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良好的习惯能够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良好的习惯能够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诚于中,形于外。”真诚的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表现出来就叫做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惯”是指惯性,不断去做就会自然形成惯性,惯性的力量是惊人的。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能够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正所谓“今日的习惯,将是明日的命运。”

生活习惯是一切习惯的基础和开端。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弟子规》就是孩子的一日生活常规,它对一个人的珍惜时光、穿戴饮食、行住坐卧、社会交往、接人待物等全都做出了规范。

一、首先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什么叫时间管理?是指家长跟孩子共同商议,科学合理安排孩子每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为什么要选择时间管理?因为世界上只有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都是24个小时,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谁紧紧抓住时间,谁就会赢得胜利。一般表现不佳的孩子,都是浪费时间的。所以,《弟子规》讲:“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从古到今,都把珍惜时间作为修身立德的重中之重。家长需要做的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良好的行为自然形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占领孩子的所有时间,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

怎么进行时间管理?很简单,帮助孩子把一天24个小时科学合理安排好,有原则,有弹性,孩子该干嘛干嘛。比如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吃早饭?几点学习、做家务、孝道体验?几点自由活动?等等。

附:《我女儿的成长行动计划》

1.生活作息表

2.生活规范

(1)关于对“看电视和上网”的规定。周一到周五,如果老师不安排,没有必要,不得看电视和上网;双休日和节假日,看电视和上网时间总量不得超过两小时;绝对不允许到营业性网吧上网;要看健康向上的电视和网络,远离低级趣味。

(2)关于对“自主学习”的规定。有固定的地点,主要在家里;首先自主高效、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进行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比如课外阅读、写日记随笔、整理错题和学习笔记等。

(3)关于对“自主活动”的规定。可以不固定地点;在家长知晓或征求允许后,组织开展个人或者集体的有益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

(4)关于对“孝道体验”的规定。做一些让爸爸妈妈感觉到幸福快乐的事情,观察、体验爸爸妈妈的内心感受。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一件;双休日、节假日每天至少两件。

3.科学管理

(1)商量着办

因为这是孩子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征得孩子内心认可,至少他口头允诺,才会有成效。孩子没有遵守承诺,小孩会理亏,家长的教育,小孩容易接受。

(2)用心管理

用人力去监管是最费力,也是最愚蠢的。管得住人,管得住心吗?家长学会“遥控管理”,必要时冷不丁进入孩子的书房看看他在干什么,冷不丁打个电话回家问问情况,下班回家后请他汇报一天执行的情况。

最高境界是用心管理,用道德去管,就是说家长言传身教有榜样,讲道德,有威信,亲子关系非常好。同时教育孩子有道德,对承诺负责,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慎独”。

(3)坚持不懈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一开始家长必须善意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养成习惯,家长必须能够坚持住。小孩坚持不了,不按规定作息是因为家长自己松懈,坚持不了的缘故。

家长可以制订一份“成长足迹本”,坚持不懈地记载和评价。“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你就是专家;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这样的“反复”和“认真”就是良好的习惯。

(4)及时鼓励

一开始,爸妈做好每天的记载、评价,后来变成孩子自己记载,爸妈评价、激励,逐渐成为孩子成长的足迹。家长要及时总结孩子的整体情况,重点突出优点、进步的地方。家长一定要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冷不丁可以奖赏一下他什么,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是千万不要事先达成交易,是否奖赏、奖赏什么是不需要与孩子商量的,千万不要让孩子为奖励而做,而要让孩子觉得奖励是一种恩德。因为那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做到的。

(5)循序渐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办事循序渐进才符合大道。家长不能焦虑,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个底线,让孩子有回旋选择的余地,但不能突破底线。一段时间过去,可以往上再商量着适当前进。

故事:《古希腊三圣》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时,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各位家长,只要你坚持,你就是柏拉图,你的孩子就是亚里士多德。

上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得到家长的真心帮助,依然可以采取“《弟子规》每日力行表”的形式进行,采取“时间管理”中的科学管理进行有效推进。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