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孩子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不能和小朋友愉快相处,怎么办?

孩子特别自我,遇到一点事就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孩子特别胆小,情绪不稳定,一有情况就来求助我,怎么办?

每位家长都对或多或少自家孩子的情绪问题有过一些担心。确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著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也说过: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而在这段时期中,家长的做法就尤为重要,如果家长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可能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孩子顽皮时摔了一跤,哇哇大哭起来,膝盖也摔破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A.慌张得不知所措,或者呵斥孩子“一点小事,不要哭”

B.和孩子一起寻找摔跤的原因,并告诉她伤口很快就会愈合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A,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天性使然。但是家长的惊慌失措,可能会让孩子认为:摔跤出血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之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也会产生同样慌乱的情绪,而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还压抑了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更

而选项B则是更加推荐的做法。因为在遇到问题时,除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寻找问题的根源,才能避免再一次犯错。而科学的问题解释,也能帮助孩子了解身体构造、稳定情绪,并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困难时更加独立地解决。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再来看一个场景:

孩子早上突然和你说,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想在家里玩一天。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A.大声斥责孩子,并催促他快点出门

B.同意孩子进行调整,晚上再和孩子单独谈心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在家玩一天?怎么可能。肯定选A啊。

可是,我们成年人上班,每年都有法定年假,那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有需要调整的时刻呢?

记得有一位心灵作家说过,一个人发脾气,其实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他表面上是在施压,其实是在求助。

很多时候家长们抱怨孩子不服管,总是和家长对着来,不许孩子做什么他非要做什么,其实就是孩子的一种表达和抗争。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这种行动模式的源头往往就在于,当孩子想要表达的时候,家长却习惯性地忽略了。孩子的情绪长时间得不到重视,意愿长时间得不到表达,他就会开始抗争,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家长对着干。

这时我们做父母的如果一味地去责备孩子或者讲大道理,要么引起孩子的抵触,要么让孩子委曲求全,带来难以愈合的童年创伤。

而如果我们可以更多的接纳和倾听孩子的情绪,把他们当做平等、独立的人格来对待,就会成为助推孩子成长的正向力量。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当然,沟通之后,孩子也可能提出完全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怎么做呢?我们也可以试试“我信息”的方法。

“我信息”是一种鼓励说话人表达正面感受的一种交流方式,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不不带评判的客观描述,二是说出自己当下的正面感受。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比如说孩子说不想去上幼儿园,“我信息”的沟通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1步描述行为,猜想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用不带主观情感的句子表达出来,如:幼儿园有让你担心的事情。

第2步表达感受,比如妈妈的感受是“妈妈也喜欢和你待着”,可是每次听你说不想去幼儿园,妈妈心里就“咯噔”一下,让孩子知道你内心真实的感觉。

第3步表达期望,妈妈既希望你去幼儿园,又希望你可以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

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学会多表达感受,少表达情绪,孩子也会慢慢学会这样的表达方式,告诉你他们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当父母和孩子之间逐渐习惯了这种相互表达的交流方式,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融洽,孩子的叛逆行为也会大大减少。

当然,这也需要我们拿出极大的耐心与智慧。

以上假设的情景提问,其实是出自前央视主持人、育儿专家李小萌的全新绘本“60分妈妈系列”(李小萌/文 刘娜/图)。李小萌以和女儿本本一同经历的真实生活为蓝本,以P.E.T沟通为核心,提出“善意养育”理念,分享了有效倾听、换位思考、伴侣合作等主题。不同家庭成员的反应充满代入感,非常适合有育儿困扰的养育者们。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这些“求助时刻”

“60分妈妈”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妈妈,我很委屈》《妈妈,我受伤了》

这是一套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阅读、共同学习的绘本

60分妈妈足够好——倾听孩子情绪背后的心里话

以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育儿理念为核心,

强调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