,如果有些小朋友动作慢,便会耽误其他孩子的时间。
幼儿园午睡后,大家要一起穿衣服上厕所,假如有的学生动作慢悠悠,老师只能一起等着,其他学生也只能跟着一起等,耽误大家时间。
如果只是偶尔一次两次,老师不会说什么,但天天什么都慢,时间长了,不单是影响一个人,还影响整个班级,会引起老师的反感。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家长本身对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也会感到紧张以及焦虑。刚开始,孩子内心处于新鲜感极强。
在幼儿园中,如果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如吃喝、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在幼儿园一定很受大家的喜欢。
反观,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老师帮助,老师一不在身边,就什么事情也处理不了的孩子,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老师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
喜欢动手的孩子:有的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状态,脾气不好,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直接发脾气,甚至会有动手打人的情况发生。
这类爱惹事的孩子,也是不被老师喜欢的,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会带来什么不好的事情。
如果发现孩子不受欢迎,家长应如何去做?
有些家长在管理孩子上很严格,不允许做的事情过多,限制孩子各种娱乐活动,担心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家长这样的做法不对,孩子是要管教,但父母要学会把握度,面对新鲜的人和事,孩子只要有兴趣去感受,父母更多的是陪伴与引导,多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小时候的保护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可以适当放手,有些父母过于保护孩子,导致孩子失去爱运动的天性。
幼儿园里每天会给学生安排户外活动,但有些父母却单独告诉老师,不让孩子参与,害怕孩子出现磕碰的情况,孩子只能默默看着其他孩子做游戏,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待着。
很多时候父母不要过于保护孩子,长久以后,会打消孩子爱学习的积极性,长大后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很难独立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家长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日常生活与社交?家长到底该不该每天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我认为,家长应做到适可而止,相信孩子身上有独立的能力,培养孩子自主性格,从而才可以对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兴趣。
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还是以开心为主,连带学习一点知识。过早地让孩子承担学习压力,很大程度下会造成孩子抵触学习的心理。
今日互动:你认为老师偏向孩子是人之常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