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跟我们一样都三四十岁乃至四五十岁了却还是“没长大”的人:本该稳重、睿智,却依然显得幼稚和天真;本该扛起生活的重任,却总在下意识地指望他人;本该自发地努力,却总需要他人监督前行。

与他们组成家庭的人,很累,因为自己的人生都尚且不确定,你还得帮他们修正。

其实他们也很清楚,自己才是最累的人。

在他们身上,基本都曾有“年少老成”的特征:在他们生命的早期,多是敏感聪颖、自卑要强、克制隐忍——他们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过往、多有超出自身年龄的重担抗在身,可成年之后,却又会下意识地想要保留或者找回那份童真。

就这样,一部分人成了悲观厌世、不负责任/付不起责任的“混蛋”,另一部分成了单纯善良却又忍辱负重的憨厚老实之人。

其实他们都一样,羡慕别人的无拘无束,把残存不多的幼稚和傻气全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这或许是某一代人的共同特征,也或许是他们的宿命,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养育者过早地要求他们像个成年人。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文 | 陈老实YOLO

编辑 | 神逗奶爸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没长大的人,都有着类似的困境

看看我们身边,或者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看看存在多少我说的这种人。

说一个普遍存在的案例。

小董和小丽,一对夫妻,年龄都在40岁上下,育有一女。

他们当初也是在因缘巧合下走到了一起,有过恩爱和甜蜜,也有过无数次的险些分崩离析。

单方面地想要离婚,是婚后三年左右小丽的想法,在她眼里,自己那个丈夫在婚后把他所有的问题都暴露无遗。

他是个老好人,善良单纯也天真,在外面总是吃亏,在小丽看来就是懦弱、幼稚和无能;

他是个小富即安的人,主张万事求稳,在小丽看来,这就是不上进;

他是个好脾气的人,情绪特别稳定,一度让小丽觉得他对自己漠不关心;

他是个没有仪式感的人,节日里从不准备礼物也不期待收到礼物,在小丽看来,他就是一个没有情调、不懂浪漫的人;

他是个没有朋友的人,为人冷漠、懒得打理任何人际关系,在小丽看来,他是一个太悲观以至于人生没有了希望的人……

纵然他不抽烟不喝酒、品德高尚、言出必行,小丽也想要跟他离婚,她甚至觉得他就是一滩扶不起来的烂泥,太让人糟心。

“什么都要你做主、什么都要你督促,我又不是他母亲!”她说。

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女儿,他俩早就成了陌生人。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而小董想要离婚,却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多年以来,他已经对小丽忍无可忍。

在小董的视角,小丽越来越像是跟他截然相反的人,在他看来,自己的妻子才是那个真正没长大的人。

她一点亏都不能吃、别人的一点错都不能容忍;她总是不满于现状,总想着瞎折腾;她总是有无尽的怨气,却又只把火气倾泻给家里人;她总是什么都要做主,却又觉得你没主见;她总是那么期待过节日,只用礼物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她为人真诚且耿直,总是在得罪一些没必要得罪的人……

他觉得小丽就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是小丽把家里弄得鸡犬不宁、是小丽在破坏他的前途和人生。

“谁不想事业有成?谁不想行事随心?就你看尽了世间龌龊?就你是个未来有出息的人?我或许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甚至已经成了一个不孝的儿孙,但你又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你要是我的女儿,我能宠你一辈子,只可惜,你不是!”他说。

很明显,这两个都是没长大的人,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是不再寄望于他人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长不大”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这两个人,是我们很多人的缩影,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或许是某一个特定时代的人——在某个年代、某些家庭,孩子们被过早地要求像个大人。

要知道,小董和小丽曾经也都是“别人家懂事的孩子”,是那么多早慧、那么的年少老成,他们能走到一起,绝不仅仅是因为缘分。

只不过,脱离了原生家庭,他们本能地想要找回那些失去了的或者从未享有过的年少时的青春。一个是不愿意装了、不愿意忍了,一个是长辈的原则和方式成了本能。

我小时候也算是一个年少老成的人,在他人眼中,我一直是品学兼优有教养的好学生;在父母眼中,我一直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只是,我自己明白,我是多么渴望能像有的孩子一样活得像个孩子。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那样的话,有要求我可以提出来、有困难我可以不用独自苦撑、有挫折我可以不必假装坚强、有不平我可以不用隐忍;那样的话,别人对我就不再那么放心,我也就会得到他们更多的关心。

我并不责怪我的父母,因为我的老成,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成分,作为长子,我必须站出来承担责任。

只不过更多的人不是这样的,那么多家庭条件优渥的人也一样被塑造了这样的人生——在该玩的年龄被逼着拼命、在有试错空间的年龄被逼着成为“完人”,结果到了真正不允许犯错、真正该玩命、真正该负责任的时候去追寻自由和放任。

我也是近些年有了孩子,才看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我发现那一代老人能像当初约束我们一样去约束自己的子孙,有的甚至能拿一个3岁小孩的“教养”去判断这个孩子能否有一个“有出息”的人生。

我很奇怪,他们对自己的儿女那么的不满意,为何在教养孩子方面却仍然那么有自信!

他们好像下意识地忽略了自己的教养方式不当的原因,把子女们的“没出息”归结于他们的“不努力”和“不上进”。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这些年,我接触了无数的孩子和学生,我大致有这样一个结论,不管您承不承认,我个人是坚信的:多数“没灵性”(老成、木讷、性格保守、内向)的孩子,都是过于严苛的教养手段促成的。

因为怕麻烦而不允许孩子犯错、因为体力不支而不允许孩子活泼、因为爱面子而“人前教子”、因为极端反省(自己当初的过错)而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苛等,都是父母或者帮忙带娃的老人们常犯的错误。

因为只有“老成”的孩子才能让人“省心”,才能体现他们“养育有方”。

问题是,当孩子们的本能不能得以释放,当孩子们的需求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满足,这些东西也都只是暂时隐藏,总有一天,当他翅膀硬了、不再依赖原生家庭了,便会下意识地想要找出来或者拿出来。

比如期待别人能像宠小孩一样宠他、期待别人能永远宽容他、期待别人能永远监督他……

结果年龄越大,他越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对已经成年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可能是灾难。

非得在众叛亲离、妻离子散的时候才真正成长起来,这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写在最后

“年少老成”的孩子往往经历过常人难以相信的绝望和痛苦,没有获得常人可以获得的温暖和呵护,残酷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早一点“成熟”起来,可是这种成熟需要打引号。

因为这并非是真正的成熟,那些被放弃、被忽略的天真和快乐,会成为他们下半生的极端追求,他们会下意识地想要得到,进而做出一些不符合当前年龄的言行,毁掉自己的幸福和人生。

教养子女,不应操之过急,应遵守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在该有的年龄,懂得该懂的道理、做该做的事,才有更大可能成为该成为的人。

最后,真正的成熟,应该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语录)。

此四者,可作为教养子女的指向。

——END——

一代人的悲哀:小时候被要求像个大人,长大后却一直像个孩子

继续阅读